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理解你的感受,但我尊重你的选择”

如题所述

最近在追一部热剧,《都挺好》。在一段情节中,女主苏明玉和男朋友石天冬吵架分手,只因男友好心干涉了自己的家事。

男友顾念苏明玉的家庭关系,在苏父离家出走时瞒着明玉为苏父安排了住处。谁料苏父自己住时发生意外住进了医院,而两个哥哥全都责怪明玉的照顾不周。明玉责怪男友的多管闲事,男友则觉得明玉态度强硬、不近人情。

在此事件中这是谁的错呢?

看似谁都没错,站在各自的立场都有道理解释各自的行为。但双方之所以发生矛盾,是因为双方都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猜测对方的想法,擅自为对方做了选择。

我们在生活中其实常用到一句话:“我理解你的感受。”一般在别人遭遇不幸、需要安慰时,我们会以这句话来显示关怀,找到“共情”。而实际上,除非大家的生长环境、成长经历、社会关系完全相同,我们一般不可能完全理解别人的感受。

电影《绿皮书》中,白人司机托尼在与黑人音乐家唐同行了一段时间之后,自以为对唐有了较为深刻的了解,对唐偶然显示出的忧郁做了漫不经心的评价:“我甚至比你还像一个黑人。”唐不同意其说法,在两人的争论中,唐愤怒地下车冲进雨夜,绝望无助地大喊:

“我不够黑,也不够白,所以我是谁?”

托尼看不到看似属于“上流社会”的唐有着怎样的无奈,看不到“台上音乐家,台下为黑鬼”的唐既被尊重又被歧视时有着怎样的愤恨,也看不到唐既因肤色不能融入白人社会、又因地位不能融入黑人社会时有着怎样的落寞。尽管同行半程,此时他仍不能理解他。

“不能理解”,其实并没有什么问题,因为人们的经历各不相同。有问题的是,不仅“不能理解”,而且“不能尊重”。

见过一个辩题:“自杀是否是一种可以自由行使的权利”,实际上讨论的是人们对于“自杀”的态度。对于“死”这件事,我们向来是加以避讳的,而“自杀”这种自己选择死亡的做法,也向来是不为世人所容的。在事件发生后,我们往往更多考虑的是亲人的悲痛,而死者却总被指责为“自私”、“懦弱”、“不负责任”,其生前的挣扎与痛苦却少有人怜惜。

哪怕事后得知一些原因后,也很少有人理解他们的内心活动,而是有很多的“事后诸葛亮”出现——这点事有什么大不了,如何如何就可以解决;心理承受能力太差,平时多些抗压训练就好了......可是这些话,为什么不是在“死者”还是“生者”的时候提出呢?如果死者在生前就得到比这些指责更多的帮助与劝慰,说不定不会走上那最后一步。

如果能好好活,谁也不想死。死者在生前经历了多大的打击,内心世界崩塌又重建了多少次,犹豫、纠结了多少回,没有人知道。我们所看见的,只是一个人因为某种原因放弃了自己的生命。在这时,怜惜应该有,痛心应该有,可惜也应该有,唯独指责不该有。不知道别人经历了如何的痛苦,就没资格对别人的选择做出旁观者的指责。

我们该做的,是对身边的人做出关爱,是对心灵脆弱者做出训练辅导。有一个脆弱的内心不是他们的过错,他们只是不幸在内心还未真正强大时遇到了超出承受范围的压力。生前受尽内心折磨的人,应该在死后得到尊重。

当我们与别人意见相左时,当别人要做我们认为“错”的事情时,我们可以劝服,可以建议,但不能代替别人做出决定。

我不理解你的感受,但我尊重你的选择。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