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人结婚的流程是怎样的?

如题所述

一、请媒人:在传统的客家婚礼中,若青年男女双方(包括双方家长同意)欲成夫妻,则必须聘请媒人婆来牵线搭桥。在客家地区,男孩大约17岁、女孩大约15岁时,家长通常会请媒人说媒,并为此支付介绍费。
二、相亲家:媒人婆并非简单地将未婚男女配对,而是会根据双方家庭背景和地位进行挑选。有时,父母会亲自在邻村寻找合适的对象,并在满意后请媒人协助。在某些情况下,双方家长还会安排男女双方“偷窥”对方,以更了解对方情况,这相较于其他地区的“盲婚哑嫁”显得较为开明。
三、下聘礼:一旦男女双方“年庚八字”相合,男方就需要下聘礼。双方家长、至亲、媒人等会一同参加“文定”仪式,商讨并确定聘礼的具体物品和数量。确定后,由写字先生用红纸写下男方要给女方的“身价钱”,包括礼金、首饰等,并由双方父母按下指模,以确认协议,确保日后不会反悔。
四、备嫁妆:在“文定”之后,女方开始准备嫁妆,包括家具、衣物、首饰等。嫁妆的多少通常取决于男方给的聘礼和女方家庭的经济状况。出嫁前,女友会聚集在闺房,一起唱歌、叙旧,并帮助新娘美容打扮。
五、去迎亲:客家传统婚礼非常注重选择吉日良辰,认为这会影响婚姻的成败。迎亲队伍由媒人领头,带着挑着箩筐的人,一头挑着一对“带路鸡”和一头米酒。队伍还包括规模不小的“八音”乐队,一路上吹吹打打到女家。
六、回门:为了感恩娘家的养育之恩,新人在婚礼后通常会进行回门仪式。新娘家会派一男一女来接新婚夫妇回娘家,并送去一只烧乳猪。新女婿首次拜见岳父岳母,同时,新婚夫妇会将糖果分发给自家或邻家的小孩。回门时,父母会送给女儿利是、衣物等礼物,富家可能会送田契、耕牛等。这样,新婚大礼才算圆满完成。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