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儿为什么更容易患中耳炎呢?

如题所述

中耳发的炎,都是细菌惹的祸!

细菌是个大家族,其中和中耳炎关系最深的,主要是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葡萄球菌。

通常这些细菌通过飞沫、接触等方式进入人体,主要在呼吸道安营扎寨,搞出感冒、扁桃体炎、肺炎等呼吸道疾病。

也有些不安分的,到处溜达,误入中耳,搞出炎症,就当搞了个副业。

这些细菌是怎么误入中耳的呢?

道路有二,一明一暗。

明路就是细菌直接从外耳道,穿过鼓膜溜进中耳。

不过伦家鼓膜是一张完全封闭的膜,不是细菌想穿就能穿的。

除非有意外。

比如掏个耳朵、耳朵受到外力撞击等,一不留神把鼓膜搞破了。

细菌就趁机进入中耳,中耳炎就登场啦!

那暗路呢?

大家张开嘴,看到喉咙没?这片区域就是口咽,再往上点就是鼻咽了。

在鼻咽左右两侧各有一条连接中耳的管道,医学上称之为咽鼓管,也就是深读君说的暗路啦。

咽鼓管是唯一能让空气进出中耳的通道,平时闭合,仅在吞咽或打哈欠时开放。

感冒、咽喉炎、扁桃体发炎时、一堆细菌就在咽、鼻、喉、气管等地大量繁殖。

一次强烈咳嗽、一个喷嚏,竟然打开了咽鼓管,一部分细菌乘着气流就穿过咽鼓管,到达了中耳,危险可就来了。

细菌进入中耳后,又发生什么呢?

中耳里宽敞又舒服,细菌在这里一边疯狂生娃,一边制造毒素。

细菌和毒素越来越多,惹毛了大白。

大白抄起家伙就往中耳赶,二话不说就打了起来。

这下,中耳彻底成了战场,炎症就这么来了。

在这场战役中,如果大白无法战胜细菌,人体就会通过升温的方式来提高大白的战斗力,促使大白取得胜利,这时人就开始发烧了。

炎症还会刺激中耳内的痛感神经,人就会出现耳痛症状。

在炎症的刺激下,血管的通透性增加,红细胞、水会从血管里渗出,和大白、细菌的尸体混在一起,这勾兑出来的黄黄的东西就是脓液!

随着脓液的增加,鼓膜和听小骨都被泡在脓液里,震动、敲击都不给力了,人的听力就下降了。

随着病情的发展,鼓膜在脓液的浸淫下,会局部坏死,出现穿孔。脓液遇上穿孔,就像开闸泄洪般流出来,这就是耳朵流脓!

脓液流出后,发烧、疼痛等症状会明显减轻,听小骨和鼓膜能恢复活动,人的听力也会有所提升。但鼓膜破了,也会增加细菌再次感染中耳的机会。

但如果鼓膜破的孔比较大,也会影响听力,甚至造成耳聋。

这就是中耳炎的传奇故事啦!

给宝妈们加个彩蛋,为啥孩子容易得中耳炎呢?

还记得那条暗路——咽鼓管吗?

人刚出生的时候,咽鼓管又粗又平滑,随着年龄增长,它开始向上倾斜,变窄变陡。

所以儿童时期的咽鼓管更容易被细菌闯入,也怪不得儿童更易患中耳炎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3-09
婴幼儿易患中耳炎主要与宝宝的耳部解剖特点有关.与成人相比,宝宝的咽鼓管位置呈水平状,且较宽,直,短,故宝宝患上呼吸道感染时,鼻咽部的细菌或病毒容易通过咽鼓管侵入中耳,引起急性化脓性中耳炎.
指导意见:
平时要注意宝宝的口腔卫生,宝宝感冒后鼻腔分泌物较多时,不要捏住两侧鼻孔擤鼻涕,正确的方法是压住一侧鼻孔擤鼻涕,然后换另外一侧.但当宝宝鼻塞特别厉害时最好不要擤鼻涕,以防鼻涕和细菌经咽鼓管进入中耳,引致急性中耳炎.
第2个回答  2020-05-16
1、幼儿咽鼓管的位置比较低、平,而且管腔短、粗。哺乳时躺放孩子的位置不对,很容易呛着孩子导致咳嗽,使乳汁误入中耳,加之咽鼓管软骨部位比较柔弱,不能自行开放。小孩中耳的免疫系统发育还不是很完善。
2、扁桃体感染后出现的水肿和增生,容易堵塞咽鼓管的咽部开口部位。腺样体内有细菌和病毒,就会直接或者间接的引起中耳感染。
3、小孩的中枢神经处于一个发育阶段,机体的调节能力比较弱。孩子免疫力下降,易患上呼吸道疾病,进而影响咽鼓管功能,引发中耳炎。
第3个回答  2020-02-15
假如家里的孩子患了小儿慢性中耳炎,应当及早带往病院救治,那么为什么孩子易患中耳炎呢?重要有以下多少项起因:
(1)小儿咽鼓管地位低、平,管腔短、粗,卧位吸乳易呛咳,使乳汁误入中耳;
(2)咽鼓管软骨部较纤弱,不能自行开放;
(3)中耳免疫体系发育尚未完美;
(4)扁桃体感染后水肿、增生,易梗塞咽鼓管咽部启齿;
(5)腺样体内存留细菌跟病毒,可直接或间接引起中耳感染;
(6)乳突气房发育不全,空气贮备量不足;
(7)2岁以下幼儿常有间质或内芽组织,呈活瓣样梗阻耳咽管;
(8)小儿易患鼻部及上呼吸道 ,影响咽鼓管 ;
(9)小儿中枢 正处在发育阶段,调节性能较差,免疫力低下,易患上呼吸道疾病。
第4个回答  2020-02-15
中耳是和咽鼓管连接的,小孩的咽鼓管和中耳几乎是水平状,且咽鼓管到中耳的距离很短,所以容易引起食物或者水反流到中耳部,而导致中耳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