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对大学生生活的影响

如题所述

1、美育可以增强学生人际处理能力

当前,广大公司、企业招聘大学生的标准之一便是要具有良好的人际处理能力,甚至将这一标准置于学生专业素养之上,要求学生必须拥有良好的人际处理能力,由此才有助于公司团队的和谐与稳定,有利于增强员工队伍的凝聚力,避免出现频繁离职、辞职的问题,潜在增加企业“成本”。

2、美育可以激发学生积极进取意识

从招聘角度来说,广大公司、企业不仅需要一个能够做事的员工,而且需要其拥有强烈的进取意识、拼搏素质、创新发展能力,由此才能形成良好的工作状态和工作氛围,更好地推动公司、企业的发展。而从就业的角度来说,学生只有具备积极拼搏精神、进取意识,才能获得发展,取得成就,实现人生价值。

3、美育可以提升学生职业道德修养

“职业道德”是指从业人员应遵循的基本行为准则,即是要忠于职守,乐于奉献;实事求是,不弄虚作假;依法行事,严守秘密;公正透明,服务社会;诚实廉洁,爱岗敬业,以及正确处理对待消费者、服务对象的关系等。



扩展资料:

员工拥有良好的职业操守既有利于公司内部的管理,同时也有利于建构良好的客户关系,这由此也成为广大公司、企业所重点关注的一项职业素质。高校美育教育工作一方面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道德情操、美好心灵,完善学生的人格和品质,提高学生的修养和素质。

从而潜在性地提升学生的职业道德修养;另一方面也可以直接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展开职业道德教育活动,从而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修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这显然可以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并在工作岗位上实现个人的发展。

高校美育教育还应在艺术公共课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专业课教育过程中的美育价值,来有目的、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专业美育素养。

具体来说,专业课程教师应结合授课内容以及学生就业特征,一方面适时地向学生介绍拥有良好审美观念、道德情操、美好心灵对于个人未来生活和工作的重要性,进一步强化、巩固学生的基础性美育素养。

另一方面则需要从职业道德角度,教育学生要具备良好的职业操守,拥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形成积极的职业观念等,以良好的品质、修养来面对自己的工作。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1-11

美育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1、美育可以很好地体现高校素质教育的宗旨,可以使人的各种潜能得到平衡地发展。可以促使学生的人格趋于完美。通过感性化的、富有趣味性的教育,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在超道德的审美境界中,不自觉地储备了能跨越生死、不计利害的道德实现的可能性,最终达到健全人格的目的。

2、人们通过审美活动可以达到一种自由超越的境界,审美也可以成为主体心灵的依托。这样,美育便对道德的形成具有了促进的作用。

扩展资料:

当今社会,大学生的道德观面临着来自各个方面的冲击和挑战,如果能够通过美育引导他们经常经历审美体验,就会让他们逐渐形成一种审美的人生观。一方面可以把道德由他律变为自律,另一方面能有效地补充学生人生信仰的缺失,使学生的心理结构不断趣于完善。

21世纪,科学技术和物质生活不断丰富,欲求和伦理道德的矛盾显得更加突出,通过美育可以较好地协调二者之间的矛盾,美育对培养大学生德育是培养人性和提高道德能力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1-01-11

可以让学生通过接触人类历史上出现过的丰富艺术形式和经典作品,了解艺术的产生与人类文明进程以及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不仅能对色彩、线条、旋律、和声等艺术形式进行把握,更能对艺术作品的形式意味、价值和意义做出评价。

对于“什么是艺术”“为什么需要艺术”“艺术与生活之间的关系”等美学问题的思考也是艺术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部分。通过艺术哲学、艺术史和艺术批评等艺术学科要素的渗透,让学生明白艺术教育不仅仅是知识技法的教育,更是可以提升审美和人文素养的教育。

扩展资料

美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美育与德育一样具有很高的教育功能,俄国美学家冈察洛夫说:“每逢美感突然落在人的心灵上的时候,就会马上控制他的全部身心。”美育能帮助官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一切美的东西总是积极向上的,发出的是正信息,传播的是正能量。经常性思想政治工作中的美育,可以从慷慨悲歌的历史、威武不屈的人物、精湛完美的艺术、出神入化的技艺和美好社会图景等中发掘内涵,使官兵在审美过程中自觉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美育能促进官兵身心健康发展。一切美的东西都是为人所爱的东西。

参考资料来源:凤凰网-重视美育的作用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健全学校美育课程体系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0-12-10
当今世界已步入知识经济时代,新的经济形态对人才提出了全面发展的要求。发展每个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具有较高的专业素养和广博的文化修养的高素质人才,是当前高等教育发展的指导思想。美育可以很好地体现高校素质教育的宗旨,可以使人的各种潜能得到平衡地发展。席勒就讲过,美育的目的不是单独地促进某一种心理功能的发展,而是通过在内心中达到审美状态而使各种心理功能达到和谐。善人格,提升人性的教育;它可以促使学生的人格趋于完美。它通过感性化的、富有趣味性的教育,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在超道德的审美境界中,不自觉地储备了能跨越生死、不计利害的道德实现的可能性,最终达到健全人格的目的。蔡元培先生就极力倡导以美育代宗教,他在《美学原理序》中说: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如期能够将这种爱美之心因势利导之,小之可以怡性悦情,进德养身,大之可以治国平天下。何以见得呢?我们试反躬自省,当读画吟诗、搜奇探幽之际,在心头每每感到一种莫可名言的怡适。即此境界,平日那种是非利害的念头,人我差别的执著,都一概泯了,心中只有一片光明,一片天机。这样我们还不怡性悦情么?心旷则神逸,心广则体胖,我们还不能养身么?人我之别、利害之念既已泯灭,我们还不能进德么?人人如此,家家如此,还不能治国平天下么?' 3143蔡先生在这里告诉我们,人们通过审美活动可以达到一种自由超越的境界,审美也可以成为主体心灵的依托。这样,美育便对道德的形成具有了促进的作用。
当今社会,大学生的道德观面临着来自各个方面的冲击和挑战,如果能够通过美育引导他们经常经历审美体验,就会让他们逐渐形成一种审美的人生观。一方面可以把道德由他律变为自律,另一方面能有效地补充学生人生信仰的缺失,使学生的心理结构不断趣于完善。21世纪,科学技术和物质生活不断丰富,欲求和伦理道德的矛盾显得更加突出,通过美育可以较好地协调二者之间的矛盾,美育对培养大学生德育是培养人性和提高道德能力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美育对智育的互补作用
人的思维一般分为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美育的思维方式多侧重于形象思维,智育的思维方式则侧重于逻辑思维。通常情况下,艺术家的艺术创作主要使用形象思维,科学家在发明创造时主要使用逻辑思维。无数事实证明,如果艺术家在进行艺术创作时只侧重于形象思维的运用,而没有逻辑思维的参与,没有理性思维对作品整体的指导和把握,也很难将作品组织得完美。同样,科学家在科学研究时,也离不开形象思维在科学发现和创造中的联想和启发。李政道先生就讲到他的科学研究工作和他对音乐的爱好有很大关系。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也说他的科学工作与从事音乐工作的夫人有很密切的关系。这样看来,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这两者并不是孤立存在的,不能简单地把它们并列起来,更不能对立起来。偏废任何一方,都不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也会影响到我们的实际工作。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在科学研究中是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的。我们对大学生进行美育教育,可以较好地培养他们的形象思维能力,是对他们的科学思维、智育思维的很好补充。此外,在科学研究的过程中,感观对主体的顿悟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形式美的规律是贯穿各种形态的基本因素。就像在技术工艺里,形式美的规律可以得到自由运用一样,在科学研究中常常由形式美而渗入到对宇宙终极结构的关注中。这不仅符合客观规律,而且也包含了人们对主观和目的性的追求。它也是科学技术里的审美要素,是科学美。以美启真就是通过感性、直观、领悟、灵感等非逻辑形式的思维来引导和启迪,从而促进学生形成直观感悟能力,使学生心理结构中理性成分通过审美活动达到内化。所以,我们在对大学生进行专业素质培养的同时不要偏废对他们的美育教育,否则既有损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也会影响到他们对所学专业知识的掌握。
新时期高校美育实施的主要途径
第一 开设美育理论选修课程。美育理论课程主要包括美学、艺术史、艺术评论等方面的基本知识。目的是使学生了解美学、美育、艺术基本知识,使大学生理解“什么是美” '什么是艺术” '如何审美”等有关美育的基本问题,为学生的审美活动提供理论上的指导。
第二,开设艺术鉴赏选修课程。艺术教育是学校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和内容。如果没有艺术教育,也就没有审美教育,因为艺术是审美的集中体现,艺术鉴赏又是学生了解艺术的重要渠道。大学艺术鉴赏课的目的是把美学从“象牙塔”里请出来,使它走进具体的艺术鉴赏活动中来。通过欣赏经典艺术作品,帮助、指导学生感受其中“美”的意蕴,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价值取向。鉴赏课程可以包括文学欣赏。
第4个回答  2020-12-10
问候。美,对于任何人都需要。尤其是大学生,步入社会之前,接受美育教育,可以增强大学生参加工作后的生活,有帮助。而且大有好处。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