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职场歧视有哪些?

如题所述

性别歧视

性别歧视是职场中最常见的职场歧视之一了。虽然目前一直倡导“男女平等”,但依旧十分常见。女性面试职位时十分容易被问及婚育等隐私问题,公司会考虑女性是不是会在入职不久后就进入产假模式,也就是说有一个员工三个月到半年的时间不在岗,且薪资需要照付,对公司而言就会考虑再三。尤其是女性的体能上会弱于男性,因此也很容易在职场上处于一种被歧视的状态。

年龄歧视

在许多岗位上都能听到这样几句话“他都这个岁数了都还没有做到管理层。”“如果真的有能力,怎么会这个年龄还出来找工作?”这些都是特别典型的年龄歧视。在一些吃青春的行业里,如软件行业、网络公司,更倾向于招收年轻员工,一来没有什么社会经验容易培养,另一方面年轻力壮更有发展潜力。而一些人到中年的员工,上有老,下有小,压力与琐事繁多,更容易遭到年龄歧视。

学历歧视

在校园招聘时,很容易看到赤裸裸的学历歧视,部分校招企业就直接在招聘要求上表明只要985、211或者双一流的院校的毕业生。这其实不仅仅是企业的要求,更是整个社会、教育体系的要求。这几年来,有不少大学比较普通的学生,会在毕业前选择继续考研或者是出国深造,来追求让自己的学历水平更高一层,这种情况自然也加重了在职场中的学历歧视现象。

总的来说,常见的职场歧视主要有:性别歧视、年龄歧视以及学历歧视,除此之外,地域歧视在现代社会依旧很常见。这些职场歧视在短期内很难改变,但是我们都知道,想要公司发展得更好就必须要广纳贤士,不拘一格,将员工和公司的发展方向与规划相互关联,共同进步,这样才能双赢。
近年来,不少与求职内容无关的问题被写进一些企业的招聘要求中。多位接受记者采访的专家一致认为,这些奇葩招聘背后反映的是就业歧视。现实的职场招聘中,性别、年龄、地域甚至口音等各类歧视无处不在。那么遇到就业歧视我们应该怎么办,怎么运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呢?华律网小编为您带来以下解答。
一、个人怎么应对就业歧视
1、正视现实,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和思想准备。平等就业是我国法律赋予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但在现实中由于种种原因致使就业歧视在一定时期内将长期存在并产生影响,这是在短时期内不可避免的。
2、学会应对可能遭受的歧视。平时树立“职业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树立自信,不随波逐流。可以找做HR的朋友进行咨询,对自己的求职方向、求职技巧进行指导,发现自己的长处或缺点,以及在求职中可能遇到的哪些歧视,然后从容面对。
3、在遭遇歧视时要学会据理力争,必要时诉诸法律,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而对于社会来说,愈演愈烈的“就业歧视”现象,各界人士就是否应该立法规范存在截然对立的观点。一种是主张立法,赋予政府权力进行干预;一种主张不能立法干涉用人单位的用人自主权。后者的主要观点是,优胜劣汰是市场规律,如果制订法律限制用人单位自主权,是对用人单位的不公平。

二、国家怎么制止就业歧视
我国法律对于就业歧视有以下规定:
1.劳动合同法第八条规定,用人单位有权了解劳动者与劳动合同直接相关的基本情况,劳动者应当如实说明。因此,教育背景、工作经验、职业技能、职业规划、性格特点等应该告知公司,但对于与劳动合同不直接相关的信息问题,求职过程中劳动者有权拒绝。
2.《劳动法》第十二条,劳动者就业,不因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不同而受歧视。
3.《劳动法》第十三条,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就业权利。在录用职工时,除国家规定的不适合妇女的工种或者岗位外,不得以性别为由拒绝录用妇女或者提高对妇女的录用标准。
4.《妇女权益保障法》第二十二条,国家保障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劳动权利和社会保障权利。
5.《妇女权益保障法》第二十四条,实行男女同工同酬。妇女在享受福利待遇方面享有与男子平等的权利。
6.《妇女权益保障法》第二十五条,在晋职、晋级、评定专业技术职务等方面,应当坚持男女平等的原则,不得歧视妇女。
7.《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第三十八条第二款,在职工的招用、转正、晋级、职称评定、劳动报酬、生活福利、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等方面,不得歧视残疾人。
我国目前就业机会紧缺,大量人才找不到工作,这与就业歧视脱不了干系,很多招聘人员问许多与就业无关的问题,没有理由的拒绝合格的应聘者。虽然国家出台了许多法律来制止这种现象,但是还是有很多应聘者在面试时,被无理由拒绝,这说明我们的执法力度还不够大,解决就业问题任重而道远。以上就是华律网小编为大家解读的关于就业歧视内容,如果有其他问题,可以来华律网进行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举报联系删除
平台综合律师团队官方认证在线咨询
我是平台综合律师团队,擅长综合法律专业,如看完文章后您还有任何疑问,可向我在线咨询。
引用法条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2015年修正本)》第二十五条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2015年修正本)》第二十六条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2015年修正本)》第三条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2015年修正本)》第三十一条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2015年修正本)》第二十九条
点击展开完整知识
本文共计1.0K字,剩余阅读时长约3分钟
延伸阅读主编精选推荐

要健全劳动关系协商机制,消除性别和身份歧视

就业协议签了能辞职吗

面对求职单位的女性性别歧视怎么办
看完文章仍有疑惑? 推荐咨询下方专业律师
特邀答疑律师
平台综合律师团队
官方账号快速响应服务保障
响应 平均3分钟内#遇到就业歧视应该怎么做马上提问
综合相关分类推荐更多
社会热点
社会保障
在线法律咨询
99% 问题解决率深度沟通27w 律师在线高效解决
严选律师
快速响应
隐私保障
专业解答
1分钟快速提问快速提问预计2分钟回复
2分钟前福建-莆田用户使用了在线咨询服务
1分钟前重庆-璧山区用户使用了在线咨询服务
1分钟前河南-安阳用户使用了在线咨询服务
1分钟前河南-平顶山用户使用了在线咨询服务
1分钟前重庆-永川区用户使用了在线咨询服务
2分钟前北京-延庆区用户使用了在线咨询服务
2分钟前浙江-台州用户使用了在线咨询服务
2分钟前福建-莆田用户使用了在线咨询服务
1分钟前重庆-璧山区用户使用了在线咨询服务
28,897位律师在线
大家都在问
99%问题解决率
本人有宅基地6O平方,儿子己结婚生子女两个,能申请宅基地吗
深度沟通29次14分钟马东东律师解答帮助 5K+ 人
就是微信推广员之类的问题,有一个群,他专门给你发电话号码,然后你去加她们的微信,加的全是女性噢,然后把天猫的公众号让她们扫,然后邀请她们进一个群,关注天猫公众号后会让她们发截图给你,然后你就会给她3.8元福利红包,也可能先给,然后进群,进群截图已进群的图片,然后发5.8元。然后有统一的话术,就是一直加给的电话号码,然后一直是那套话术,然后你录屏,录和加的人的全过程,主要是关注和进群的截图,然后还不能有撤回信息的提示出来,然后完成去给他审核,过了他就会发钱给你,100~200块左右,如果当这个加人、让别人关
深度沟通20次14分钟王安平律师解答帮助 249 人
我通过一个代运公司向从国内寄快递(货值有8000多)到意大利,但中途代运公司说我的货被香港海关扣留过来与我商量赔偿,他们的赔偿方案是:退运费+40元一公斤+安付费=2600元,但我没接受(我的赔偿额是3900元),我认为他们有很大责任第一他们没有告诉我香港海关还不允许寄电子产品,第二他们没有出示任何证据证明快递是被海关扣了。我先前也咨询过其他律师,他建议我通过12315各大平台投诉给代运方压力,让他们提高赔偿款。但是我有一点问题,第一我找的代运公司是通过个人联系的,钱也是转到个人账号上。第二他们有主动与我
深度沟通23次14分钟郭红杏律师解答帮助 3W+ 人
你好,没经过其他公司同意,刻了别人公司的章,不是公章,会怎么样呢
深度沟通20次14分钟律师团解答
法院起诉八个月了没有任何消息去找法院和律师他们一直都是等
深度沟通28次14分钟张骐律师解答帮助 8K+ 人
更多推荐

什么是就业歧视
其它合同纠纷3W+人阅读2009.03.04

就业歧视是什么
劳动法律条文1W+人阅读2015.09.10

女性就业歧视案例解析
事实劳动关系3W+人阅读2013.12.18

遇到暴力拆迁时应该怎么做
拆迁管理179人阅读2020.06.10

推荐十堰实时政策专业平台律师团队,可在线咨询
严选律师严格认证 · 平台监督
平台综合律师 咨询律师

遇到暴力拆迁时应该怎么做
强制拆迁115人阅读2020.07.01
在线问律师平台保障
快速响应已为超过 5000万人 提供法律解决方案问题解决率99%
28,897 位律师在线立即咨询
什么是就业歧视
常识3W+人阅读

就业歧视是什么
常识1W+人阅读
女性就业歧视案例解析
常识3W+人阅读
女性就业性别歧视问题
常识2W+人阅读
女性就业性别歧视违法吗
常识2W+人阅读
哪些行为不属于就业歧视
常识1K+人阅读
生育待遇提高如何避免女性就业歧视加重
常识118人阅读

农民工就业歧视的法律问题研究
常识2W+人阅读
我国法律对于就业歧视有哪些规定
常识2W+人阅读

推荐十堰实时政策专业平台律师团队,可在线咨询
严选律师严格认证 · 平台监督
平台综合律师 咨询律师
全面二孩放开后会导致女性就业歧视吗
常识1W+人阅读

问题紧急?推荐咨询专业律师
27W专业律师 · 平均3分钟快速获得回复
快速咨询
省会律师
按问题找律师
北京律师
长春律师
长沙律师
成都律师
重庆律师
福州律师
广州律师
贵阳律师
哈尔滨律师
海口律师
杭州律师
合肥律师
呼和浩特律师
济南律师
昆明律师
兰州律师
拉萨律师
南昌律师
南京律师
南宁律师
上海律师
沈阳律师
石家庄律师
太原律师
天津律师
武汉律师
乌鲁木齐律师
西安律师
西宁律师
银川律师
郑州律师
民事纠纷起诉律师
民事纠纷案律师
民事纠纷赔偿律师
民事诉讼律师
民事申诉律师
华律网 > 法律常识 > 民生政策 > 社会保障 > 实时政策 > 正文
登录注册
严选律师
极速响应
隐私保障
专业解答
首页 问律师 找律师 学知识
在线客服隐私协议重新定位有害信息举报
2014-2023 hualv.com 蜀ICP备11014096号
首页
找律师
在线问律师(平均3分钟响应)99%用户选择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