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煤气灯效应”?

如题所述

“煤气灯效应”又叫认知否定,实际上是一种通过“扭曲”受害者眼中的真实,而进行的心理操控和洗脑。某种程度上来看,它是一种情感控制,容易让你对自己产生疑惑,进而陷入迷茫的困境当中。
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这些话:我不明白你花钱为什么大手大脚、你脸上的痘痘好难看啊;这你都做不好、我就是和你开玩笑的,你太敏感了;表面没什么大问题对不对?其实有些人利用人们内心最深的恐惧、最急切的担忧来操作一个人的想法,来达到自我想要的目的,这就是典型的煤气灯效应。
一、“煤气灯效应”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
丈夫对妻子无意中的语言侮辱,导致妻子对自己产生的不自信心理;父母对孩子的批判式教育,让孩子产生的自卑心理;教师对学生的随意评价和打击,造成学生对自己能力的怀疑而产生不积极上进的心理等。
二、你是否想成为好伴侣、好员工或好孩子时却被爱人、上司或父母“嫌弃”。
他们用各种美其名为关心、温柔的糖衣操控你而却不自知,被操纵者的自我认知慢慢被破坏,最后变成顺从。如果你有这种感受,可能就遇到了“煤气灯效应”。
比如,从小,最害怕听到父母说的就是 “你怎么什么都做不好”“你太令我失望了”;朋友简单的一句“你怎么这么胖”,就会堵在心头,难过好久;每回熬夜做出的方案,都会被领导批得一无是处,却丝毫不敢反驳,觉得是自己能力不够……
三、“你别搞砸啦!你真的可以吗?等等,还是我来吧!”你身边有没有类似的声音和信号,总是担心你做错事,爱拿一种怀疑的口吻和你说话。
看似保护你不让你受伤害,实则麻痹你的思想,让你怀疑自己的能力。或许这些人的本意并不坏,但他们的言语和行为,还是会像一根铁链束缚你的行动。
四、“煤气灯效应”最容易在孩子身上实现,但在成人身上也同样有效。
电影《肖申克的救赎》里,肖申克监狱原来的图书管理员老布,在老到已经不能为祸社会的时候,终于获得假释离开了监狱。但这时,他和外面的世界已经格格不入了。在外面的世界,他显得无能、自卑。漫长的监狱生涯里,他已经彻底被“体制化”了,亮在他头顶的“煤气灯”贴给他的标签就是习惯管束、依赖管制,放他到自由的空气中去,他反倒会窒息。
这样的成人或孩子,已经彻底习惯了接受指令,当允许他们独自抉择时,他们的痛苦会杀了自己。
结论:
不仅是爱情,亲子关系,职场上下级,师生关系中都暗藏喜欢用煤气灯效应操控别人的人。
所以说,无论是在工作上,家庭生活里,恋爱关系中,我们都需要摆脱煤气灯操纵,避免成为操纵者,这样才能让自己快乐,让周围人舒服,迎接更加快乐的人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