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化学中可以自燃的物质有哪些?

如题所述

1、 一级自燃物品化学性质很活泼,在空气中很容易自燃的危险品,如黄磷、还原铁、还原镍、以及多种作为聚合催化剂(或原料)的金属有机化合物(三乙基铝、三丁基硼等)。

2、二级自燃物品:

化学性质较一级自燃物品稳定,但可在空气中氧化并引起自燃的危险品,主要是一些含植物油类的物质,包括:桐油配料制品(如油布、油绸、油纸、漆布、蜡布、蜡管等),浸油金属屑,浸油棉麻、毛发、破布或纸屑,云母带。

3、其它自燃物品:

①精制油之后废弃的白土过滤布等类浸油织物,活性炭、油烟,金属粉,硫化碱,煤粉,橡胶粉等物品,均可因在氧化过程中积热不散而引起自燃。

②煤粉在含有适量水分或硫矿石时可以自燃。

③实验动物褥草,干草饲料由于堆贮发酵、通风散热不良等原因可以自燃。

④高压容器中的液态氢氰酸,在含有微量水分或碱类物质时,可因催化聚合反应而自燃,并使高压容器破裂。

扩展资料:

在夏季潮湿闷热时节更需注意防止发生自燃事故。 有机金属化合物RnM(R=烷基或烯丙基,M=Li、Na、K、Rb、Se、B、Al、Ga、Tl、P、As、Sb、Bi、Ag、Zn)及还原性金属催化剂(Pt、Pd、Ni、Cu—Cr)也属于自燃物品。

为防烷基铝等有机金属化合物自燃,可用苯为溶剂,配成浓度较低的溶液(10—20%以下)。有机金属化合物的溶液,一接触空气如飞溅出来就会着火。因此,要把其密封保管。并且,不要将可燃性物质置于其附近。

这些有机金属化合物,不但在空气中能自燃,遇水还会强烈分解,产生易燃的氢气,引起燃烧爆炸。因此,在制备、储存及使用中必须用惰性气体进行保护,失火时亦不可用水扑救。 处理毒性大的自燃物质时,要戴防毒面具和橡皮手套。

由这类物质引起的火灾,通常用干燥的砂子或粉末灭火器灭火。但数量很少时,则可以大量喷水灭火。

无机化学在成立之初,其知识内容已有四类,即事实、概念、定律和学说。

用感官直接观察事物所得的材料,称为事实;对于事物的具体特征加以分析、比较、综合和概括得到概念,如元素、化合物、化合、化分、氧化、还原、原子等皆是无机化学最初明确的概念;组合相应的概念以概括相同的事实则成定律。

例如,不同元素化合成各种各样的化合物,总结它们的定量关系得出质量守恒、定比、倍比等定律;建立新概念以说明有关的定律,该新概念又经实验证明为正确的,即成学说。例如,原子学说可以说明当时已成立的有关元素化合重量关系的各定律。

化学知识的这种派生关系表明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定律综合事实,学说解释并贯串定律,从而把整个化学内容组织成为一个有系统的科学知识。人们认为近代化学是在道尔顿创立原子学说之后建立起来的,因为该学说把当时的化学内容进行了科学系统化。

从生物学的原理上看,人体自燃是不太可能的,因为从现有的这篇报道看,是萧山老太的衣服燃烧起来,以及她家里的椅子等家具燃烧起来了,而她自身并没有受到明显的损伤。如果说是她人体自燃而引起衣物和家具燃烧的话,这样的燃点就达到了摄氏300-500度。

人体体内的能量聚集不太可能达到这样高的温度。而如果人体真能够聚集并释放这样高能量的话,她身上的蛋白质首先就会被破坏了,不会毛发无损。

也就是说,人体不太可能像微波炉那样的“微波发生器”似的,把周围的东西烤焦、甚至烧着了,自己却不会烧着。这位生物科学家认为,要研究“人体科学”,是不能脱离现代生命科学和医学去进行所谓的“研究”的。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自燃物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06-19
白磷、煤、堆积的浸油物、
赛潞终、硝化棉、金属硫化物
、堆积植物等,都是常见的自燃物品。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6-06-24
白磷、煤、、硝化棉、金属硫化物等,都是常见的自燃物品。
具体的如下:

1、 一级自燃物品

化学性质很活泼,在空气中很容易自燃的危险品,如黄磷、还原铁、还原镍、以及多种作为聚合催化剂(或原料)的金属有机化合物(三乙基铝、三丁基硼等)。

2、二级自燃物品
化学性质较一级自燃物品稳定,但可在空气中氧化并引起自燃的危险品,主要是一些含植物油类的物质,包括:桐油配料制品(如油布、油绸、油纸、漆布、蜡布、蜡管等),浸油金属屑,浸油棉麻、毛发、破布或纸屑,云母带。桐油、亚麻仁油、白苏油等类干性油,由于含有不饱和键化合物(如桐油酸、亚麻酸等高级不饱和脂肪酸的甘油酯),在潮湿和高温环境中易于产生自氧化作用与聚合作用,从而可引起自燃。

虽较一级自燃物品稳定,但可因积热不散而发生自感,遇火星也可致燃,应贮阴凉、干燥、通风处所,温度不宜超过30—32℃,相对湿度要在75—80%以下,与氧化剂、氧、氯分贮。浸油金属屑应与酸类分开,以防致燃。严禁烟火,曝晒。应注意通风防潮,防止霉变。

3、其它自燃物品

①精制油之后废弃的白土过滤布等类浸油织物,活性炭、油烟,金属粉,硫化碱,煤粉,橡胶粉等物品,均可因在氧化过程中积热不散而引起自燃。
②煤粉在含有适量水分或硫矿石时可以自燃。
③实验动物褥草,干草饲料由于堆贮发酵、通风散热不良等原因可以自燃。
④高压容器中的液态氢氰酸,在含有微量水分或碱类物质时,可因催化聚合反应而自燃,并使高压容器破裂。
⑤苯甲酸、反丁烯二酸(富马酸、延胡索酸)、顺丁烯二酸(马来酸,缩苹果酸)、苯酐(苯二甲酸酐)等在亚铁化合物的催化下可因氧化而自燃的物质。
⑥硝化棉、赛璐珞、硝化甘油等硝酸酯类物质以及有机过氧化物在自行分解过程中可以发生自燃
⑦其它一些含不饱和键、易于聚合的有机物在混入催化性物质时可以引起自燃成自发爆炸。

注意事项

在夏季潮湿闷热时节更需注意防止发生自燃事故。 有机金属化合物RnM(R=烷基或烯丙基,M=Li、Na、K、Rb、Se、B、Al、Ga、Tl、P、As、Sb、Bi、Ag、Zn)及还原性金属催化剂(Pt、Pd、Ni、Cu—Cr)也属于自燃物品。为防烷基铝等有机金属化合物自燃,可用苯为溶剂,配成浓度较低的溶液(10—20%以下)。有机金属化合物的溶液,一接触空气如飞溅出来就会着火。因此,要把其密封保管。并且,不要将可燃性物质置于其附近。这些有机金属化合物,不但在空气中能自燃,遇水还会强烈分解,产生易燃的氢气,引起燃烧爆炸。因此,在制备、储存及使用中必须用惰性气体进行保护,失火时亦不可用水扑救。 处理毒性大的自燃物质时,要戴防毒面具和橡皮手套。

由这类物质引起的火灾,通常用干燥的砂子或粉末灭火器灭火。但数量很少时,则可以大量喷水灭火。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6-09-20
一般来说自燃物都有以下特点:

自燃物质化学活性一般都比较活泼,燃点大都较低。潮湿、高温、包装疏松、结构多孔(接触空气面积大),助燃剂或催化剂的存在等因素,可以促进自燃。
第一种为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物质,都比较容易自燃,例如:金属钠、铷、铯、钫等。
第二种为活化过的金属粉末,这样的粉末也非常容易自燃,例如:活化铁、活化铜等。
第三种为可在氮气中费氧气中自燃的无机物:金属锂。

第四种为一些金属的氢化物,也是非常容易自燃的,例如:氢化钠、氢化钙。
由于这些物质在操作的时候容易自燃从而发生爆炸,所以建议在进行这些物质的操作时,一定要穿着相应的防护服,以免发生危险。
第4个回答  2016-06-19
硅烷,白磷,乙硼烷,碱金属铷和铯和碱金属氢化物等类似的物质,在和氧气反应过程中反应活化能较低,反应放出大量热量,因而自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