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嘉莹被称为一辈子和诗词谈恋爱,这在文中体现在哪些方面

如题所述

叶嘉莹,号迦陵。1924年出生于北京,20世纪40年代毕业于辅仁大学国文系;1991年当选为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1993年受邀担任南开大学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长。
  叶嘉莹是蜚声中外的学者,且不说诗词创作、理论研究,光是教书育人这一项,教了70年书的她,培养出无数人才,如今90岁高龄仍站在讲台之上,在传播中国文化方面功不可没。著名红学家冯其庸称赞叶嘉莹讲解诗词“阐说精妙,启发无穷”;学生们说“老师不但写诗是天才,讲诗也是天才”;更有人无限仰慕:“她站在那里,就是对古典诗歌最好的注解。”
  在一个细雨绵绵的天气,环球人物杂志记者来到天津南开大学拜访叶先生。原本清雅的居所里,已挤进了好几位来访者。叶先生精神比年轻人还好,每天早上6点半起床,工作到深夜两点半,这样的作息已经持续多年。“心无杂物,没有外物的牵念,专心与古人交流。”这是叶嘉莹总结的养生秘诀。
  一身黑色的丝质衣衫尽显飘逸气质,黑色丝巾上装点着一些粉色小花,领子上别了一枚粉色的领扣,叶嘉莹看起来精致高雅,气定神闲,记者脑中猛然就跳出了一个流行词汇“民国范儿”。
  “新知识,旧道德”的启蒙教育
  台湾诗人痖弦形容叶嘉莹“意暖而神寒”,是“空谷幽兰一般的人物”,这种气质的形成,和叶嘉莹从小所受的教育不无关系。她出生在北京的一个大家族,本姓叶赫那拉,祖上与纳兰性德都是蒙古裔的满族人。叶嘉莹的父母对她采用的是“新知识、旧道德”的家庭教育,虽然准许她去学校读书,但生活上对她约束极严。她被关在四合院里长大,甚少与外界接触,封闭的庭院,在她眼里却是一个自足的小世界,窗前的几抹修竹,阶下的菊花,都成了她即景生情吟咏的对象,也让她自小养成了内向文静、幽微深远的性格。
  父亲教叶嘉莹认字读书,开蒙的第一本教材就是《论语》。当她读到“朝闻道,夕死可矣”,幼小的心灵极其震撼:“道”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东西,为了它竟可以舍弃生命?对于圣贤之书,叶嘉莹强调必须真正用心去读,并且贯彻到行动中去。“现在的年轻人只是‘入乎耳,出乎口’,那是不行的,圣贤的语言在你身体里根本没发生任何作用。‘入乎耳,著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那才是对的。”叶嘉莹对记者说。
  圣贤之书让她相信,宇宙之间自有一种属“灵”的东西存在着,当人生困厄降临时,便多了应对的力量。读初中二年级时,北京被日本人占领,叶嘉莹整年吃不到白米白面,只能吃一种混合面。“酸酸臭臭的,很干很粗糙的渣滓,老舍《四世同堂》里,祁老先生的曾孙女宁愿饿死也不吃。”但是叶嘉莹没有怨言,拌上最咸的酱吃下去。
  1941年,叶嘉莹才17岁,父亲远在后方失去音讯,母亲忧思成疾去世,身为家中长女,她还要照顾两个年幼的弟弟。幸而当时有伯父伯母的关照,她的学业并没有中断,还如愿考上了辅仁大学。精于古典文学的伯父十分欣赏她的天分,并引导她走上诗词道路。
  另一个对她产生一辈子影响的人是辅仁大学的恩师顾随先生。叶嘉莹从书柜中拿出老师当年写给她的信给记者展示。老师希望叶嘉莹能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别有开发,能自建树”。信件用漂亮的繁体行草书写,叶嘉莹保存至今。读书时,她对顾先生的一字一句都舍不得错过,记下了厚厚的8本听课笔记,在颠沛流离中始终妥善保存。后来,她把它们都交给了顾随的女儿顾之京,并一起整理成书。这是叶嘉莹认为自己这辈子做的最有价值的事情之一。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6-01-25
叶嘉莹曾说,她的一生都不是自己的选择,从来都是命运把她推往何处就是何处。“让念书,也就念了。毕业后让教中学,也就教了。一位老师欣赏我,把他弟弟介绍给我,后来也就结了婚。”
刚开始教书时,生活清苦。冬天,叶嘉莹里面穿着大棉袄,外面穿一个布做的长衫。因为骑车,天长日久后面的衣服磨破了,她就打着个大补丁去上课,“只要我讲课讲得好,学生对我一样尊敬。”她有这种信念,因为她记得《论语》中说过:“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士”之所以与众不同,是因为“无恒产而有恒心”,即便一无所有,内心仍保持高洁的品德和操守。

叶嘉莹是中国古典文化的传灯人,站在通往诗词王国的道路上,诲人不倦度人无数。诗词给叶嘉莹力量,作为一个承习“旧道德,新知识”家教的女子,叶嘉莹借它度过忧患,获得疗愈。在诗词这样一种古老而含蓄的文学形式中,叶嘉莹有所躲藏又有所释放,在一种看似虚幻的寄情中,叶嘉莹展开了自己多难、真实而审美的一生。

代表作品《迦陵论词丛稿》,《中国古典诗歌评论集》,《迦陵论诗丛稿》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6-12-02
叶嘉莹曾说,她的一生都不是自己的选择,从来都是命运把她推往何处就是何处。“让念书,也就念了。毕业后让教中学,也就教了。一位老师欣赏我,把他弟弟介绍给我,后来也就结了婚。”
刚开始教书时,生活清苦。冬天,叶嘉莹里面穿着大棉袄,外面穿一个布做的长衫。因为骑车,天长日久后面的衣服磨破了,她就打着个大补丁去上课,“只要我讲课讲得好,学生对我一样尊敬。”她有这种信念,因为她记得《论语》中说过:“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士”之所以与众不同,是因为“无恒产而有恒心”,即便一无所有,内心仍保持高洁的品德和操守。
望采纳。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