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需要深思了!清华北大经费均被削减,这反应了什么问题?

如题所述

能进入清华北大的,语文成绩很可能平常(考120左右的一抓一把),但是没有英语差的,英语好的学生必然是具备西方英语思维的学生,即被洗脑的学生。

高考要么把英语当成副科,要么分数比重降低到80分左右就行,而且去掉听力,让英语只考阅读和写作能力(为科研能看懂英文论文和发表论文打基础),而不去拉总分,至于听说能力,英语又不是母语,没那个环境,完全没必要把这些能力放国内考察。

我认为清华北大已经偏离了教育的初心,那么大一所学府,没有教出爱国情怀的学生,这是谁之错,另外国家对每个省校补助应该均衡,不要搞特殊,这样也会滋生堕落,本人学问不大,但我爱国,听不得中国为别国家做嫁衣,每当看到曾经的大家院士,为国家呕心沥血,默默无闻没有半点怨言,把青春和人生献给国家,我们这代人就应该向他们学习,都几十岁人了,还用在教育。

以前清华北大毕业生去国外畄学后都千方百计回国报効祖国。可解放后这两校的毕业生多数为美国所用。很多都不愿为国効劳。很多人忘了本。不知道自己是中国人。多美化美国而恶化中国。我总觉得北大,清华不是中国的大学。这两所大学是用中国的资金和物资在免费为美国培养人材。是不值的,这是解放后中国教育上的一个大败笔。中国敎肓部应该清醒了。不要再为敌国免费培养人材了。培养出的人祖国不但不能用反到成了祖国前进途中的拌脚石。

我乃一介布衣,出来说两句吧,本以为清华北大是中国真正高等学府,看了这篇报道之后,虽说是雾里看花,但似乎也看出了一些端倪,感觉清华北大的某些人早也被西化了,对中国辛辛学子的不公就不难看出,这帮人早就已经亲美了。

校风的问题!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一些考清北的学生,在考入清北之前,只把分数及未来出国当成目标,爱国主义教育在家庭、学校严重缺失,因此培养到最后培养成了精致利己主义者甚至白眼狼!

1:爱国主义教育缺失,不能仅仅归责于清北二校。举国皆然。 2:高精坚人才流失,与科研学领域缺乏公平公正公开的机制有关。清北人失去其先贤精神,泯然众校罢了。 3:对外国学生与国内生差异化的录用政策,确实让人愤怒。清北究竟要干嘛? 4:国家应进一步减少对高校财政补贴,让他们通过市场化手段筹集经费,教学科研要服务于市场,才能找到自己的市场。

长期以优质生源为营养而养成的,因为生源优质,而形成高地效应,但其科研能力的不足导致连导师都希望自己的学生出国留学,美其名曰不能耽误学生的前途。可惜,学生的前途似锦了,他们却希望留在美国。其实原因也很简单,人家已经形成技术高地,他们只能留在那里才能出成绩!因为在他们眼里,邓稼先的学术成绩不如杨振宁!

对清华北大学生从高考录取的时候就应该签订协议,如果有不爱国,不道德的行为一律不予录取,录取后签订协议,留在美国不回国效力的一律返还所有相关费用,还要有相应的惩罚措施。

应该标本兼治,别用西医哪里痛割哪里。要用中医方式标木兼治,爱国情怀不是喊句话就能唤醒国人。还是要从娃娃抓起从骨子里让他们爱祖国。中小学思想品德课作为同语数外一样重要,甚更重要。没有道德修养,又何谈爱国建国。

清北的优秀原于学生的优秀,教育资源的不均衡,现在在每所大学都培养一个重点学科建设,培养各个专业人才是教育改革重点,取消985,各大院校应百花齐放,每个学校不需要综合最强,更注重各个领域各个学科各个专业的纵深发展。

关键在于清北没有把培育人才的品德提高,思想体悟太少,还停留在几十年前的外国的月亮更圆,我的学生都在国外取得了不俗的成绩这种俗套中,更没有把建设祖国当成这类拔尖学生的学习目标,所以他们更在乎的是校庆谁捐了多少钱?我们在海外有多少校友之类的,所以国家急刹车看能否锤醒他们。我认为每年报考清华、北大的学生要签署协议,毕业后除非国家保送或者特殊原因除外,要留在国内,为国作贡献!当然国家也要重视人才,制约演员的高收入,用在科研人员身上。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0-12

清北的教育经费被削减,这说明了有关于教育经费配比问题已经出现了反思,事态的发展让当局意识到是否还有必要进一步加强清北教育经费?很显然,这个结果是否!江清北教育经费削减,平均到其他高校,促进高效合理发展,这应该是更为重要!

均衡发展

2020年财政拨款减少清北两大高校的经费近20亿元,其背后的原因也更颇具意味。从当前的事实来看,清北国际招生简章真的是让人为之咋舌!因为对待外籍学生是予以丰厚的条件,而外籍学生教育经费的使用是否占用了我国莘莘学子教育资源问题,很显然从招生简章就能看得出来,现在减少财政拨款,是对一个高校提出深思的有效举措。
要知道每年去往国外留学的清北学生还是不少,问题的关键就是这些学生在留学之后又有多少返回国内工作的呢?官方的数据显示清华每年本科毕业就前往国外留学的学生生大概有27.5%;硕士生出国留学达到6.7%;博士生出国更是高达12.6%。

反观北大本科留学生31.6%;硕士留学生3%;博士留学生高达17.8%。从前些年的清北留学生工作调查数据显示可知:有两万多名毕业生留在硅谷地区就业。其实大家看到这里并没有多大的认知,对于问题可能不是非常清楚,但是根据《纽约时报》一项问卷调查提供的数据,才让人真正的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
竟然有92%的中国留学生,希望能够在美国工作就业!这个比例难道不高吗?有关于内外招生政策的不同,更是遭受了公众的广泛质疑,是否有必要花过高的经费去为国外培养人才?这也就是问题质疑点所在。

特殊时期,国外留学生特办!

四月份正处于特殊时期,而北大国际合作部留学生办公室发布的一则2020国外本科生入学考试项目及其方案通知,顿时让人觉得国外学生报考北大真的是门槛太低!当时还是决定取消笔试环节,直接对符合条件的考生进行远程面试就行了!
哪知道北大作出通知之后,清华也相继作出“外籍学生免试入学政策”,要知道咱们的孩子考清华、北大是有多么的困难!现在国外的学生进入我国一等高校,竟然只需要远程面试就行了,门槛未免也太低了吧!每年不少的奖学金和每月提供的生活费,这难道不是一笔巨大的教育经费支出吗?是否有必要?我想大家跟我一样,都是同一个答案,那就是否!

在国内的孩子们身上多花点钱,促进教育资源平衡,这才是最应该做的事情啊!


第2个回答  2020-10-08
1:爱国主义教育缺失,不能仅仅归责于清北二校。举国皆然。 2:高精坚人才流失,与科研学领域缺乏公平公正公开的机制有关。清北人失去其先贤精神,泯然众校罢了。 3:对外国学生与国内生差异化的录用政策,确实让人愤怒。4:国家应进一步减少对高校财政补贴,让他们通过市场化手段筹集经费,教学科研要服务于市场,才能找到自己的市场。
第3个回答  2020-10-08
反应了应试教育的弊端。一些考上了清北的学生,在考进清北之前,只把分数和未来出国当成目标,而爱国主义教育严重缺失,因此培养到最后培养成了利己主义者。
第4个回答  2020-10-08
这反映了清华北大的教育政策出现了问题。回顾过去几十年清华北大学生毕业后大多为它国所用,报效国家的少之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