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梁、基础联系梁、圈梁有什么区别?

如题所述

   地圈梁通常指的是沿建筑物外墙下面设置的,连系梁一般是从其发挥作用定义的,就是联系结构构件之间的系梁,而基础梁一般指的是中间部分的地梁等。
1、基础梁也可叫地梁或地基梁,指基础上受到地基反力作用的梁。作用于建筑结构上的荷载和结构物自重,通过柱和墙传递到基础,基础又将其传递到地基土。基础对地基土产生了作用力,同时地基土对基础产生反作用力,这个反作用力,工程界称其为地基反力。凡是受到地基反力作用的梁,我们称其为基础梁。
基础梁一般用于框架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框架柱落于基础梁上或基础梁交叉点上,其主要作用是作为上部建筑的基础,将上部荷载传递到地基土上,基础梁作为基础,起到承重和抗弯功能,一般基础梁的截面较大,截面高度一般建议取1/4~1/6跨距,这样基础梁的刚度很大,可以起到基础梁的效果,其配筋由计算确定。
   2、基础连系梁:指连接独立基础、条形基础或桩基承台的梁,不承担由柱传来的荷载。与基础梁相反,不受地基反力作用,或者地基反力仅仅是地下梁及其覆土的自重产生,不是由上部荷载的作用说产生,这样的地下梁,就不是结构分析意义上的“基础梁”,是“基础拉梁”、“基础连梁”,或者是地下框架梁。
若这梁的上表面与基础(承台)顶面持平或者低于基础(承台)顶面,这梁是基础连梁;若梁的下表面与基础(承台)顶面持平或者高于基础(承台)顶面,这梁是地下框架梁。
基础连系梁的作用是调节基础的不均匀沉降,增加结构的整体性,可在上面布置砖墙,不做抗震要求。
   3、地圈梁是设在正负零以下承重墙中,按构造要求设置连续闭合的梁,一般是用在条形基础上面。地圈梁的作用主要是调节可能发生的不均匀沉降,加强基础的整体性,也使地基反力更均匀,同时还具有圈梁的作用和防水防潮的作用,同时条形基础的埋深过大时,接近地面的圈梁可以作为首层计算高度的起算点,地圈梁一般用于砖混、砌体结构中,不起承重作用,对砌体有约束作用,有利于抗震。
   4、砌体结构房屋中,在砌体内沿水平方向设置封闭的钢筋砼梁, 以提高房屋空间刚度、增加建筑物的整体性、提高砖石砌体的抗剪、抗拉强度,防止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地震或其他较大振动荷载对房屋的破坏。在房屋的基础上部的连续的钢筋混凝土梁叫基础圈梁,也叫地圈梁;而在墙体上部,紧挨楼板的钢筋混凝土梁叫上圈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3-09
基础梁简单说就是在地基土层上的梁。基础梁一般用于框架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框架柱落于基础梁上或基础梁交叉点上,其主要作用是作为上部建筑的基础,将上部荷载传递到地基上。基础梁计算的关键,在于选择合理的地基模型求解地基反力。
基础联系梁:系指连接独立基础、条形基础或桩基承台的梁。此类梁不承重(或仅承受底层隔墙、填充墙),梁下不承受地基反力的作用,梁底标高高于两端基础的底标高(处于类似悬空的状态)。基础连梁不是主要受力构件,是次受力构件,因为相对于承台和独基,基础连梁的截面尺寸小,配筋率低,只考虑承受自重和底层墙体重量,并将之传给两端绞接支座,所以只要锚入承台或独基内即可,不必贯通。
基础圈梁是指在房屋的基础上部的连续的钢筋混凝土梁也叫地圈梁(DQL);圈梁是沿建筑物外墙四周及部分内横墙设置的连续封闭的梁。其目的是为了增强建筑的整体刚度及墙身的稳定性。圈梁可以减少因基础不均匀沉降或较大振动荷载对建筑物的不利影响及其所引起的墙身开裂。
第2个回答  2018-03-09
(基础连梁、地框梁、基础梁、承台梁、圈梁、非框架梁)设计图纸中常常出现一些非规范标注的,例如:DL、JL等;这些梁在平法中如何理解?判断的方法和原则有那些?判断总原则:第一:确定规范;确定该图纸为03规范还是11规范;03规范与11规范相比,03规范有基础连梁和地框梁,但在11规范中将地框梁和基础连梁都整合成了基础联系梁,且多了承台梁一类;第二:确定楼层;一般来说,地下层(包括基础层)会涉及到:基础连梁(03规范)、地框梁(03规范)、基础联系梁(11规范)、承台梁(11规范);地上层会涉及到:楼层框架梁、屋面框架梁、非框架梁、井字梁、框支梁(03规范与11规范相同);第三:确定此类梁在工程中的作用;如果此梁为受力或承重构件,会承受墙、板的压力;则对应软件应该为基础梁或地框梁;如果此梁为拉结构件,不承重,只为加强构件之间的整体性;则对应软件应该为基础连梁或者基础联系梁;第四:还可以根据梁底标高区分;如果此梁的底标高同基础平齐,则对应软件设置应该为基础梁;如果此梁底标高高于基础底标高,则对应软件设置应该为基础连梁或地框梁(03规范),或基础联系梁;第五:可区分梁的支座;如果支座为柱,可能是楼层/屋面框架梁或者地框梁;如果支座为梁,可能是非框架梁;如果支座为独基、条基和桩基础,可能是基础连梁;如果支座为桩承台,可能是承台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