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相既可以说是一种制度,也可以是一种称呼。就像我们熟悉的宰相刘罗锅。我们可以称刘墉是宰相,但他却不是他的官职。宰相在历朝历代的官职称呼都不尽相同,但他们的职权都是一样的:代替天子掌管百官。简单说来宰相有两个本质特点:一是百官之首,二是辅佐皇帝。不过相权过大会威胁到皇权,所以历代皇帝都在不断地削弱相权,最后由朱元璋废除宰相制度,君权达到鼎盛时期。今天就来了解一下历代的“宰相”。
秦朝的宰相官称:丞相、相邦。《睡虎地秦墓竹简·为吏之道》:“甘五年间 告相邦。”到了汉代为了避讳刘邦,改为相国。秦时丞相分为左右二相,我们所熟悉的九卿,都是丞相府的下属单位。西汉宰相官称成帝以前,宰相是丞相、相国。跟秦时差不多。不过汉皇一直在更改“三公官”,弱化相权。原三公是丞相、御史大夫、太尉,汉武帝改太尉为大司马,汉成帝改御史大夫为大司空,汉哀帝又将丞相改为大司徒。自此三公变为大司徒、大司空、大司马,三者都是宰相,三者合一便是完整的相权。东汉宰相官称三公官(太尉、司徒、司空)、大将军均可看做宰相。但宰相的权力却已经向台阁转移,台阁便是尚书台。尚书台长官为尚书令,或者为中书令。士人为尚书便是尚书令,宦官为尚书便是中书令。尚书台的职权便是“掌赞奏,总典纲纪,无所不统”。东汉后期宦官专权,就因为掌管了尚书台这一权力机构。
三国宰相官称
魏国:三公官(太尉、司徒、司空)、中书监、中书令都可称为宰相三公权力小,实际相权在中书省,中书省长官为中书监,副手为中书令。蜀国:丞相、三公、尚书令、录尚书事都可称为宰相。诸葛亮就是丞相。诸葛亮死后,蒋琬以尚书令接替诸葛亮的职务。姜维后行使相权的官职是大将军,算是三公官里。因此蜀汉的宰相称呼较多。吴国:丞相为宰相。陆逊、顾雍都曾为丞相。两晋时期宰相官称西晋西晋时期的宰相随着权力转移而转移。八公(太尉、司徒、司空,太宰、太傅、太保、大司马)、中书监、中书令、尚书令、尚书左右仆射、侍中领大将军、给事中等都可视作宰相,具体看实权掌握在谁手里。不过西晋时期中书省权力最大,因此中书省长官的相权最重。东晋:由于东晋世家与皇帝共治天下,宰相都在世家手里,其中带有“录尚书事”职衔的人便是宰相。当然中书令、尚书令等也可称为宰相,但权力要比西晋时期小的多。
南朝宰相官称:名称与两晋时期没什么变化:三公、尚书令、尚书左右仆射、录尚书事等皆是宰相。但实际的相权掌握在寒族任职的中书通事舍人手里。后又成立舍人省,行使实际的相权。至于世家子弟都在上述的职位上“养老”,职位虽高,但不掌实权。北朝的宰相官称:北朝的相权在中书省手里,与西晋类似。但权力小的多。因为北朝中书省任职的都为汉人,鲜卑贵族是不可能让汉人掌权过重的。隋唐宰相官称:隋朝门下省纳言、内史省史令、尚书省尚书令,为宰相。但尚书令是荣誉官职,因此尚书左右仆射掌实际相权。唐朝唐朝宰相称呼最多、最杂。三省长官必须带有“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参预朝政”、“参知政事”、“参议得失”、“专典机密”、“知军国重事”、“平章国计”、“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等称呼之一,方可称为宰相。你看晕了没有?
两宋宰相官称:两宋时期,宰相称呼经过六次变革,名称变化最频繁:1. 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宰相;2. 尚书左仆射、门下侍郎为左相;尚书右仆射、中书侍郎为右相;3. 太宰、门下侍郎为左相;少宰、中书侍郎为右相;4. 尚书左仆射、门下侍郎为左相;尚书右仆射、中书侍郎为右相;5. 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左相;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右相;6. 左丞相、右丞相为宰相。两宋时期,大体上带有“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便是宰相。
明代宰相官称明朝初期设置中书省,也就是宰相府,有左右二相,不久改为左、右丞相。因胡惟庸案,朱元璋罢丞相,建立内阁。2000年的宰相制度在此终结。后来随着内阁地位上升,内阁大学士也被称为宰相。但这时候的宰相与过去的宰相差别太大了。明朝宰相已经没有总领百官、直接参与行政的职权了,就是一个皇帝的纯帮手。这就是说大学士们只是制定国策大计,但这个怎么实施,他们是管不到的。内阁大臣职位的高低怎么看,看头衔。主要有三个头衔:保傅衔、特进衔、殿阁衔。如:太师上柱国特进吏部尚书文华殿殿大学士,太师就是保傅衔,上柱国特进便是特进衔,礼部尚书是京官衔,文华殿是殿阁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