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癌容易被误认为痔疮为什么?

如题所述

大肠包括从大肠与小肠相接的盲肠、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直肠,一直到肛门,全长约有1 ~ 2m。在大肠中,最多发癌症的是直肠。与小肠接近的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的癌症发病率也在增加。但是占大肠癌半数以上的是直肠癌。一般认为,大肠癌多是由大肠息肉发生恶变而形成的。所说的大肠息肉,是指在黏膜上长出的疙瘩状的突出物,是大肠黏膜腺增殖肥大的结果,是一种肿物。不是所有的息肉都会转化成癌,但是都有转化成癌的可能性。如果发现,必须切掉。

大肠癌的突出症状是出血。癌症的发生部位如果在大肠的上部,很多时候即使出血也不知道。但是接近肛门的直肠癌从初级阶段开始,大便中便会混有少量的血液。肿胀刺激直肠壁,往往会有没解完大便的感觉。从来不便秘的人,突然便秘,改变了排便的习惯,这时就要怀疑是否有大肠癌。

出血和没解完大便的感觉,也是内痔常见症状。但是痔疮的血,往往都是在卫生纸上,或者直接滴到便器里,甚至把便器一下就染红了,喷溅出来的都是鲜血。而大肠癌没有大量出血,也就是大便里稍带那么一点血,很不显眼,很多时候都被忽略了。

仅靠这些症状来区别痔疮和癌症是非常困难的,更何况平时痔疮出血的人,即使有大肠癌的出血也不会注意到。因此,定期检查非常重要。

和其他癌症比较,大肠癌是容易治愈的癌症,早期发现可以治愈。但是,痔疮妨碍了大肠癌的早期发现。大肠癌和痔疮都有血便,往往使人把大肠癌的出血误认为是痔疮。

原来就患有痔疮的人,更容易误诊。未患痔疮的人,突然从肛门出血就会很吃惊,会到医院去看病。原来患有痔疮的人,虽然出血也会不在意地说:“又是痔疮吧!”对于一般人来说是很可怕的事,对痔疮患者来说像是家常便饭,所以置之不理的情况不少。如果真的是患了大肠癌,在这期间就会发展得很快。

有时连医生也会误诊。医生看到出血进行诊断,认为是痔疮,就按痔疮进行治疗,便把大肠癌的检查给省去了。既往有痔疮的患者发生大肠癌后,大肠癌的症状容易被忽视。因此,有痔疮的人,要比普通人更加注意,发现出血一定要请医生检查。之后每两年定期检查一次,确认是否有大肠癌。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