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资含扣款的会计分录

公司核定工资是17200,个人请假扣款是369,个税是175,保险(扣个人)是367.74,实发工资是16288,请问这样的会计分录应该做,谢谢!

一般发放工资会从工资标准额中扣除代缴的保险费、公积金以及一些事假扣款和个人所得税等。工资业务用应付职工薪酬科目进行归集,各项扣款根据情况计入对应科目,从应付职工薪酬中扣除。

职工工资扣款具体会计分录如下:

一、计提工资(应付工资)

借:成本费用科目(根据工资受益对象确定)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二、代扣职工基本社保

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贷:应付职工薪酬-社保

三、职工请假扣款

1、应发工资直接做成扣减事假和病假的金额,账上不反应事假和病假情况,或者你想反映的话就把事假和病假做成营业外收入,即:

借:应付职工薪酬

贷:其他应收款

贷:营业外收入

贷:库存现金/银行存款

2、每月工资计提完后,按生产工人,车间管理人员及办室人员应发工资总额做分录:

借:生产成本-工资

借:制造费用-工资

借:管理费用-工资

借:销售费用-工资

贷:应付工资

扩展资料

工资费用的核算

由于工资形式不同,工资费用的分配方法也各不相同。现以计时工资形式与计件工资形式分别介绍直接工资费用的分配方法。

在计时工资形式下,如果基本生产车间只生产一种产品,则可以将该项工资直接计入该产品成本明细账的”直接工资“成本项目;如果生产两种以上的产品,则可以将该车间生产工人的工资按工时比例进行分配后计入各有关品种的成本明细账该成本项目。其计算公式如下:

在计件工资形式下,可直接根据各种产量记录所记合格品数乘以计件单价求得。并将其直接计入各有关产品成本明细账的“直接工资”成本项目。至于计件工人应得的津贴、补贴和非工作时间的工资,一般应按各种产品计件工资费用比例进行分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常用会计分录大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工资费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会计分录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6-02

一、计提工资(应付工资)

借:成本费用科目(根据工资受益对象确定)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二、代扣职工基本社保

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贷:应付职工薪酬-社保

职工请假扣款

应发工资直接做成扣减事假和病假的金额,账上不反应事假和病假情况.或者你想反映的话就把事假和病假做成营业外收入.即:

借:应付职工薪酬

贷:其他应收款-营业外收入-库存现金/银行存款

每月工资计提完后,按生产工人,车间管理人员及办室人员应发工资总额做分录:

借:生产成本-工资

借:制造费用-工资

借:管理费用-工资

借:销售费用-工资

贷:应付工资

扩展资料

借贷记账法:是以"借"、"贷"为记账符号,对每项经济业务都以相等的金额在两个或两个以上有关账户进行记录的一种复式记账法。借贷记账法是复式记账法的一种,通常又全称为借贷复式记账法。

它是以"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为理论依据,以"借"和"贷"为记账符号,以"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为记账规则的一种复式记账法。 借贷记账法以"借"、"贷"二字作为记账符号,并不是"纯粹的"、"抽象的"记账符号,而是具有深刻经济内涵的科学的记账符号。

"借"和"贷"作为记账符号,都具有增加和减少的双重含义。"借"和"贷"何时为增加、何时为减少,必须结合账户的具体性质才能准确说明。

资产类。费用类是"借"增"贷"减,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收入类是"借"减"贷"增.根据会计等式"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可知。"借"和"贷"这两个记账符号对会计等式两方的会计要素规定了增减相反的含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应付职工薪酬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8-11-07
主要分为三部分,
如下:
1.发放工资时
借:应付职工薪酬—职工工资(应付工资)
贷:其他应付款—代扣代缴社会保险(代扣代缴个人承担的社保、公积金)
现金或银行存款(实付工资)
应交税费—个人所得税
2.支付社保时,借:其他应付款—代扣代缴社会保险(代扣代缴个人承担的社保、公积金)
应付职工薪酬—社会保险费
应付职工薪酬—住房公积金
贷:银行存款
3.期末结算时,借:管理费用—养老保险等
贷:应付职工薪酬—社会保险费
应付职工薪酬—住房公积金
扩展资料:
会计分录亦称“记帐公式”。简称“分录”。它根据复式记帐原理的要求,对每笔经济业务列出相对应的双方帐户及其金额的一种记录。在登记帐户前,通过记帐凭证编制会计分录,能够清楚地反映经济业务的归类情况,有利于保证帐户记录的正确和便于事后检查。每项会计分录主要包括记帐符号,有关帐户名称、摘要和金额。会计分录分为简单分录和复合分录两种。
简单分录也称“单项分录”。是指以一个帐户的借方和另一个帐户的贷方相对应的会计分录。复合分录亦称“多项分录”。是指以一个帐户的借方与几个帐户的贷方,或者以一个帐户的贷方与几个帐户的借方相对应的会计分录。为了保证帐户对应关系的正确、清晰、便于了解经济业务的内容,会计分录必须严格掌握一借多贷或一贷多借的基本原则,不允许多借多贷。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会计分录
第3个回答  2015-11-14
  工资业务用应付职工薪酬科目进行归集,各项扣款根据情况计入对应科目,从应付职工薪酬中扣除。
  具体会计分录如下:
  一、计提工资(应付工资)
  借:成本费用科目(根据工资受益对象确定)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二、代扣职工基本社保
  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贷:应付职工薪酬-社保
  三、代扣个税
  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贷:应交税费-个人所得税
  四、代扣其他暂借款、罚款等
  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贷:其他应收款-XXX
第4个回答  推荐于2017-08-01
公司核定工资是17200,个人请假扣款是369,个税是175,保险(扣个人)是367.74,实发工资是16288,请问这样的会计分录应该做-----分录为:
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17200-369=16831
贷: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 175
贷:其他应收款--社保个人部分 367.74
贷:银行存款/库存现金 16288
贷:营业外收入 0.26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