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时有什么注意事项吗?

作为高考的过来人,大家有什么经验传授给即将高考的学生呢?

高考其实与平时的考试也差不多,但是其重要性却不言而喻,这里总结了几条注意事项:

1、掌握时间心不慌

掌握考试时间,迟到15分钟不得进场,一般要提早20分钟,充分利用开考前的五分钟,认真倾听监考老师宣读有关规则和注意事项,以免事后惹麻烦。

接过考卷,先认真填写姓名、学校、准考证号、座号等,只须检查一下有没有漏页、白页即可,无须把题目从头到底地详细看一遍,只须看清解题的要求,试卷页数,大致了解一下试题份量、难度等。

2、考好第一科

进入考场,调整一下姿势,舒适地坐在位子上;摆好文具,戴眼镜的把眼镜摘下擦一擦,尽快进入角色;此时心中想着的只是考试的注意事项,不要再多虑考试的结果,成败、得失。

第一科的考试很重要,但开考前不宜过早地在教室外等待考试,可以在操场等场所有意识地放松。做到镇定、自如,不慌张。

如果出现心律轻快,手脚发抖等紧张现象,也属正常现象,可以适当进行调节,如深呼吸,同时告诫自己别紧张,不害怕。



3、先易后难不慌忙

先易后难:按照题号顺序审题,会一道就做一道,一时不会做的就先跳过去(有疑问的、不会的在草稿纸上做记录),这样做的好处是:

1)使自己很快进入答题状态。

2)随着答题数的增加,心中越来越有数,信心不断增强,智力操作效率将越来越高,难题或许不会再难了。

4、舍车保帅亦淡然

舍车保帅,自我暗示,一套卷,低、中、高三种难度都有。会做的题力求全对,避免会而不对,对而不全,对中档题要力拼,尽量多拿分,分分必得。对于自己一点都不会的高难度题,要敢于果断放弃,因为在这方面停留,没有任何价值和必要。

5、离开考场学会及时遗忘。 

及时遗忘,考后立即离开试场,不要在考场外校对答案,不要“看别人脸上的天气预报”,因为太多不准。做到考完一门,忘掉一门,不回忆,不细想,不追究答案,不在已考的科目上浪费时间,集中精力对付下一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9-19

作为高考过来人,我总结了以下几点高考注意事项。

第一点,心态要摆正,记住紧张是正常的现象,不要害怕。我在高考第一场语文的时候,紧张的腿都在抖,但是,我认为这种紧张会有助于我们提高注意力,我最后语文成绩出来的时候,比平常高出10多分,所以说,紧张是我们大家都会有的情绪,紧张的同时,让自己尽快的进入考试的状态,不要过多的纠结于害怕自己发挥不好这件事情上,我们在紧张的状态下,大脑会运转很快,这个时候如果能够快速投入到试卷中,你会有出其不意的收获。

第二点,考前要补充糖分注意身体营养均衡。很多考生在考试之前都会格外的对自己好,加很多餐,这种做法我是不赞同的,因为我们国家的高考在六月份,天气比较炎热,如果吃太多太好的话会对我们身体产生一定的负担,所以说尽量让自己的饮食平常话,这样也有助于我们考前复习准备。考试之前这个阶段以及在临考时,要补充糖分,由于天气和心理状态,很容易会出现一些特殊的身体反应,所以说补充糖分是考前取胜的一大法宝。

第三点,充分做好准备工作,其实,做好考前准备在一定的程度上会增加我们的信心,因为人在准备充分的情况下,就会变的自信,所以说,一定要格外地注意去检查好自己的考试用具和文件是否都准备妥当。

第四点,考试时要仔细认真,我们都知道答题卡是最重要的步骤,一定要在交卷的时候检查答题卡,即使没有做完题目,考前15分钟也要把客观题检查一遍。

这就是我个人总结的一些小经验,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1-06-07

1、保持身心健康。考生考前要注意休息,合理安排饮食,保持身体健康。正确认识和面对高考,避免过度紧张,轻装上阵,从容应考。

2、妥善保管准考证。准考证号和密码是考生查询成绩、填报志愿、查询录取结果以及补报志愿的凭据,考生要妥善保管。如发生准考证遗失或密码泄露,可到当地县(市、区)招生办申请补办准考证或重置密码。

3、合理安排赴考行程。带齐准考证、身份证和专用文具等考试所需物品,根据住地与考点之间的距离及交通状况,合理选择最佳出行路线和交通方式,避免因交通拥堵或其他意外情况贻误正常考试。

高考考场规则:

1、考生进入考场,只准携带考试必须的文具用品,如钢笔、铅笔、圆珠笔、圆规、直尺、量角器、橡皮和规定型号的计算器等,不准携带任何书籍、笔记本、报纸、草稿纸、修正液、手机、BP机等通讯工具。

2、考生在每科考前15分钟进入考场(外语学科须提前30分钟进入考场),凭准考证对号入座,并将准考证、身份证放在课桌左上角,以备查对。考试铃响后才能开始答题。

3、考生迟到15分钟不得入场,考试60分钟后,才准交卷出场。

第3个回答  2020-02-21
海口晚报网6月6日讯
明天就要高考了,本报特地采访了多位省、市重点高中一线名师和心理学专家,为考生和家长在考前、考中、考后支招,帮助考生从容应对高考三天。
  考前
  ·复习备考不贪全:海口一中高三年级组长陈春梅老师认为,高考前一天的复习和考试期间的复习绝不能贪大求全,而要有所侧重,重点回顾老师反复强调的重点内容,以及自己最薄弱和在平时考试中经常犯错的章节。
  ·提前赴考有讲究:北师大心理学教授刘翔平认为,从心理学上分析,考生提前半小时到达考场较合适。建议在考前等待过程中,考生尽量不要看书,而要假设如果拿到试卷后自己该怎么办,可以想一些解题的思路,以此分散紧张情绪。建议家长最好不要陪考,如果去了也不要全家出动,以免给考生增加压力感。
  ·熟悉考场重细节:海南中学云建海教导建议考生在考前一天,要提前到所在的考点熟悉考场情况,避免因为考试环境的陌生引起心理波动和注意力分散,影响考试的发挥。另外,考生在考前要把服装、考试工具、准考证和瓶装饮用水提前准备好,最好用一个透明的塑料袋装好考试工具,多备几支黑色墨水笔和2B铅笔,最好能带上手表控制考试时间。
  ·考前忌暴饮暴食:市人民医院心理学专家王德医生建议考生在考前或考试期间不要大鱼大肉暴饮暴食,不要喝过于冰冻的饮料。另外,在考前要控制饮水量,减少上厕所的次数。特别提醒考生要吃早餐,防止大脑血糖供应不足,发生头晕现象。
  ·考前失眠不紧张:部分考生在考前往往因心理紧张无法正常睡眠,海南中学的心理学教师张开基分析,即使失眠,考生也不必太紧张,更不要擅自服用安眠药,可在睡前听听轻音乐,放松自己的心情,尽量让自己平静下来。张开基提醒,考生不要在考前或考中过早地提前上床休息。
  考中
  ·检查试卷防漏缺:云建海建议考生在拿到试卷后,不要急于阅读题或答题,而要检查试卷是否有漏页、漏印、损破、字迹不清等问题,有问题时要立即报告监考员。利用开考信号发出前的空余时间快速浏览试题。
  ·先易后难抓基础:海南侨中高三年级组长邢谷布建议,考生在答题时可按照个人的答题习惯先易后难,重点要提高基础题的准确率,这样能增强自信心去攻克后面的难题。
  ·模棱两可信直觉:部分考生对一些模棱两可、难以确定答案的高考题目往往不知如何下手?海南中学高三年级组长欧大能建议,考生可运用排除法或逆向思惟法排除错误答案,剩下的答案即使难以定对错,也比胡乱填写的命中率要高。如果还不能确定答案就相信第一直觉。
  考后
  ·考完一科忘一科:云建海建议考生要考完一科忘一科,不要与同学互对答案,也不要为前一科发挥不好而后悔自责,产生慌乱心理,影响到下一科目的正常发挥。云建海强调,考生在考完试后,要注意收拾好自己的随身物品,特别是准考证不能丢失,避免下一场用时找不到。
  ·家长要鼓励安慰:部分考生,尤其是高考第一天后,平时成绩较优秀的考生往往觉得语文或数学没发挥出应有的水平,会产生情绪波动。这时,家长应及时开导和鼓励考生,不要询问考生的考试情况,安慰考生不要着急,暗示考生一科的失手并不代表没有希望,只要余下科目发挥正常,一样可以弥补第一天的损失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20-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