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带好一年级

如题所述

一、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 :作为一年级的班主任,每天的工作非常琐碎。学生刚入学不久我们一年级就召开家长会,要求家长们和教师一起配合,做好学生刚入学的思想准备和学习准备。我告诉家长要帮助孩子上学之前削好2到3支铅笔,监督孩子一放学到家先写作业,晚上9点之前睡觉,还要求书本要保持整洁,不准随地乱扔垃圾,统一把学习书本等放到抽屉里,抽屉不能有纸屑,离开座位要把凳子摆放在桌子下面……然后,我开始手把手的教,一点一滴的引导,两个月下来,学生已经有了明显改变:桌子摆放整整齐齐的,教室里每天都是干干净净的。如果我一进教室看见地上有纸屑,我会先讲卫生再上课。(在实施这些规定时,也不是一下子就执行的很好的,很多时候学生会反反复复出现不同的状况,一般出现什么问题,我就会及时指导)习惯成自然,在我严格的要求和认真的培养下,学生们慢慢地向好的方面发展着。二、当好伯乐,培养得力小助手一个优秀的班集体,离不开优秀的管理者;一个优秀的班主任,离不开优秀的班干部。班干部是班集体的核心,他们的作用不可估量,惟有慎重地选拔和培养班干部队伍,班主任工作才能逐渐从繁重走向简单和轻松。这一点高年级和低年级应该都一样。所以在带班一开始,我就利用各种形式选拔班干部,然后手把手地向他们传授工作方法,给他们创造条件进行实践。并且严格要求这些班干部:刻苦学习,以身作则,做同学们的好榜样。当然,在“还政于民”的同时,我没有当“甩手掌柜”,而是时刻关注,精心引导。三、相信孩子,给孩子锻炼的机会低年级不是收获的季节,而是播种的季节,给孩子多点锻炼的机会总没坏处。学校活动单单靠班主任的忙乎是不够的,肯定是搞得自己筋疲力尽,反而学生得不到锻炼,魏书生说过“懒的班主任,学生会勤劳”,如黑板报、手抄报、主题队会比赛。虽然他们还小,大部分的板报工作需要我来筹划和指挥、但是我总是让他们来做力所能及的事,如黑板报中的小花边、小插图和涂色,使他们有更多的锻炼的机会。担任低年级班主任的工作经历,给我带来了无穷的快乐和宝贵的经验,让我受益匪浅。天真无邪的孩子们让我欢喜让我忧着,也让我痛并快乐着。一路走来,有风有雨有阳光,有汗有泪有欢笑。“选择你所热爱的,热爱你所选择的。”在与孩子们相处的日子里,我找到了自己的价值,我的人生也因此而丰富,因此而多彩!
0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9-15
1.重视学习习惯的培养
培养认真听讲的好习惯
积极思考数学问题的习惯
养成上课大胆发言的习惯
保质保量按时课后作业的习惯

2.重视孩子计算能力的培养
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是十分重要的基础知识,孩子必须学好,并能够达到熟练计算的程度,学期末速度要求大约为每分钟8道一步计算式题(指直接填得数),正确率达90—95%。

3.依据生活理解数学,让孩子在游戏中成长
有些数学知识较抽象,容易混淆,我们家长要注意给孩子创造生活情境,让孩子在实际体验中理解知识。在时间允许时,我们家长不妨和孩子一起做做数学游戏。

4.重视数学语言发展,为聪明插上翅膀。
语言是思维的外衣。语言能力的增强可以极大的改善孩子的学习能力,促进思维的发展,因此我们应充分认识孩子语言发展的重要性,给孩子的智力发展插上“语言的翅膀”,让孩子飞得更高、更远。

5.把孩子推上讲台,和孩子分享功课
培养孩子表达能力的另一妙招就是经常向孩子“请教”,把孩子推上讲台,做孩子的“学生”。

6.让孩子享受成功的喜悦
俗话”数子千过,莫如夸子一长”,每个孩子都希望自己的能力得到了老师和家长肯定和赞赏。

7.注重孩子学习过程,正视孩子考试成绩
作为家长,我们要能将孩子的成绩进行纵向比较和横向比较。
纵向比较,就是将孩子现在同过去不同进期所取得的成绩相比较,是进步,还是退步,或是原地踏步着。
横向比较,就是能将自己的小孩与同年级、同班级的其他孩子比较一下,找差距和不足。
第2个回答  2020-09-15
一.注重学生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培养。
1、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老师提出的每项要求必须是严格的。当我们要求孩子遵守什么或者是做到什么的时候,必须是严肃认真的。
2、课堂管理也是一样,在加强学生学习注意力时,可以跟学生对口令:什么“一二三,不讲话”“小小手,抱端正”“小眼睛,看老师”,这样在班上反复训练,还把这些口令告诉课任老师。每当学生感到疲倦,注意力不集中时,这些口令却能起到不错的效果,甚至比你喊破嗓门或敲破桌子的效果还要好。
3、一年级小学生最爱发言,老师问题一出,他们就高举小手“我我我”,甚至从座位上站起来,屁股撅得老高。这时可以要求他们:“谁的手举得最端正,我就提问谁。”此时我就教他们如何正确举手。有些孩子你没有喊到他,他就一声长叹,像泄了气的皮球,别人的发言也就与他不相干了,便随便在下面讲起话来,回答问题的学生如果声音小,其他同学听不到,影响了课堂教学秩序。这时我就要求他们:“同学大声说,我们静静听。”教育学生学会倾听别人的发言,这也是对别人的一种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