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从国内、国际两个角度,分析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意义?

如题所述

国内:

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时,我们这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和发展中社会主义大国,将成为工业化基本实现、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内市场总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的国家,成为人民富裕程度普遍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

成为人民享有更加充分民主权利、具有更高文明素质和精神追求的国家,成为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社会更加充满活力而又安定团结的国家,成为对外更加开放、更加具有亲和力、为人类文明作出更大贡献的国家。

国际: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标志着一个发展中国家摆脱贫困落后,转变为一个繁荣富强的新兴大国,这是人类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具有世界意义。

第一,为后发国家和地区提供了摆脱贫困、实现现代化的现实范例。通览历史,发达国家的现代化都是在人口规模比较小的基础上完成的。

中国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惠及全体十几亿人口、收入差距缩小、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的小康,是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社会公平正义等取得显著进步的小康,是绝不把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排除在外的小康。这是人类历史上空前的壮举,为后发国家和地区提供了摆脱贫穷、实现现代化的榜样和可行路径。

第二,树立了人类历史上民族国家通过普遍交往推动和平崛起、和谐发展的光辉典范。中国的现代化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归结起来有三大基本经验:

其一,政治上,建立中国人民独立自主的国家,不依附任何外国势力。

其二,广大人民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原则,团结一心,凝心聚力,撸起袖子加油干。

其三,实行改革开放,通过开展世界普遍交往获取我们发展所需要的资金、技术,并为世界市场提供“中国制造”商品。通过几十年的艰苦努力,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社会全面进步,在世界上赢得了地位和尊重,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这些成果是靠广大中国人民的勤劳智慧,通过艰苦工作而实现的,树立了人类历史上民族国家和平崛起、和谐发展的光辉典范。

第三,彰显了社会主义公平与正义,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关键之举。公平、正义是人类共同的价值追求,发展是最大的正义。囿于资产阶级的价值立场,西方国家的所谓“公平”“正义”都不过是部分人的福利,对穷苦阶层而言则是难以企及的梦想。

而中国虽然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但是始终坚持“人民至上”“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原则,通过实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确保“小康社会”的成果惠及每一个中国人,确保“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通过各种政策举措不断缩小贫富差距,并努力巩固减贫脱贫的成果,最大限度实现了社会主义的公平与正义。

有理由预期,只要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国人民保持战略定力,勠力同心,持之以恒地艰苦奋斗,就一定能取得更辉煌的成就,社会主义生产力一定能得到更大发展,综合国力一定会得到更大提升,人民生活水平一定会得到更大改善。这就更有助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彰显人类智慧与理性的光辉。

扩展资料

五点要求:

(1) 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转变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

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进入创新性国家行列。居民消费率稳步提高,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的增长格局。城乡、区域协调互动发展机制和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2) 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公民政治参与有序扩大。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深入落实,全社会法制观念进一步增强,法治政府建设取得新成效。基层民主制度更加完善。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能力显著增强。

(3) 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良好思想道德风尚进一步弘扬。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立,文化产业占国民经济比重明显提高、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适应人民需要的文化产品更加丰富。

(4) 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更加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基本形成,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社会就业更加充分。

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健全。

(5) 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1-01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征程上的一个阶梯,它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实现中国梦的实践中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夙愿。以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为基本内涵的中国梦,凝结了一代代中国人前赴后继不懈奋斗的心血。

在苦难深重、命运多舛的历史磨炼中,中华民族从未放弃过对伟大梦想的向往和追求;在呕心沥血、自强不息的艰苦奋斗中,中国人民从未停止过实现伟大梦想的前进步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标志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程将开启向圆伟大中国梦冲刺的历史时刻。

扩展资料

经济发展主要是六点要求:

第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

第二,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实现两个“倍增”,即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第三,通过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使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第四,通过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使工业化基本实现,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城镇化质量明显提高,农业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

第五,通过继续实施区域总体发展战略,充分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基本形成;

第六,通过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使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提高,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12-28

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时,我们这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和发展中社会主义大国,将成为工业化基本实现、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内市场总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的国家,成为人民富裕程度普遍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

成为人民享有更加充分民主权利、具有更高文明素质和精神追求的国家,成为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社会更加充满活力而又安定团结的国家,成为对外更加开放、更加具有亲和力、为人类文明作出更大贡献的国家。

扩展资料:

党的十八大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出了明确要求。对于建设与建成主要有以下不同:1.建成是建设过程中的收官阶段;2.建成是在建设道路上即将到达预期目标的冲刺阶段;3.建成是在全面衡量建设过程和当前状况后对按计划实现目标的科学判断。

邓小平提出的小康社会是一个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经过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努力奋斗,在20世纪末已经实现了初步建立小康社会的目标。

这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中共中央在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中正式宣布:“从新世纪开始,我国将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0-12-12
无论怎么样,全面建成的小康社会的话,其实对我们都是有利的。因为这样子之后的话,人民的生活水平会提高啊,在国际上面的话语权也会增大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