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史概述?

如题所述

中国文学源远流长,绵延数千年,有着非常光辉灿烂的成就,屹立于世界文学之林。

先秦时期,我国古代文学已经产生了辉煌的篇章,它的标志即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的出现。《诗经》收诗三百零五篇,按照音乐分类,共有“风”、“雅”、“颂”三部分。《诗经》中灵活运用赋、比、兴三种表现手法,初步形成民歌创作的艺术传统,为后世文学创作奠定了发展的基础。《诗经》中的篇章大都具有鲜明的时代感和人民性,自西周初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丰富复杂的社会生活,以及当时人民多样的思想感情,都得到了真实生动的反映。

战国后期,在南方产生了具有楚文化独特风采的新诗体,即楚辞。楚辞以六言、七言为主,长短参差,灵活多变,多用语气词“兮”字。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运用楚辞形式创作了《九歌》和《九章》。其代表作《离骚》,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最宏伟瑰丽的长篇抒情诗。《诗经》和楚辞,在文学史上并称“风骚”,共同开除了我国古代诗歌现实精神和浪漫色彩并驾齐驱、融会发展的优秀传统,并垂范于后世。

春秋战国时期,列国纷争,游士蜂起。在百家争鸣的政治文化环境中,产生了诸子散文,其中佳篇往往说理透辟,逻辑严密,言辞锋利,善用比喻,〈论语〉〈孟子〉或警策,或雄畅,〈庄子〉则文学性最强。与诸子散文辉映一时的,是一记事为主的历史散文。《左传》、《国语》和〈战国策〉,后一时为序,或以国为别,其中的优秀篇章,情节曲折,人物生动,剪裁得体,有很高的艺术性。〈战国策〉的人物描写更有个性,技巧愈加高明,言辞愈加铺张,是历史散文中文学价值最高的一部。
两汉时期,大一统帝国君臣追求物质和精神享乐,用文学来歌舞升平,弘扬国威,于是辞赋应运而生。汉赋经过了骚体赋、大赋、抒情小赋几个发展阶段,给予魏晋辞赋和唐宋文赋以直接的印象。两汉文学中最有价值的是乐府诗。乐府本是建于西汉武帝时的官方采诗机构,其所采集的民歌即称为乐府诗。乐府民歌多“感于哀乐,缘事而发”,深刻反映了两汉社会生活的各个侧面,体现了当时劳动人民的心态、愿望和要求。其着力反映和表现社会生活的精神和赋、比、兴各种手法的互补运用,与《诗经》一脉相承,而它长于叙事铺陈,语言富于生活气息,句式以杂言和五言为主,有体现了诗歌艺术的新发展。在汉乐府民歌哺育下,汉代文人五言诗也由酝酿而逐渐发展成熟。东汉末年出现的《古诗十九首》是文人五言诗成熟的标志。这是一组由寒门文人创作的抒情短诗,抒发了动乱社会下层士子的牢骚不平,情调难免感伤。与汉乐府民歌多为叙事诗不同,《古诗十九首》长于抒情,委婉含蓄,自然质朴中显出精炼工切,被后人赞誉为“五言之冠冕”。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9-12
按史学坐标系把先秦文学划分为
1.三皇五帝时代:(BC 26~22世纪)
传说中的三皇(天皇、地皇、人皇)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这个时期生产资料公有,劳动是集体行为,人与人之间相互平等,这也就是儒家经典中称赞的“大同时代”。《礼记·礼运》这样记载:
大道之行业,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已。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禅让制,无文字,但有文学,我国原始社会的文学主要是一些原始歌谣和神话传说,语句简短,节奏明快,歌、乐、舞三位一体,集体性的口头创作。
2.夏、商、西周奴隶制社会(约前21~前771):大约BC21世纪时,传说夏禹创建了夏朝。
①夏朝(BC 21~16世纪):奴隶制的开端。主要是生产力发展,导致阶级分化, 禹“传子不传贤”“家天下”正是这种转变的反映。
夏代有无文字,不得而知,文献中记载有关夏代的历史多属传说性质,其诗歌、谣谚和散文可靠的也很少,《尚书?汤誓》引有一首相传是夏桀的民谣:“时日曷丧?予及汝偕亡!”反映了当时的阶级斗争,表达了人民对暴君的不满和反抗,感激激越,声韵铿镪。
②殷商(约公元前16~11世纪)奴隶制的发展期
成汤灭夏以后,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二个统一的奴隶制大国。共传十七代,三十一王,最后一个国王叫纣王,此人在开发我国东南地区上,有一定贡献,但又“好酒淫乐”,“以酒为池,县肉为林”,使百姓怨 ,而诸侯有衅者”(《史记?殷本纪》)约在公元前1027前,被周武王姬发推翻。
公元前14世纪文字的发明,在文字史上具有里程碑的作用,从此,开始有初步定型的文字(甲骨文),同时,也有了用文字记载的历史文献。现存《尚书》中《盘庚》等五篇,是比较可信的商代史料(语言古奥艰涩,体现了早期散文的风貌)。
甲骨卜辞是最朴素的散文形式,略具文学的雏形,甲骨卜辞的出现,代表书面文学萌芽,用刀刻、字瘦长,弯角多方笔。
③西周时期(约前11~前771)青铜器时代的全盛期
周武王灭商后,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三个统一的奴隶制大国,其弟周公旦辅佐其子成王执政,为巩固奴隶制立下了功劳,到康王、昭王时出现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局面。
西周二百多年间是我国奴隶社会经济高度发展的时期,井田制较大发展,青铜工具逐渐增多,器物上的铭文记载内容广泛,字数最长的已近500字,为我们研究西周历史提供了直接史料。
周厉王时“国人暴动”,厉王被流放,出现“共和行政”局面,我国历史有确切年代的记载,始自共和元年(前841)。西周王朝最后一个国王叫周幽王,昏庸暴虐,人民怨恨,贵族离心,终被申侯和大戎的联合军队所杀,西周亡。
《易经》:是卜辞与《诗经》的过渡。
诗歌和散文是先秦文学的主要样式。
诗歌方面:据《礼记?王制篇》、《汉书?食货志》、何休《公羊传注》等书的记载,周代有采诗的制度,目的“观风俗,知得失”,同时也为了求福佑,敬祖宗,这样以来便产生了《诗经》中大规模祭祀用的颂歌,歌颂祖先功德,如“周颂”“大雅”和“大雅”的大部分作品,此外还有一些农事诗和对外族战争诗及西周末世的讽刺诗。在形式上虽然当不起波澜壮阔,但在整部《诗经》中的气象规模确实是比较壮大的,比之于《易经》,更是一长足进展。
散文:逐渐发展,《尚书》中的《周书》可为代表,它是周初到春秋前期载在简册的散文。
青铜器铭文文体亦与《周书》相近,从大量的西周彝器铭文来看,当时的散文应用范围已相当广泛。
总之,旧石器时代——西周时期、神话、诗歌、散文都已初具规模,为春秋以后我国文学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3.春秋时期(前770~前476)奴隶制衰落期 分水岭
前476年,是奴隶制和封建制转变时期,周平王东迁洛邑(河南洛阳),史称“东周”,春秋开始,从此,历史进入了大动荡大分化时期。这是一个干戈并举,王权式微,战争频繁的时代,小国间的互相构怨,大国对周边小国的鲸吞,改朝换代的王朝战争风起云涌,没有片刻的停息,竞争的结果,同西周初年的“八百诸侯”兼并成为一百七十多个大小侯国,真正主宰这个时代的还当是“春秋五霸”(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管仲、子产、曹刿、孙武都是这一时期出现的著名政治家、军事家。由于鲁国的一部史书《春秋》记载了这段历史,故后人称这段历史为春秋时期。相传《春秋》为孔子编订,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极力礼赞王道,正名定分,“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却是自诸侯出、自大夫出。公元前481年,当孔子看到人们猎获的麒麟(神兽,象征王权祥瑞)喟然长叹:“吾道穷矣!”于是绝笔不再删订《春秋》,他实在没有想到,一部《春秋》却成了王权跌落的伤心史。
第2个回答  2013-09-12
简单的说,就是老师上课常说的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