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法战争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是什么

如题所述

一、中法战争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是《中法新约》。

二、简介:

《中法新约》即《中法会订越南条约》或《越南条款》,又称《中法和约》、《李巴条约》,是1885年(光绪十一年)6月9日清朝与法国签订的关于结束中法战争的不平等条约。

三、内容:

    清政府承认法国对越南的保护权,并在条约签字后六个月内,中法两国派员到中越边界“会同勘定界限”

2.法军退出台湾、澎湖。

3.中越陆路交界开放贸易,中国边界内开辟两个通商口岸,一在保胜以上,一在谅山以北,允许法国商人在此居住并设领事。

4.降低中国云南、广西同越南边界的进出口税率。

5.以后中国如修筑铁路,“自向法国业此之人商办”。

四、影响:

《中法和约》的签订,使法国打开了中国的“后门”。此后,中法之间又相继签订了《越南边界通商章程》、《续议界务专条》、《续议商务专条》等条约,具体确立了法国的侵略权益,使中国西南地区逐渐成为法国的势力范围。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10-19
中法战争(1884-1885)时签订

中法《会议简明条约》

1884年5月11日签订。主要是:1、清政府承认法国与越南订立的不平等条约;2、允许在中越边境开埠通商;3、调回在越南的中国军队

《中法新约》

又称《越南条约》,1885年6月9日签订。除要中国承认法国在越南的特权外,还降低了中越边界的进出口税率;日后中国修筑铁路应向法国商办;法国退出台湾、澎湖。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0-10-19
中法战争(1884-1885)时签订

中法《会议简明条约》

1884年5月11日签订。主要是:1、清政府承认法国与越南订立的不平等条约;2、允许在中越边境开埠通商;3、调回在越南的中国军队。

《中法新约》

又称《越南条约》,1885年6月9日签订。除要中国承认法国在越南的特权外,还降低了中越边界的进出口税率;日后中国修筑铁路应向法国商办;法国退出台湾、澎湖。

中日《马关条约》

1895年4月17日签订。主要是1、中国承认朝鲜由日本控制;2、日本强占台湾、澎湖列岛和辽东半岛;3、赔偿日本军费二亿两;4、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5、允许日本人在各通商口岸任便设领事馆和工厂;6、日军占领威海卫,俟赔款付清后才撤退。

中日《交收辽南条约》

1895年11月8日签订。竟要清政府以三千万两“赎回”辽东半岛。
第3个回答  2010-10-28
《中法条约》又称《越南条约》,看我的吧,准对!!!!!!
第4个回答  2010-10-19
《中法新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