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中国的俄罗斯族主要分布在哪里?

如题所述

没有,罗姓历史上没有出过皇帝,但罗姓历史上出过很多名将,如罗士信、罗通、罗淇、罗良、罗荣光。

1、罗士信

613年(大业九年), 长白山贼 王薄、左才相、 孟让攻打 齐郡,齐郡通守 张须陀率军征讨。当时,罗士信年仅十四岁,请求从军征战。

张须陀道:“你连穿盔甲都没力气,怎能打仗呢?”罗士信大怒,当即身披两副甲,悬挂两壶箭,飞身上马。张须陀非常赞赏,许其出战。

不久,张须陀在潍水(今 潍河)与贼军交战。贼军刚刚列阵,罗士信便驰马冲入贼阵,连杀数人,并斩下一人的首级,用长矛挑着在阵前巡走,贼军都不敢逼近。

张须陀乘势进攻,大破贼军。罗士信每杀一人就割下鼻子藏好,然后以鼻子的数量报功。张须陀叹服,将自己的战马赏给罗士信,并将他留在身边。

此后,每次作战罗士信都随张须陀先登陷阵。 隋炀帝得知后,遣使慰问,又让画工画下张须陀、罗士信战斗的场面,以供观赏。

614年(大业十年),涿郡贼帅 卢明月驻军 祝阿(今山东 禹城西南),张须陀率军进击。两军对峙十余日,张须陀粮尽,打算退兵,对将士道:“贼军见我退兵,一定会来追击。

如果能偷袭贼军,必能大胜。但是这是很危险,谁能前往?”众将都不敢前往,只有罗士信与 秦叔宝请战。张须陀弃营撤退,并让罗士信二人各率千人埋伏在芦苇丛中。

卢明月率军追击张须陀,罗士信二人趁机率领伏兵突袭贼军大营,纵火焚毁三十多座营寨。卢明月率部驰返大营,被张须陀回军击败,仅率几百名骑兵逃走。

622年(武德五年),李世民征讨 刘黑闼,命 王君廓戍守洺水城。当时,贼军攻势凶猛,唐军三次增援都无法成功。李世民害怕王君廓守不住城池。

便问众将道:“谁愿前去代替王君廓守城?”罗士信挺身而出。李世民登上城外高坡,以旗语令王君廓突围,罗士信趁机率二百人入城。此时,天降大雪,刘黑闼昼夜攻城,唐军也无法增援。

八日后, 洺水城破,罗士信被俘。罗士信面对刘黑闼的招降,宁死不屈,最终遭到杀害,年仅二十三岁。李世民得知后非常悲伤,以重金赎回他的遗体,将他安葬,并赐谥号为勇。

2、罗通

罗通,罗成之子,因唐王李世民念其父罗成为大唐王朝东征西讨,南征北战,立下不少汗马功劳,且又为国捐躯,死得惨烈,故唐王李世民收其子罗通为义子,封为“御儿干殿下”。

官居千岁。而罗通自小聪明伶俐,武艺超群,人也长得俊俏,有其父之风,且一十六岁挂帅扫北,威风八面。

罗通,扫北王罗通是中国《说唐全传》章回小说《罗通扫北》(即《说唐后传》第一部分,第二部分为《薛仁贵征东》)的男主角。湖北襄州襄阳人,隋朝镇守辽东名将罗艺之孙。

唐太宗贞观4年(公元629年),与李靖共领唐军并吞阿史纳王朝东突厥国(今蒙古),在战争里唐太宗被围困于牧羊关,罗通挂帅扫北救驾。兵至白银关受阻,赖祖父罗艺与罗成阴魂相助。

始得杀敌过关。继而攻打金灵川,兵败被追,幸得其弟罗仁赶到,杀了番将。罗仁与野马川女将屠炉公主交战,被屠炉公主用飞剑杀死。罗通为弟报仇败阵,公主爱其才貌。

迫罗阵前联婚,后罗通兵抵木杨城,单骑见驾。遇苏定方巡城,多方阴梗。罗通杀遍四门,力竭被困,幸得公主救之。罗通进城见驾,奏诉公父之冤,唐皇处死苏定方。

程咬金奏知罗通阵前联婚之事,唐皇命程往番营说亲。罗通被东突厥屠炉公主俘虏立誓迫娶,战胜却反约休弃屠炉公主导致重誓生效。

在与薛丁山征西战役里,于界牌关中被西突厥军层层包围,罗通拉出自己大肠小肠缠绑腰部继续力战至阵亡,是为盘肠大战(中文形容词:奋战不懈同意)。

逝年50岁。唐朝赠封罗为[护国舍人],一生故事多编剧为中国各地方戏武戏表演,且广为民间道教立庙祀神至今。

3、罗淇

罗淇,清代上虞东关篁村人,康熙十七年(1678)武进士一甲一名,钦点武状元。当时西藏叛乱,清廷命罗淇为讨伐兵马大元帅,点齐兵马10万西征,征战一年有余,多次取得胜利。

因为在朝廷中,得罪朝中大员,战报全部遭到篡改,导致康熙皇帝接连19次接获得其“败耗”战报,康熙恼怒,传旨免去罗淇元帅印,并问罪。

康熙十九年(1680),罗淇蒙冤被削职为民,发回原籍。自此,罗淇深居简出,亦耕亦读,在村子周围广范种植毛竹。

多年以后,康熙获知真相,再次下诏召罗淇赴京,可惜罗淇误解为朝廷欲再次治罪与他,竟自杀身亡。

4、罗良 

罗良 ,字彦温,号云峤,长汀大同乡罗坊村人,生年不详。元至正四年(1344),南胜(今平和县)畲族农民起义首领李志甫率兵围攻漳州,守将搠思监战败,罗良变卖家产招募乡兵。

跟随平章别不花迎战,镇压李志甫起义后,-行赏,罗良擢任长汀县尉。后因相继平定战乱和镇压农民起义,提升漳州主簿,南剑士翼千户,漳州新翼万户。

至正十八年(1358)又升漳州总管,子罗安宾承袭新翼万户职。至正二十一年(1361),罗良升福建行省参知政事,次年,升资政大夫,福建省右丞兼广东道宣尉司使都元帅,仍镇守漳州。

罗因屡立战功,忠于职守,深得元顺帝赞赏,授予光禄大夫兼内劝农防御使,并进封晋国公。至正二十二年(1362),福建行省参政陈友定,存窃据福建之心。

威逼平章燕只不花将各郡县仓库物资交友定,违者诛杀。二十五年(1365)出兵攻打各郡县,远近闻风献城请降。唯罗良坚守漳州,并写信责骂友定,友定大怒,即兵发漳州。

并扬言:“罗若早日投降,终生享受荣华富贵;如不投降,斩尽杀绝。寸草不留。”罗良率兵三千,埋伏江东要地,严阵以待,并告诫部下按兵不动,等待时机。

不料,千户长张石古有违罗告诫,友定趁隙渡过柳营江,罗良迎战,败于马岐山。友定兵逼漳州城下,当地父老劝慰罗良说:“江南与中原道路阻绝,(元朝)皇帝远离漳州万里。

孤城无援,朝夕难保。况且元朝大势已去,你坚守此地,替谁效力?”罗说:“皇帝令我守此地,我理应与漳州共存亡。”于是,下令死守漳州。

二十六年(1366)六月四日,北门把总善征里应外合,开门投降。友定兵冲进城里,罗良率兵抵抗,战败而死。

5、罗荣光

罗荣光(1834-1900) 清末将领。字耀庭.湖南乾城(今湖南省吉首市乾州镇)人。他原为曾国藩部属,初任把总,后入淮军,曾赴上海(今上海市)在洋枪队任职,升总兵。

1867年(穆宗同治六年),因镇压捻军有功升记名提督,后补大沽口协副将。1887年(德宗光绪十三年),以创设水雷营、并教练有方,又升天津(今天津市)镇总兵。

1900年(德宗光绪二十六年)6月,率军驻守大沽口炮台。6月16日晚,联军派代表递交最后通牒,限令17日零晨二时交出炮台,他严辞拒绝。

侵略军提前于凌晨一时开始攻击,大沽守军发炮还击,激战六小时,三炮台先后失守。他退至天津,后在天津失陷前三天服毒自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罗姓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9-22
中国的俄罗斯族主要分布于新疆和内蒙古东部和黑龙江省。新疆的俄罗斯人在80年代大部分移民去了澳大利亚,内蒙古东部和黑龙江省的俄罗斯人主要是前苏联的白匪和流亡地主,曾在上个世纪加入了东北军,和前苏联红军抗衡,因为中东路战役,他们就更不能回国了,然后就死心塌地的留了下来。还有一部分是俄罗斯的犹太人,他们只会说俄语。他们现在只会说简单的俄语,完全被闯关东的山东人同化了。仅仅保留一点俄罗斯文化的痕迹,
第2个回答  2019-09-22

历史上没有出现过姓罗的皇帝,但有过很多罗姓的名将,如罗士信、罗通、罗淇、罗良、罗泽南等。

1、罗士信,隋末唐初时期猛将。

罗士信原为隋朝齐郡通守张须陀部将,随其征讨农民起义军,后归降瓦岗军,被授以总管之职,在与王世充交战时重伤被俘。后因不耻王世充,率部降唐,被拜为陕州道行军总管,枪刺王玄应,智取千金堡,随李世民平定洛阳,进封绛州总管、剡国公。

武德五年(622年),罗士信在洺水之战中城破被俘,被刘黑闼杀害,谥号勇,葬于北邙山。

2、罗通,永乐十年进士。

正统十四年(1449)奉命镇守居庸关。同年十月蒙古族瓦剌部三万余人攻围本关,甚急,罗通身先士卒亲冒矢石据城固守,在罗通的指挥下打败瓦剌,保住居庸关,同时京师得以保全,随后晋右都御史加太子太保,得到皇帝的敕奖。弘治年间耆老潘昭明疏请立祠以表其忠,在居庸建有表忠祠。

3、罗淇,康熙十七年(1678)武进士一甲一名,钦点武状元。

时值西藏叛变清廷,廷命罗淇为讨伐兵马大元帅,点兵10万西征,征战年余,多有胜绩。因为在朝廷中,得罪朝中大员,战报遭到篡改,康熙皇帝接连19次接获得其“败耗”战报,康熙恼怒,传旨免去罗淇元帅印,并问罪。康熙十九年(1680),罗淇蒙冤被削职为民,发回原籍。

4、罗良,元朝将领。

元至正四年(1344年),南胜(今平和县)畲族农民起义军首领李志甫率兵围攻漳州,守将搠思监战败。罗良跟随平章别不花清剿李志甫起义军,以功擢任长汀县尉。继又平定战乱和清剿农民起义军,升漳州主簿、南剑土翼千户、漳州新翼万户。

元至正十八年(1358年),升漳州总管;子罗安宾承袭新翼万户职。元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罗良升福建行省参知政事。罗良因忠于职守,屡立战功,深得元顺帝赞赏,授予荣禄大夫兼内劝农防御使,并进封晋国公。

5、罗泽南,晚清湘军将领、理学家、文学家。

咸丰元年(1851年)由附生举孝廉方正。太平军进犯湖南后,罗泽南从咸丰二年(1852年)开始以在籍生员的身份率生徒倡办团练, 次年协助曾国藩编练湘军。自此率湘军转战江西、湖北、湖南三省。因战功卓著,历迁任知县、同知、道员(加按察使衔)。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罗姓

第3个回答  2019-09-22

没有。

在我国,自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称“皇帝”始,到1912年最后一个封建皇帝溥仪在辛亥革命的枪声中宣布退位止,经历了2132年。 

在这期间:封建王朝皇帝总数为494人。其中未在位、死后被追尊帝者73人。边疆少数民族政权君主(单于、可汗、赞普)总数为251人。历代农民起义建元、立国、称帝(王)者,约100人。封建割据称帝者(如安禄山)。约有60人,还有一个“中华帝国皇帝”袁世凯。

扩展资料: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中国开始了长达两千多年的专制制度。皇帝是中国中央政权的突出代表,是政府和社会的核心,享有最高的权力和荣誉。

皇帝自称“朕”,其他人当面直接称皇帝为“陛下”、“圣上”、“万岁”等,私下敬称皇帝为“圣人”、“大家”、“官家”、“至尊”等。秦朝时,秦始皇试图将国家的全部权力都集中在自己(即皇帝)手中,即“天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但由于统治国家的事务繁多,这种制度实际上是不成熟的。

在秦朝之后,皇帝的权力和职能逐渐由一个中央政府辅助完成,汉朝时这种中央政府的形式是三公九卿,隋朝开始三省六部制。因此即使皇帝年幼中央政府也可以照常运作,但同时由于中央政府长官(如宰相、丞相等)的权力可能过重,有可能威胁皇帝的权力,甚至通过政变自己当皇帝,比如王莽摄政、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在中国,皇帝的逝世叫驾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皇帝

第4个回答  2019-09-22

没有,罗姓历史上没有出过皇帝,但罗姓历史上出过很多名将,如罗士信、罗淇、罗良、罗荣光、罗通。

1、罗士信

罗士信(约600年―622年),齐州历城(今山东济南)人,隋末唐初时期猛将。

罗士信原为隋朝齐郡通守张须陀部将,随其征讨农民起义军,后归降瓦岗军,被授以总管之职,在与王世充交战时重伤被俘。

后因不耻王世充,率部降唐,被拜为陕州道行军总管,枪刺王玄应,智取千金堡,随李世民平定洛阳,进封绛州总管、剡国公。

武德五年(622年),罗士信在洺水之战中城破被俘,被刘黑闼杀害,谥号勇,葬于北邙山。

2、罗淇

罗淇,清代上虞东关篁村人,康熙十七年(1678)武进士一甲一名,钦点武状元。

当时西藏叛乱,清廷命罗淇为讨伐兵马大元帅,点齐兵马10万西征,征战一年有余,多次取得胜利。

因为在朝廷中,得罪朝中大员,战报全部遭到篡改,导致康熙皇帝接连19次接获得其“败耗”战报,康熙恼怒,传旨免去罗淇元帅印,并问罪。

康熙十九年(1680),罗淇蒙冤被削职为民,发回原籍。自此,罗淇深居简出,亦耕亦读,在村子周围广范种植毛竹。

多年以后,康熙获知真相,再次下诏召罗淇赴京,可惜罗淇误解为朝廷欲再次治罪与他,竟自杀身亡。

3、罗良

罗良(?—1366年),字彦温,号云峤,福建长汀人,元朝将领。生年不详。元至正四年(1344年),南胜(今平和县)畲族农民起义军首领李志甫率兵围攻漳州,守将搠思监战败。

罗良变卖家产,招募乡兵,跟随平章别不花清剿李志甫起义军,以功擢任长汀县尉。继又平定战乱和清剿农民起义军,升漳州主簿、南剑土翼千户、漳州新翼万户。

元至正十八年(1358年),升漳州总管;子罗安宾承袭新翼万户职。元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罗良升福建行省参知政事。

次年,升资政大夫,福建行省右丞兼广东道宣尉使都元帅,仍镇守漳州。罗良因忠于职守,屡立战功,深得元顺帝赞赏,授予荣禄大夫兼内劝农防御使,并进封晋国公。

4、罗荣光

罗荣光,字耀庭,清道光十三年(1833)出生在乾城县(今吉首)鸦溪村。罗荣光任天津总兵镇守京津门户之大沽口炮台长达24年,被誉为“天下第一海防”。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八国联军侵略中国,由于清政府腐败无能,官军大多不堪一击。罗荣光却以67岁高龄率领三千兵勇,身先士卒,誓死保卫大沽口炮台。

后因兵力悬殊,弹尽援绝,壮烈殉国,保持了中华民族的崇高气节,谱写了一曲气壮山河的正气之歌!

5、罗通

罗通(1390—1470年),字学古,江西吉水人,永乐十年进士。正统十四年(1449)奉命镇守居庸关。

同年十月蒙古族瓦剌部三万余人攻围本关,甚急,罗通身先士卒亲冒矢石据城固守,在罗通的指挥下打败瓦剌,保住居庸关,同时京师得以保全,随后晋右都御史加太子太保,并得到皇帝的敕奖。

罗通被赞有文武双才,但人品很差,又爱说大话,所以口碑不是很好。弘治年间耆老潘昭明疏请立祠以表其忠,在居庸建有表忠祠。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罗姓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皇帝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