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用文化生活 怎样在青少年中开展价值观教育

如题所述

一、中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内容

  中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的核心价值观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关系到革命前辈开创的社会主义事业是否后继有人的大问题。当代中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具体内涵是什么?

  首先,作为当代中学生,我们要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的信念。中学期间,同学们都面临着一系列人生课题,如人生目标的确立,知识才能的丰富,发展方向的确定等。这些问题的解决,都需要科学的理想信念来引导。我们要把个人的奋斗志向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和命运联系在一起,把个人今天的学习进步和祖国明天的繁荣昌盛紧紧联系在一起,使理想之花结出丰硕的成长成才之果。

  其次,我们要做忠诚的爱国者,时刻不忘自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份子。维护国家利益,维护祖国统一,以振兴中华为己任。无论我们以什么样的方式来报效祖国,都要自觉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努力学习,掌握报效祖国的本领。

  再者,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追求高尚的人生目的,确立积极进去的人生态度,用科学高尚的人生观指引人生。明是非,知荣辱,辨善恶,在实践中不断地创造人生的价值,赋予人生与众不同的意义。

  同时,我们还要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中学时期是人生道德意识形成,发展和成熟的一个重要阶段,在这个时期形成的思想道德观念对中学生
们一生影响很大。我们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做一个知荣辱讲道德的人。我们中学生要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努力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最后,我们中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还要做到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并且要增强法律意思,做一个知法、明法、守法的公民。总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过程,是一个人加强修养、完善自我的过程。我们中学生要从自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自觉担负起时代赋予的崇高使命。它既有社会共性,又有群体特性。具体到细节方面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是以孝敬父母、尊老爱幼、尊敬师长、热爱家乡、热爱母校为起点进而自然延伸到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热爱祖国的爱国主义教育。

  2.是以拾金不昧、讲求诚信、关爱他人、关心集体、助人为乐、注重发挥团队精神等日常道德行为培养为范畴的集体主义教育。

  3.是以热爱学习、崇尚科学、乐观向上、积极进取、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等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理想主义教育。上述三者既有历史的传承性,又有鲜明的时代性。毋庸置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当代中学生中依然占主导地位。然而,又确实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

  二、当代中学生核心价值观的现状

  1.爱国主义教育抽象化。当代中学生,大多是“90后”。爱国主义的具体内涵是什么,对于这些孩子来说,大多数觉得抽象而茫然。

  2.集体主义观念淡漠化。主要表现在:(1)不爱惜集体财产、国家公物;(2)以自我为中心;(3)个人利益;(4)过分注重自我张扬。

  3.理想主义教育功利化。当今不少中学生的心目中,读书学习或者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是为了自己。短期目标是为了得到父母的经济奖赏,长期目标是为了将来能够找个好
工作,有个好前途。

  我认为形成原因有以下几点:

  1.家庭因素。如今大多数家庭是独生子女,七八个大人围着一个孩子转。个人至上、唯我独尊的性格自然而然养成。在这种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容易缺乏团队精神与集体观念。

  2.社会影响。改革开放三十多年。集体意识、集体主义观念早已日趋淡薄。再加上现实社会中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作为心理成长转折期的中学生很难做到独善其身。

  3.学校教育。以成绩优劣评价学生,决定学生未来命运;以教学质量和升学率高低来评价一所学校的价值导向,事实上一直在主导着多数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

  三、如何有效重塑中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小事做起,讲求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培养爱国主义情感,首先就要从培养学生对父母的感恩之心,对家乡、对母校的热爱之情入手,进而升华到对民族、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2.课堂教学,发挥教师核心价值教育的主体性。课堂教学,始终都是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的主阵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是每一位教师责无旁贷的任务。循序渐进,注重核心价值教育的层次性。七年级作为起始阶段,主要以养成教育为主线,通过学习遵守学校规章制度初步培养学生对核心价值观的认知。八年级作为发展阶段,在继续进行养成教育的同时,通过多种多样的教育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内化为学生的品质。九年级作为升华阶段,主要对学生进行人生价值观与理想教育。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

  3.加强实践活动:
实践感悟是打开少年心灵、培养优良品质的钥匙。把掌握思想道德知识和进行道德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寓道德教育于生活实践之中。根据不同层次的中学生的特点,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比如:组织郊游、踏青、野营等户外活动,使他们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增强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自然的情感;成立“志愿者服务队”,走进社区,走上街头,提供各种的义务劳动,使他们感受到劳动的艰辛、合作的重要,增强热爱劳动、热爱集体的观念;参与“同在一片蓝天下,我们共成长”的手牵手活动,城里的孩子帮助务工农民子女,使他们感受到“帮助别人,快乐自己;奉献社会、实现价值”的人生真谛……这些活动的开展,使他们有了发挥特长、张扬个性、感悟生活的机会和舞台,在实践中将优良的思想道德转化为自己的品质,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境界得到升华,使知行得以完美结合。

  古人说得好:“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只有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在这些孩子心中真正生根开花,我们的国家未来才会大有希望。一个人人崇尚主流核心价值,文明富强的中国梦才能够真正得到真正实现!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有怎样的价值观念,就会有怎样的行动。培育核心价值观,必须坚持从学校抓起。抓好了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也就抓住了未来、管住了长远。
学校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国民教育总体规划,贯穿于教育各领域,落实到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各环节,覆盖到所有学校和受教育者,形成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多位一体的育人平台。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网络,引导广大家庭和社会各方面主动配合学校教育,以良好的家庭氛围和社会风气巩固学校教育成果,形成家庭、社会与学校携手育人的强大合力。
  1.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突出德育工作的创新性。
我们要通过构建目标明确、内容科学、结构合理、学段衔接、循序渐进的德育课程教材体系和传统文化教育课程体系,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入耳、入脑、入心。我校以政治课为引领,充分挖掘中小学各门课程蕴含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资源,把知识传授与道德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同时鼓励班主任做与学生生活贴近的主题活动课,用创新活动的形式(如:小品、歌唱、朗诵、观看光盘、采访等)代替干巴巴的、让人厌烦的说教。
2.抓好提升教师素质,突出教育者的言传身教。
教师是学生核心价值观最直接的教育者和引领者,教师的能力素质直接关系到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效果。要在师德建设中突出开展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加强对班主任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水平,既重教书又重育人,既重言传又重身教,成为学习践行核心价值观的表率和模范,以良好的道德风范教育和影响学生。我校现有市、县级师德标兵、先进个人20余人,可以大力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以便孩子学习。在本学期还聘请了原中央教科所詹万生教授在校建立德育工作室,并为我们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第一课,必将收到良好的效果。
3.开展主题教育活动,突出校园文化建设。
我校充分利用好节庆日、纪念日等有特殊意义的日子,组织学生开展形式多样、富有特色、健康向上的主题教育活动、兴趣小组活动和社团活动,努力形成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重视各种流行文化对青少年的影响,及时发现和研究青少年关注的文化热点,积极倡导健康、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最大程度地发挥其在青少年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熏陶和引领作用。我校以“语文节”为契机,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有师生讲坛、古诗词广播和解读、古典诗词诵读比赛、汉字书写打大赛……在家长开放日,进行了专场演出。对学生很有教育意义。整个校园文化建设突出核心价值观的色彩,使之对青少年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
4.鼓励青少年参与社会实践,突出实践能力的养成。
社会实践是青少年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生动形式,学校要保证开展社会实践的课时,并把参加社会实践的情况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认定范畴。积极鼓励广大青少年走出校园,参与公益活动、志愿服务、社会大课堂活动等。通过实践活动,一方面使青少年在与社会的接触中不断增进对社会的了解,认识自我,升华对核心价值观的体验感受和认知理解;另一方面,使青少年学到更多的社会规范和公共道德准则,增强劳动观念,掌握劳动技能,锻炼意志品质,培养吃苦精神和节俭意识,提高对社会的适应能力

围绕不同青少年群体的实际,广泛发动基层团组织、少先队组织、学生会组织,深入开展形式多样、青少年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和学习活动,引导青少年把握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作为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深刻理解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作为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自觉遵守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作为公民层面的价值准则。 
  1.开展主题少先队队日活动
  以少先队队会为主要载体,以宣传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重点,组织全市少先队员集中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少先队队日活动中,各级少先队组织要早谋划,早布置,用少年儿童喜闻乐见的方式讲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举办讲故事大赛
  以宣传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重点,在中小学中开展“讲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故事”分享汇。组织少年儿童和家长代表一起,通过讲故事的形式,采取讲事例、故事汇、演讲、朗诵、快板、摄影图片、微视频等各种方式和载体,分享能够反映“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中国故事。
  3.开展主题团日活动
  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方面,组织青年认真学习,通过主题团日的形式,开展多层次、多种类的活动,让青年认识、了解、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4.开展以集中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讨论
  在青年学生中开展如何学习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讨论,采取辩论赛、社会实践、征文、新媒体等多种形式在青年学生中掀起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热潮。
  5.举行宣讲报告会
  专题开展以学习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的形势政策报告会,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坚定学生的理想信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即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24个字中,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尽管只有24个,但其内涵却十分丰富,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感召力,加强对社会各阶层、特别是对青少年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对于凝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识,形成共同的思想基础,对于国家的长治久安都具有重要意义。
青少年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未来的希望,而这个年龄阶段正是他们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形成的阶段。我们能否培养出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关键是能否培养他们树立起正确的“三观”。对青少年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笔者有如下几点认识:
第一,要紧扣时代特点。现在是互联网时代,信息开放,观点多元,对于处于成长阶段的青少年来说,其实很难分辨哪些价值观是正确的,哪些是不正确的。所以,一方面我们要主动的、积极的利用互联网、利用新媒体,扩大主流价值观的阵地,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更大、更宽阔的宣传阵地,形成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氛围。另一方面,对一些腐朽的、负面的不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人和事要立场鲜明的予以批判、打击,净化青少年成长的文化环境、精神环境。
第二,要紧扣青少年自身的特点。青少年朋友正处于身体发育、对知识具有强烈好奇心的年龄阶段,他们善于把握时代脉搏,追求新鲜有创意的东西。所以,在开展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过程中,不能单纯的靠灌输,要尽可能丰富载体,活跃形式。比如,在传统的教育方式中,教材内容可以图文并茂,可以采用更加生动的事例教学,而不要单纯的背诵条文;再比如,可以让学生自身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让他们围绕核心内容设计海报、微信或微博的内容,以亲身参与的体验式教育深化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和理解等等。
其三,对青少年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不仅仅是学校的事情、是老师的事情,而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这一点笔者觉得尤为重要。因为假如我们在学校教育的是青少年朋友通过背书、考试掌握了,但是一接触社会发现是非对错的标准和学校不一样,立刻就会动摇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甚而走到对立面去。所以,笔者认为从国家、从政府层面我们要积极引导,从社会层面要积极营造氛围,从学校和家庭方面要及时进行指导,共同形成一个实事求是,激浊扬清、惩恶扬善的氛围,这样才能进一步固化我们的教育成果。
以上只是个人一些浅层的认识和思考,期待大家提出高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