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这么多的老人独居,是儿女不孝吗?

如题所述

并不全是。很多独居老人是自愿留下独居的,当然也有一部分是由于子女不孝而导致。这个问题不能以偏概全。

由于现代社会城市的快速发展,许多年轻人离开家乡出外打工以寻求更好的出路。一旦他们在外面的城市工作稳定了,那接下来的结婚生子安居乐业也多半是在那个城市了。儿女在外面的大城市定居了,他们想起还在老家的老父老母,想将他们接过来大城市生活尽尽孝心,但很多老人却不愿意了。原因有二。一是老人们不愿意去大城市生活,说大城市节奏快,污染大,对身体不好,而且大城市没有他们的朋友圈,一个人很是寂寞。二是他们并不想打扰儿女们的生活。随着现代家庭思想的发展,很多老人也知道要给儿女的家庭留一点空间,而且他们认为自己的身子尚且健朗,还不需要孩子们的照顾。

现在组成家庭的主力军多为独生子女。如果双亲健全,那么一个家庭夫妇两人往上有四位老人,往下也有儿女需要照顾,相当于两个人需要照顾至少五个人的生活起居,而夫妻两人平日还有繁忙的工作及应酬,实在是分身乏术。不少年轻夫妇将老人们接过来,然后让老人们为他们带孩子。老人们或许并不愿意,但碍于是子女的要求也答应了,从此又重复了一遍当年生养儿女们的历程。我认为这并不是所谓的孝心。

尽管很多人说独居老人的儿女不孝,但其实并非所有的都是不孝这个原因造成的。独居老人们的背后,可能隐藏着一个家庭不为人知的辛酸与无奈,他们的儿女空有孝心却无法陪伴在他们身边。现代的快节奏社会的确造成了许多独居老人存在,但他们的儿女并不是不孝,可能他们每天心心念念着父母,坚持每个月都给父母通电话打生活费。虽然独居,但老人或许是幸福的呢!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11-05

我觉得这个问题,不能这么理解,老人独居并不是完全因为儿女不孝。

一方面,现在社会的竞争压力很大,而且之前的好多人都是独生子女,一对夫妻结了婚就要扶养四个老人。这对于两个年轻人而言,真的是压力山大的。如果她们自己生了孩子的话,还要教育扶养孩子。面对这么大的压力,很多年轻夫妇选择去外面挣钱,外面的机会更多,工资待遇也要比自己的老家要好。所以现在很多年轻人选择在外打拼,到了过年过节的时候回来看看父母,这样的话老人只能呆在家里了,也就成了独居的现象。我想说,这个也真的是现实条件的限制啊!

还有一方面,就是父母独居在家是他们自己的选择。有的年轻夫妇在外面打拼,生活条件得到改善买了房子,于是想把父母接过去一起住,一家人在一起生活当然开心幸福了。好多老年人一般接过去一两个月就要求回老家了,他们已经习惯了自己住的大半辈子的家了,街坊邻居什么的,都是他们熟悉的环境。来到子女的新家,住在十几层的高楼,每天呆在家里,他们也不舒服,所以他们会要求他们送回老家。对于他们而言,老家才是最适合自己的地方那里有老友,有记忆,在老家生活更加自由,方便。

所以说,现在很多老年人独居并不是因为子女的不孝,这也真的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吧!

第2个回答  2017-11-05

老人独居,确实已经成为了一种普遍现象,至于是不是儿女不孝,还有待商榷,当然不排除这种情况,但总感觉,这种情况出现的几率并不是很大,因为儿女不孝,导致老人独居的情况应该还不是普遍现象,个人是这样认为的,毕竟亲情如此重要的东西,又有多少人能真正做到不顾呢。

而老人独居,更多的原因,应该是现在的年轻人,社会压力很大,自己的事业工作有很多时候都无法顾全,如果自己是一个很失败的人,又如何为父母提供良好的生活条件,所以说很多时候让自己的亲人独居,是迫于无奈,还有很多现实生活的压力,可能是因为他们觉得,如果将父母接在自己的身边,过不稳定的生活,倒不如还可以在家过稳定的生活,而我相信,更多的子女是非常希望与自己的亲人住在一起的。

还有一方面原因,可能是因为,父母本身害怕给自己的儿女添麻烦,或者是不舍得自己的家乡,毕竟人的年纪越大,越需要一种归属感,在自己一直生活的地方,待着就会比在陌生的地方舒心,所以一直不肯搬去与自己的儿女同住,这种可能性也比较大,但是老人自己居住,难免会有些孤独,尤其是如果两个老人中有一方去世的话,就会孤独乘二,但我国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现实,老人独居的问题想要解决,阻力也是十分的大,国家开放二胎政策,据说也与此有关。

第3个回答  2017-11-05

老人独居就代表子女不孝,那么照你这个逻辑是不是就该说那些在外务工的农民工,因为他们没有陪伴在子女身边,让子女成为了留守儿童,他们就不配为人了呢。老人独居有一部分的是因为子女不大孝顺,但是也有很多别的因素的。

第一,在我的身边,就有这样的老人,他的孩子一直叫他去县城里面与他们同住,方便照顾而且又买了新房子。老人不愿意离开自己的农村老宅。一方面是对于农村生活的适应,对于周围邻里乡亲的熟悉,平常下下棋,打打太极等有个伴。且老人家失去了老伴嘛,想待在老伴生活过的房子里面,有记忆,就想着这么平平淡淡的过了一生,也不愿意去打扰到子女的生活,给子女造成的麻烦,只是希望孩子们可以经常回来看看自己,就非常的满足了,要求真的很低。站在子女的角度,希望对他们最有利,这是父母的爱,很伟大,不是子女不孝的。还有些人留着农村不走是因为家里有田产,不愿意荒废,叶落归根的朴实的本的理念所趋使。

第二,有的是生活所迫啊,子女不得不离开父母去外面打工,租房蚁族,家庭比较偏远,没有好的工作条件,去外谋生,春节才能回来。如果可以,这些人也不会这么选择呀,春运的拥挤有部分就是他们造成的呢。

当然有些确实是子女不孝,不愿意赡养父母,就留着他们孤独,自生自灭的。

第4个回答  2017-11-05

在这样一个服务型的社会,为了发展,让老人独居并非是儿女不孝,只是我们都要寻找各自的出路。

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工作,而这个工作却不是陪伴父母,这虽是一件比较遗憾的事,但我们不得不这么做,因为我们需要给自己的家庭、为自己、替孩子挣一个比较美好的未来,不仅要让自己好好地生活着,还要让老有所依、幼有所养,这是我们的责任。

今天的生活方式已不同于之前,人们的对于美好生活的需求,已不再想像我们的父辈那样单一。没能和父母一起生活,已经是大众的生活模式。尽管每个人都想做到两全,但始终不可。因为我们需要一份工作,需要一份稳定的收入,需要给孩子和老人最起码的生活保证,所以每个人都选择了外出而离家,原因是更大的舞台和更加开阔的天空,给我们的机遇终是多一些。

年轻的我们也不甘永远待在家里,我们渴望生活得更加多姿多彩。比起平淡而乏味的生活,我们更愿意生活在夜夜笙歌之中,生活在充满活力的职场里,不是年轻的我们渴望激情四射,而是我们想为自己谋最好的出路,所以我们宁愿选择远离家乡,远离父母。

虽然这样的选择,对于年老的父母很残忍,但我们必须对他们负责。他们辛苦养育了我们,我们也必须报以恩德。我想,我们的父母是可以理解我们的,因为曾经的父亲们也同样选择了这种方式来养家糊口。年年岁岁,岁岁年年,我们的父母养育着我们,我们为父母养老;我们养育孩子,孩子他日也养育我们。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的生活模式问也在发生改变,在没有陪伴父母这样的一份工作出现之前,我们都得如此活着。

虽然很多选择我们不能随意操纵,但我们还是可以给予父母更多的关怀与呵护,比如,经常通通电话,经常回家看看,经常组织家庭旅游等。我们可以不和父母生活在一起,但我们的心应该时时刻刻向着他们,就像他们每一刻都在牵挂着我们。

所以,让父母独居,并非是我们不孝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