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的保质期到底是指什么?

是从出厂日起开始算?还是从生产日期起开始算起?
另外,过了保质期的东西真的不可以吃了吗?保质指的是什么?

2011年5月13日,卫生部发布的《预包装食品标签标准》,对保质期的最新定义是:预包装食品在标签指明的贮存条件下,保持品质的期限。在此期限内,产品完全适于销售,并保持标签中不必说明或已经说明的特有品质。食品的保质期是由《药典》的规定和实验室数据双重确定的。在制定一种食品的保质期前,需要对食品进行微生物试验、理化试验及感官检查等客观的质量变化分析。在进行微生物试验时,常要检查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由于食品不洁引起的肠胃疾病或食物中毒等,罪魁祸首通常都是相关微生物超标。“在标签上规定的条件下,保证食品仍然是可以食用的”。其中“规定的条件”,一般指的是储藏方法,如通风、干燥、阴凉等,在保质期内食品完全适于出售和食用。对超过保质期的食品应加以区别,如该食品的色、香、味没有改变,它仍然可以食用。当然对有些超期食品凭感官不能作出鉴定时,则需通过化验检测来判定可否食用。食品是否变质一般要通过一系列的理化试验和感官检查来确定。理化试验一般检查浑浊度、粘稠度、酸碱度以及维生素成分有无变化等。感官检查是专业检查人员通过感官对食品的色、味、形等进行质量评估,以判断食品是否变质。一般情况下,根据食品开始变得不好吃的天数,乘上0.7-0.8的系数,就是该食品的保质期。只要在销售流通环节没有明显的环境改变或是存放方式不当,理论上,在食物保质期内对食物是可以放心食用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3-31
大连工业大学食品科学教授孔繁东解释说,要知道食品能不能吃,先要看食品的保质期到底是怎么回事。一般来说,食品的保质期是食品的最佳食用期。这个时间一般是经过实验测定的,超过此期限,产品质量或者品质就可能发生变化,比如,营养价值下降、微生物超标、产品已经氧化等问题,说明食品不再适于销售。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国家规定,禁止销售超过保质期的食品。
但如果消费者买食品时没有过期,因自己保存时间太长而过期,又不舍得扔掉,又该如何处理呢?孔繁东介绍,其实,食品的保质期还与食品的贮期条件密切相关,有的需要常温保存、有的需要冷藏贮存或避光保存。如果消费者购买后,能够提高一个标准保存,比如常温保存的食品在冷藏条件保存,其保质期会略有延长。延长的时间和商品的种类相关,比如常温保存7天的牛奶,如果冷藏保存,可延长储存时间1
2天,对身体健康的人影响不大;干品食物,如烤鱼片、方便面等食品,可以延长略久些;但一些特别容易孳生细菌的食品,则应尽快食用。
另外,能否食用略过保质期的食物,也和个人的身体情况有关。身体健康的年轻人如果食用了刚过保质期的食品可能会没有不良反应,而身体状况本来就不好的人,如老人、病人等,吃了过保质期的食品可能会出现比较明显的反应。供参考。
第2个回答  2005-12-11
是从生产日期算起.过了保质期的东西是不能吃了.保质是保产品质量.
第3个回答  2005-12-11
过了保质期的东西最好不要再吃了,小心生病
第4个回答  2005-12-11
  食品的保质期或保存期是一段时间,它是从生产日期算起。生产日期是指食品产品完成全部生产(加工)过程(程序),并达到销售的标准日期。
  消费者在购买食品时会发现,在食品的包装上或标签上除了印有食品名称、配料、制造者、经营者等项目外,还有一项相当重要的内容就是食品的保质期或保存期。为了增强健康卫生自我保护意识,应当了解食品的保质期或保存期的含义。
  保质期是指在标签上规定的条件下,保持食品质量(品质)的期限,在此期限内,食品完全适于销售,并符合标签上或产品标准中所规定的质量(品质),超过此期限,在一定时间内食品仍然是可以食用的,应当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规定禁止销售超过保质期的食品。
  保存期是指在标签上所规定日期的条件下食品可以食用的最终日期:超过此期限,产品质量(品质)可能发生变化,因此食品不再适于销售。
  保质期是食品的最佳食用期,而保存期是推荐的最终食用期。
  如果保质期或保存期与食品的贮期条件有关,必须表明贮藏方法,如冷藏贮存、避光保存、阴凉***燥处保存等。消费者在选购食品时也应注意销售商的销售环境是否符合标签上规定的条件。
  《食品标签通用标准》还规定,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中已明确规定食品保质期或保存期在十八个月以上的食品,可以免标保质期或保存期。
  参考资料:http://www.blog.sh/user1/2589/archives/2005/12715.shtml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