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下调法定婚龄

如题所述

降低法定结婚年龄可以使年轻人更早地结婚,并在生育适龄期内生育。这可以使家庭生育更高效,有助于提高生育率。然而,另一方面,降低法定结婚年龄也可能导致生育年龄较低,特别是在社会经济不稳定或教育水平较低的情况下。年轻人缺乏社会和经济稳定,生活水平低,这些因素可能对家庭的生育决策产生负面影响。另外,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推迟结婚和生育。因此,单纯降低法定结婚年龄并不能有效地提高生育率。降低法定结婚年龄可能有助于提高生育率,但并不是唯一的因素,也不是根本解决方案。生育率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包括经济发展水平、教育水平、家庭状况、职业发展、医疗保健等。降低法定结婚年龄可能有助于改善社会对结婚和家庭的认可度,但并不能直接促进生育。如果社会的经济和环境因素不利于生育,则降低法定结婚年龄可能不会对生育率产生明显影响。因此,降低法定结婚年龄可能不是解决生育问题的有效途径,需要通过更广泛的社会政策和环境的改善来提高生育率。过早结婚生孩子,会影响他们的就业机会。所以,我认为降低法定的结婚年龄并不能提高 生 育 率,这也是为什么现在很多人哪怕是有奖励也不愿意多生孩子的原因。很多人心里也清楚,真正开销大的是三岁以后的各项教育支出上。从这个出发点考虑的话,这些奖励也只是杯水车薪罢了。所以如果是因为奖励而萌生生孩子想法的家庭应该认真考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3-10
从世界上部分国家法定结婚年龄统计表来看,中国的 男22岁、女20岁目前是最晚的,下调是很有必要的。 不过这对结婚生育都不会有太大的影响。
因为现在中 国人初婚年龄已经远远大于22岁。 根据《中国人口普查年鉴-2020》,2020年,中国人平均 初婚年龄为28.67岁,其中,男性平均初婚年龄为29.38 岁,女性为27.95岁。
而在个别地区,初婚年龄已迈过30岁关口。据安徽省民 政厅数据显示,2021年安徽省初婚平均年龄分别为男 31.89岁,女30.73岁。湖北襄阳的男性初婚年龄甚至超 过了35岁。
下调法定婚龄的目的无非就是了提高人口出生率,那 么此举可能只能治标可能很微小,更不能治本。 为什么现在大部分人不愿意早生小孩?只有把这个原 因搞清楚,才能彻底解决问题。 不愿生小孩是所有工业化国家都会遇到的问题,不仅 仅是中国,欧美和日韩等国家都是这样。这个问题有住 房、教育、医疗和就业等原因。不过问题的根源,如果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就是一个投入和产出比的问题。
因此“下调法定婚龄”,并不能解决什么问题。 只有解决社会财富分配问题,才能解决人口出生率的 问题。
第2个回答  2023-03-23
降低法定结婚年龄可以使年轻人更早地结婚,并在生育适龄期内生育。这可以使家庭生育更高效,有助于提高生育率。然而,另一方面,降低法定结婚年龄也可能导致生育年龄较低,特别是在社会经济不稳定或教育水平较低的情况下。年轻人缺乏社会和经济稳定,生活水平低,这些因素可能对家庭的生育决策产生负面影响。另外,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推迟结婚和生育。因此,单纯降低法定结婚年龄并不能有效地提高生育率。降低法定结婚年龄可能有助于提高生育率,但并不是唯一的因素,也不是根本解决方案。生育率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包括经济发展水平、教育水平、家庭状况、职业发展、医疗保健等。降低法定结婚年龄可能有助于改善社会对结婚和家庭的认可度,但并不能直接促进生育。如果社会的经济和环境因素不利于生育,则降低法定结婚年龄可能不会对生育率产生明显影响。因此,降低法定结婚年龄可能不是解决生育问题的有效途径,需要通过更广泛的社会政策和环境的改善来提高生育率。过早结婚生孩子,会影响他们的就业机会。所以,我认为降低法定的结婚年龄并不能提高 生 育 率,这也是为什么现在很多人哪怕是有奖励也不愿意多生孩子的原因。很多人心里也清楚,真正开销大的是三岁以后的各项教育支出上。从这个出发点考虑的话,这些奖励也只是杯水车薪罢了。所以如果是因为奖励而萌生生孩子想法的家庭应该认真考虑。
第3个回答  2023-03-16
一方面,降低法定结婚年龄对提高生育率影响不大,想生能生的早就生了,不敢生的还是不敢生。另一方面,即便有点影响,也是负面影响,降低了人口质量。
目前我国的生育率有几个特点:
1.农村人口生育率比城市人口高;
2.低学历人口生育率比高学历人口生育率高;
3.随着经济发展,人口出生率总体的趋势是降低。
以上这几点原因就不展开了。
我国目前的生育政策不仅包括“晚婚晚育”、还有“优生优育”,控制人口数量的同时,也要提高人口质量。即便现在调整人口政策,鼓励生育,也不能牺牲质量,反面教材就是隔壁印度。
降低法定结婚年龄来刺激生育率增长,只会增加落后农村地区和低学历人口的生育率,对高学历人口的生育率没什么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