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通信原理

如题所述

计算机通信的基本原理是将电信号转换为逻辑信号,其转换方式是将高低电平表示为二进制数中的1和0, 再通过不同的二进制序列来表示所有的信息。也就是将数据以二进制中的0和1的比特流的电的电压做为表示,产生的脉冲通过媒介(通讯设备)来传输数据,达到通信的功能,这个是osl的物理层,也就是通信的工作原理。

OSI参考模型将整个协议垂直地分为7个层次 :

1、物理层 经物理媒体透明传送比特流;

2、数据链路层在链路上无差错地传送帧 ;

3、网络层 分组传送,路由选择和流量控制

4、传输层 端到端经网络透明地传送报文 ;

5、会话层 会话管理与数据传输的同步;

6、表示层 数据格式的转换;

7、应用层 与用户应用进程的接口。

扩展资料:

计算机通信通常分为局域式、城域式和广域式三类。

1)局域式

计算机通信局域式是指在一局部的地域范围内(例如一个机关、学校、军营等)建立计算机通信。局域计算机通信覆盖地区的直径在数公里以内。

2)城域式

计算机通信城域式是指在一个城市范围内所建立的计算机通信。城域计算机通信覆盖地区的直径在十公里到数十公里。

3)广域式

计算机通信广域式是指在一个广泛的地域范围内所建立的计算机通信。通信范围可以超越城市和国家,以至于全球。广域计算机通信覆盖地区的直径一般在数十公里到数千公里乃至上万公里。

在通常情况下,计算机通信都是由多台计算机通过通信线路连接成计算机通信网进行的,这样可共享网络资源,充分发挥计算机系统的效能。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计算机通信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