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代冕服的十二章纹样分别是什么 有何寓意

如题所述

周代冕服的十二章纹样分别是日、月、星辰、山、龙、华虫、宗彝、藻、火、粉米、黼、黻,十二章纹通过十二种不同寓意与寄托绘或绣在衣服上,多元的展现帝王风范与威严。

冕服作为古代最为隆重的礼服,其隆重之处并非仅仅是它外在视觉的美,而更为重要的是它的象征性——象征着帝王权力、地位的至高无上,象征着帝王尊贵的身份、象征着美好品德等。

扩展资料:

夏代出现了君王祭祀用的冕服,商代可能已经拥有冕服制度,至周代定制规范、完善,自汉代以来历代沿袭,源远流长,虽冕服的种类、使用的范围、章纹的分布等等屡有更定、演变,各朝不一,情况较为繁复,但冕服制度一直沿用到明,至清朝“剃发易服”在中国亦随之终结。

晋、宋、南齐时期都是用日、月、星辰、山、龙、华虫、藻、火、粉、米、黼、黻为十二章纹,其中没有宗彝。

到了梁朝,上衣有日、月、星辰、龙、山、华虫、火、宗彝八章,下裳有藻、粉米、黼、黻四章,共十二章。天监七年,龙纹改为凤凰。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冕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2-07
十二章纹,是中国帝制时代的服饰等级标志,指中国古代帝王及高级官员礼服上绘绣的十二种纹饰,它们是:日、月、星辰、群山、龙、华虫、宗彝、藻、火、粉米、黼、黻等,通称“十二章”,绘绣有章纹的礼服称为“衮服”。

十二章纹的形成,不仅表明服饰等制度的形成,
而且还赋予了等差服饰象征意义。中国古代的服
饰,不只具有穿戴御寒、保护身体的功能,也不
局限于“别等级,明贵贱”的作用,还具有了代表
政体与国威,表现社会价值取向的意义。帝王穿
上绣有十二章纹的袍服,不仅仅表示他是万人之
上的一国之君,他还要了解社会,体察民情,树
立正气,倡导社会的和谐;他要有贤君之的德,
以江山社稷为重,明是非,辨曲直,率领人民创
造社会价值,稳健发展。为人民谋福祉,为社会
谱和谐,这就是一个贤能、开明、睿智君王的责
任。帝王的服饰传递了这样的信息,表达了这样
的信念。因此,十二章纹“作为一种具有特定文
化内涵的符号,它们既是天地万物之间主宰一
切、凌驾其上的最高权力的象征,亦是帝王们特
定的服饰文化心态(赏用性)和价值取向(追求
政治上的•威慑效应’、•轰动效应',政治需求高
于生理需求)的形象化反映”。
第2个回答  2020-12-07
纹章:日、月、星、山、龙、华虫、宗彝、藻、火、粉米、黼、黻、赤舄
冕服亦是汉服的一大种类。而汉服的纹章及其丰富,周礼“以纹为贵”代表了汉文化的信仰和习俗,千古的服饰文化思想之表徵,勉人向善,在在充满尊天、隆祖、明礼、尚义之义涵。黄帝的黻衣是最早的带有纹章的上衣,黻即指两色相背的纹章。《诗经》云:“君子至止、黻衣绣裳、佩玉将将、寿考不忘。”虞皇的“日月星辰山龙华虫宗彝藻火粉米黼黻”十二纹章中,日、月、星辰昭明,象发生万物、养成万物。山龙兴云雨、能适应沾物济众以配天。火明而炎上,强调明理崇礼精神。又如虎,严猛;蜼,智慧,象神武定乱。粉米粒民。黼象割断能决。韍象背拂於非义,或君臣可否相济。其次,《新唐书·车服志》记载文官官服章纹,有鸾衔长绶、鹤衔灵芝、鹊衔瑞草、雁衔威仪、俊鹘衔花、地黄交枝等名目。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0-05-24
十二章纹,是中国帝制时代的服饰等级标志,指中国古代帝王及高级官员礼服上绘绣的十二种纹饰,它们是:日、月、星辰、群山、龙、华虫、宗彝、藻、火、粉米、黼、黻等,通称“十二章”,绘绣有章纹的礼服称为“衮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