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新要求的特点?

如题所述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新要求的特点
1、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转变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居民消费率稳步提高,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的增长格局。城乡、区域协调互动发展机制和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城镇人口比重明显增加。
2、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公民政治参与有序扩大。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深入落实,全社会法制观念进一步增强,法治政府建设取得新成效。基层民主制度更加完善。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能力显著增强。
3、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良好思想道德风尚进一步弘扬。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立,文化产业占国民经济比重明显提高、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适应人民需要的文化产品更加丰富。
4、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更加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基本形成,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社会就业更加充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健全。
5、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

特点:
第一、反映和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内在要求。
第二、反映和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原则和我们党执政为民、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的执政理念。
第三、新要求本身就是改革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体现了我们党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精神。
第四、把建设生态文明纳入新要求中,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10-27
  党的十八大报告从5个方面充实和完善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一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二是人民民主不断扩大,三是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四是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五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党的十八大报告还明确了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制度方面深化改革的目标和要求。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新要求具有以下5个鲜明特点:
  第一,以党的十六大、十七大确立的目标为基础,保持目标的连续性。发展目标是长期性与阶段性的统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一个长期性的总体目标,党的十六大和十七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描绘了到2020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宏伟蓝图。10年来取得的重大成就充分证明,这些目标符合我国的基本国情,符合科学发展观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是完全正确的,我们必须继续为实现这些目标努力奋斗。党的十八大坚持在已经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基础上,根据新的情况新的条件变化对一些目标和指标进行调整和深化,提出发展改革的新要求.而不是另起炉灶提出一套新的目标。
  第二,集中精力着重解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使目标更具有针对性。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是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因此在目标要求的导向上,要把解决“三不”问题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主要着力点。党的十八大报告有针对性地修订或增加一些定性和定量指标,以强化提高发展的质量、效益和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导向,而不是面面俱到地进行修订。,
  第三,明确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和要求,突出改革开放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的重要战略地位。本世纪第二个l0年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具有关键意义的历史阶段,这期间我们不仅要若力解决好经济社会发展中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更要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迈出实质性步伐,以改革的办法解决发展中的问题,同时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动力和制度保障。
  第四,把生态文明建设和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的目标一起提出,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要求。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经过多年的实践,各方面一致认为,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地位,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进一步强调生态文明建设的地位和作用。党的十八大报告根据这个要求,不仅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新要求中明确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而且第一次明确提出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的改革目标要求,使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一道,在奋斗目标上完整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要求。
  第五,提出了两个“翻一番”的新要求,既鼓舞人心又切实可行。党的十八大报告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目标要求中提出,到2020年“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实现国内省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二〇一〇年翻一番”。国内生产总值或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是从总体上反映经济发展程度的核心指标。党的十六大提出“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国内生产总值到二〇二〇年力争比二〇〇〇年翻两番”。党的十七大根据当时经济发展实际情况,将这一指标修改为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观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二〇二〇年比二〇〇〇年翻两番”。从发展情况看,2011年,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9.3,今后9年只要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4.5%即可实现党的十七大提出的目标,这个速度显然偏低。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比2020年再翻一番,今后9年年均增长7%就可实现,比较符合实际,增速也与“十二五”规划纲要一致。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另一个“翻一番”,是实现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到2020年比2010年翻一番的新要求,这个目标体现了民生优先、惠民富民的政策取向,也顺应了广大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盼。1O年翻一番年均需增长7.2%,考虑到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扣除价格因素比上年实际增长8.4%,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11.4%,今后9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上年实际增长7%,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6.7%,就可以实现这个目标。从近几年发展实际看,实现这个目标是有把握的。
  综上所述,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新要求,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符合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攻坚时期的需要,既与党的十六大、十七大提出的日标相衔接,又更加切合我国新的发展实际。编辑:陈珍珍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