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飞将军”李广戎马一生不得封侯?

如题所述

李广难封是中国军事史上最有争议的话题之一。想了解李广终生不得封侯是不是冤,就得对汉朝军功制度有起码的了解。

中国古代“封侯”是统称,一般指的是封爵。做官不能世袭,只有封爵之后,爵位才能世袭传承,代代“吃皇粮”,福泽荫及后代,享受子孙纪念。封爵是当时人们终极的奋斗目标。从周朝起,封爵一般是五等,所谓“公、候、伯、子、男”。刘邦建汉朝后,一度对功臣大加封赏,封的最多的就是侯爵,比如留候张良,淮阴侯韩信。因此后人又将封爵都通称为封侯了。

要想在汉朝封侯,一般几个条件:(一)血缘。你是老刘家亲戚,那就很荣幸,很可能生下来就是万户侯,不用那么辛苦“万里觅封侯”。或你家跟皇帝家联姻,也就是外戚,有极大概率封侯,比如汉景帝表哥窦婴和汉武帝舅舅田?,就被封为魏其侯和武安侯。(二)一些特殊情形和惯例。比如匈奴、朝鲜、南越等国大小王侯,本来是大小头脑,率部来降,汉朝封你爵位。因“外交政策”封侯,占去汉朝封侯名额的一半左右。再比如说担任重要官员,也可能封侯。汉武帝时期担任丞相职位,通常可以封侯。这种侯叫“恩泽侯”,换句话说,皇帝怕你担任丞相,底子太薄,赏给你的。

最后一种常见的封侯条件,立功。一刀一枪,在战场上拼杀。唐诗有一句,“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汉朝人多半也抱相同想法。要想在战场上立功封侯,一般两个标准。

第一是攻下城池。这一条李广差点就够上。吴楚之乱时,李广曾一马当先,攻下城池,夺取叛军军旗,立下大功。按说可以封侯。可惜李广缺乏政治头脑,私下接受梁王授予的将军印,犯了大忌。没有追究责任就算不错,封侯自然就不用想。不过,我想李广更在乎的是和匈奴打仗,以边功封侯。然而匈奴只有帐篷,逐水草而居,没有筑造城池。所谓攻下城池的大功,也就无从谈起。

第二个大功标准,是一次战斗,斩首千级。汉承秦律,军功制度很明确。杀死一个敌人,获一分奖赏。最开始是割耳朵,后来改成头颅。战斗结束把敌人人头砍下来带回军营,清点数量,作为立功证据,逐次晋级。军事上又把头颅称为“首级”。这套制度从商鞅变法一直传到宋朝,才被正式废除。(这种指标之下会有杀良冒功的情形,到宋将狄青时期才废除)。

汉匈长期对峙,先是小规模冲突,此后大战频发,按说斩首立功是不难实现。当时汉朝法律,一次战斗,斩首千级,就可以封侯了。可惜李广长期对匈奴作战(用他自己的话,大小七十余仗),居然达不到这个标准。这就太奇怪了。其实,厘清他所参与的战斗,你会发现李将军一点都不冤。

李广年轻时的皇帝是汉文帝和汉景帝,当时汉朝对匈奴奉行和亲政策。匈奴偶尔南下骚扰,汉军处于守势,虽然没吃大亏,对守边将领而言,要想立功,那真是太不容易。因为匈奴军队都是骑兵,见形势有利就发起攻击,形势不利立刻撤退。本质上说,匈奴对汉朝没有什么战略目标,无非抢劫骚扰。汉军只要守住城池,将他们击退,就算完成任务——若是派出骑兵追击,一来没有什么骑兵优势,马上战斗不占便宜;二来,出击的军队很容易被围歼;三来,城池很容易被趁机攻破,贻误大事。汉军守边的任务仅仅是守边,打退敌人就算成功,并不追求“消灭敌人”。可想而知,防御性战斗,是不可能有大规模杀敌。匈奴人只要一见形势不妙,立刻就撤了,怎么可能被大兵团围歼。

此外,补充一个骑兵战斗的知识。骑兵作战和步兵作战,计算战功的方式大不一样。骑兵差不多可以视为人马合一。想要他们脑袋,首先要保证他们不在马背,否则,就算骑兵负重伤,甚至被射死,只要他骑马跑开一段距离,就别想算进战果。在防御性作战中,由于没有追击远行,就无法彻底地消灭。即使大规模杀敌,相当大比例的战果是无法统计进来的。

秦朝和汉朝初期没有大规模的骑兵作战经验,在制定军功制度的时候,就没有算进来。此后的汉匈大战中,通过防御性战斗赢得大战,进而封侯的,完全没有;倒是卫青、霍去病在歼灭性的骑兵战斗中,轻而易举,就能获得封侯所需的胜利。

有了这些知识,就不难理解:从汉文帝到汉景帝期间,李广在边疆一干三十年,担任过北方七郡太守,战斗在前方战线,也圆满完成守边任务,赢得匈奴敬畏(被称为“飞将军”),但是在战功册上,他始终没有拿得出手的成绩。不是像很多人所说,李广实际是个草包,他的未立寸功,其实是由战斗特点决定。说得更大一点,这是由当时的防御性的战略国策决定的。当时的军人,在那种战争态势下,实在是很难立功的。

李广从军以来,除短暂一段时间在皇宫担任卫尉,大部分时候都在边疆。肯定也立下功绩,可惜和封侯无缘。更糟的是,由于他名气太大,作战勇猛,导致匈奴对于李广防守的城池,绕路而走(比如说:广居右北平,匈奴闻之,号曰“汉之飞将军”,避之数岁,不敢入右北平。这段记载发生于汉武帝时期,前面的难免有此情形)。对一个将军而言,敌人畏而退缩,这当然值得自豪;对渴望杀敌的将军,未免寂寞萧条。

当然,幸运的是李广并没有终老于死守边关。作为渴望立功的将领,他还是等来汉匈战争的全面爆发。这时候的李广大概五十多岁,算是一名老将。他在朝廷里还是很被器重。汉朝挑起战争的标志性事件马邑之谋里,李广作为“首发五将”被钦点,可见,他是很受器重的。不过这一次出兵运气不好,单于跑掉了,李广失去一次立功封侯的机会——当然,这次失误和他没有什么关系。他还在等待着后面的机会。

第二次机会出现在公元前129年,匈奴大举入侵上谷,掠牛羊、抢人口、杀边军。汉武帝派出四路军队出击:车骑将军卫青直出上谷,骑将军公孙敖出代郡、轻车将军公孙贺出云中、骁骑将军李广出雁门。这四个地方都在今天河北和山西边境。四位将军互不统属,分别带兵一万出击。四将出征,战果差别很大。公孙贺出击云中,没有碰到匈奴军队,在外面逛了一圈,原样回师。公孙敖吃了败仗,一万人的军队损失七千人,算惨败而归。卫青很幸运,他遇上敌人,却并非主力。卫青指挥汉军将匈奴击溃,一路追击,居然直捣匈奴人祭祀天地祖先的圣地龙城,斩首七百多人。这七百多人,大概并非匈奴的作战部队,不过也算是战功。龙城距离汉朝边境有上千里,这个作战距离大大超出当时汉军通常的作战半径。卫青不仅能打胜仗,还全身而退,这一次作战充分显示出卫青的才华,从此汉武帝对它刮目相看。

四路军队出击,李广最倒霉。他一出塞就碰到单于带领的主力。匈奴军队是汉军的数倍,李广陷入团团包围。寡不敌众,几乎全军覆没。幸亏单于久仰其威名,下令“得李广必生致之”。要活捉他,所以他才拣条性命,被匈奴俘虏。李广当时受伤,无法骑马,匈奴骑兵便将他搁在绳子结成的网袋上,用两匹马在旁边拽着,像吊床那样走了十多里,走到半路李广飞跃而起夺得一匹好马,疾驰而回。

这次出征,论功行赏,论过处罚。公孙贺无功无过,不赏不罚;公孙敖被褫夺将军印,判处死罪,通过缴纳赎金,免罪为民。卫青第一次出征,就获得胜利。虽然只是小胜,意义却很重大,它是汉匈战争以来,汉朝主动出击的首场胜仗。这一仗,打出汉军骑兵的威风。考虑到斩首数量不足千级,不到封侯条件,卫青只得一个关内侯——这个爵位只是名义封侯,没有实质封地和赏赐,比正式封侯(当时称为列侯)要低一个级别。汉武帝有偏心,但也还说得过去。李广的部队伤亡惨重,他本人还被俘虏,在这四人里,算战绩最惨的。按照军法规定,应当斩首。不过,军法也规定,军法犯罪可以用钱赎罪。李广虽然长期为官,俸禄不低,有两千石,但素来不置家产,所以家无余财,保命的罚金迟迟凑不足数。据说还是卫青暗中资助,这才得以解围。李广被削为平民后,赋闲在家,待了一段时间,此后又被召到前线右北平,继续充当边将。

元朔五年,汉军再次出塞。这一次出塞的规模空前,战果也空前辉煌。卫青大军活捉右贤裨王十余人,虏获男女一万五千余人。这次大战中,跟随卫青出征的各路将军,几乎都是大有斩获,满载而归。由于战果丰硕,汉武帝的封赏也格外慷慨。卫青已经封侯,皇帝继续加封,他的三个儿子也封侯,其中一个孩子尚在襁褓中。公孙敖、韩说、公孙贺、李蔡、李朔、赵不虞、公孙戎奴等封侯,李沮、李息、豆如意以及中郎将绾赐爵关内侯。令人遗憾的是,李广并不在此次出征大军的名单里。

李广没有参加此次出征,是有人从中作梗,不让李广出征吗?或者像一些人所说,汉武帝歧视李广,卫青排挤李广吗?其实都不是。事实恰恰相反,李广太能干了,导致他没有被率军出征。李广上一次出征匈奴,军溃身俘,大败而归。不久之后,他就被调到右北平,继续参与边境防守。东部防线一直是汉匈作战重点(第一次出征,就是从东部防线突破)。那几年,匈奴经常侵略上谷和渔阳,杀掠甚众。汉军想奇袭,避重就轻,避实击虚,于是攻打实力较弱的河套地区。李广所起的作用是什么?坚守防线,防止后院起火——李广守边几十年,对于打防御战而言,得心应手,相当有经验。汉朝把他放在那里,算是用人得当。李广擅长打防御战,是汉军的防御第一人,所以被安排在适当的位置;李广的名声太大,他的最大价值,很可能是用来迷惑匈奴,使匈奴误以为汉朝的战略重点在东部。

第二年,李广就回归到卫青麾下,随大将军卫青出征立功。可见,汉武帝还是给予了李广机会。这次大军出征规模很大。谁也没有想到,这次会战中最大的赢家,既非大军统帅卫青,也非李广,而是此前名不见经传的少年霍去病。

对于这次卫青率军出征,匈奴单于提高了警惕,他们对汉军处处设伏,不断打遭遇战。汉军在战斗过程中并没有失败,战略意图暴露了,战事一直拖到第二年,这才决战,对于劳师远征的汉军来说,显然是非常不划算的。双方打得很艰苦,汉军损失惨重。其中右将军苏建(牧羊苏武的父亲)全军覆没,前将军赵信原来是匈奴人,激战之中,力感不支,干脆率军投降。就在卫青面临惨败之时,小将军霍去病横空出世,成功挽救了危局。当时单于稍稍退却,霍去病突然带领本部人马八百骑,展开追击,并将一场追击演变成千里斩杀。他深入敌境数百里,斩杀敌军两千零二十八人,包括匈奴相国、当户等高官,以及单于大行父(与单于祖父同辈)籍若侯产,生擒单于叔父罗姑比。大战结束,汉军杀敌一万多人。

由于自身损失巨大,战略构想没达成,从军事战略的角度看,这一战算是失败。因此卫青没有加封。霍去病少年英雄,杀敌两千多人,俘虏了一大批匈奴重要官员,还杀了匈奴单于的祖辈叔辈亲戚,沉重打击了匈奴士气。此战打出汉军威风,总算为汉武帝找回面子。因此他封霍去病为冠军侯,奖励其勇冠三军的气概。霍去病当时才十七岁,就能以军功封侯,这在历史上绝无仅有。李广作为后将军,虽然参战了,却没有独当一面。主将卫青都无功,他自然也就谈不上功劳,更不要说封侯。李广无功还是好的。右将军苏建(牧羊苏武的父亲)更加倒霉,他全军覆没,差点被斩首。这一次李广未能封侯,无话可说。

汉朝下一次出击,表演的舞台让给了冠军侯霍去病。全军最好的资源给霍将军,任由他发挥天纵之才。汉武帝对霍去病十分宠爱,其他将军都没出战,包括李广。李广被委内战略上的重任,从东部战区的右北平出击,牵制左贤王部。随同李广一起出击的是博望侯张骞(即凿通西域的那位使者)。右北平是李广长期防守的地方,从这个地方出兵,对李广而言再熟悉不过。

李广真是倒霉鬼,再度以偏师遭遇匈奴主力。他手下只有四千骑兵,张骞有一万人马,两军约定在一个地方汇合。想不到,张骞居然迷路。李广出塞之后,推进数百里,在约定时间地点,没有见到张骞的旌旗,却等来了左贤王的鼓角。左贤王的兵力有四万人马,十倍于李广。面对不期而遇的强敌,李广表现还不错的。他从容不迫下了第一道将令:着校尉李敢——李广的三子——立即杀入敌阵,以壮军心!李敢带领几十名骑兵冲入敌阵,杀了一个来回,这才稳定军心。这次战斗中,李广发挥了“擅于防守”的特点,将部队布成圆形阵势抗敌,最外面的持盾牌,后面是弓箭手,再后是大刀和长枪。士兵们全部拉满弓弦,专等匈奴士兵接近,再行发射。近乎贴身肉博,尽管汉军损失惨重,匈奴兵人多势众,也占不到便宜。李广以区区四千人马,与十倍于己的敌军鏖战两日,博望侯张骞这才姗姗来迟。此时左贤王锐气已去,见两天都不能拿下李广,不敢再战,立即带领人马,匆匆退去。

这次出兵匈奴,李广遇上猪队友,差点死在沙场。李广凭借自己的战斗才华,转危为安。李广打退左贤王进攻,算是打了胜仗。清点战地上匈奴人留下的尸体,也超过一千多人。这一次,他为什么没有封侯呢?

原来汉朝关于封侯,除了“一次战斗,斩首千级”的规定,还有其他一些条件:比如说,战损不能超过战功。斩首千级,自身损失不能过千。自身兵力损失,不能超过三分之一。否则,即使“一次战斗,斩首千级”,也是不能封侯的。这样的军法规定还是有一些道理的。如果只规定,“一次战斗,斩首千级”这个指标,将军们为了自己封侯,很可能会不计一切代价,牺牲将士性命。这样的规定,是为了避免将军们作无谓的牺牲,鼓励“巧战”,以最少的牺牲,获取最大战功。

李广这次大战,本来只有四千士兵,经过两天激战,即使杀敌人数超过自身损失,自身损失肯定也超过三分之一。按照军法,李广算不胜不败,没有处罚,也没有封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