从周年收茶曲线论鲜叶增值途径

如题所述

从周年收茶曲线论鲜叶增值途径 (1)
屈家新屈江铭周先明
摘要根据一年中不同时期的鲜叶产量和质量变化,提出鲜叶增值的三段管理:前段“增三减四”即增加3月份鲜叶产量,减少4月份鲜叶产量以攻头茶产量;中段“创优补劣”即人为创造适生条件,弥补不良气候产生劣质茶所造成的损失;后段“控低促高”即控制一下低价期茶叶产量,促发新一轮优质高价期的秋茶。提出每段管理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收茶曲线鲜叶产量增值措施
茶叶鲜叶是成品茶质量的基础,没有优质的鲜叶就没有名茶,鲜叶价格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时空的不同和质量的优劣,也反映了茶农的栽培技术水平。本人以沙道湾村种茶户全年鲜叶的产量分布与相应的价格为研究对象,对增加鲜叶生产的收入途径进行了探讨。沙道湾村位于三峡大坝北岸10km的V形谷内,到三峡大坝的县级公路横穿村里。该村北高南低,北有天然森林屏障“青龙”拦护,南有中型电站水库拥抱,头顶青山,脚踏绿水,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是种茶的好地方。1994年以来,在当地政府的指导下,调整产业结构,将耕地除留1.33hm2作菜园外,建了4.93hm2新茶园,改造了6.67hm2老茶园,各种名优茶机械13台套,分户生产鲜叶,村统一收购鲜叶生产成品茶。1998年人平纯收入达1600余元,其中人平茶叶收入就达1240元,是乐天溪镇种茶脱贫的典型。作者为了挖掘茶叶生产的潜力,固定统计户,对全年收获的鲜叶进行了详细的统计,制作成鲜叶生产曲线图,从中找出了生产的薄弱环节,明确了今后生产的主攻方向。
1全年不同月份鲜叶产量变化
该村茶园分布在海拔200m以下的低山。自然状态下,3月上旬茶芽开始萌动,3月16日开园,9月28日停采,历时197d,其中采摘147d,基本做到了适时采、分批采、应采尽采,各时期的产量及价格见表1。为了从动态角度认识生产,从3月16日起,每5d(有引号的月6d)统计1次,用数量作纵坐标,时间作横坐标,作曲线图。由图1可知,在不采取特殊栽培措施下,年产5轮茶,每轮茶的高峰值分别出现在4月11~15日、5月16~20日、7月11~15日、8月21~25日、9月16~20日,高峰值依次为121.95、104.35、72.95、55.40和26.75kg。
2增值的途径
2.1增三减四促早发
从表1、图1可看出,4月份的茶叶产量占全年产量的36.7%,3月份的茶是抢新茶,虽然产量少(仅占1.6%),但价格是4月份的5.29倍,所以在头轮茶中,采用以下措施增3减4(即增加3月份产量,减少4月份产量)具有特殊的意义。
表1鲜叶生产统计表月份3456789合计产量数量(kg)
比例(%)22.1
1.6522.8
36.7257.2
18.0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