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祖说的菩提子佛珠,究竟是哪一种菩提子?

佛祖说的菩提子佛珠,究竟是哪一种菩提子?
佛祖说以菩提子为数珠,念珠,所念诵的经文功德有万千倍,但是现在出现很多都自称是菩提子的,例如星月菩提,草菩提,凤眼菩提,龙眼菩提,天竺菩提,天台菩提,菩提根,太阳子,月亮子,五眼六通(印度酸枣),摩尼沙果.
究竟哪一个才是真正的菩提子,亦或者佛祖说的菩提子本来应该是哪一种?

菩提的含义:是觉悟、智慧、知识、道路的意思,广义讲是断绝世间烦恼而成就涅槃的智慧。

相传,佛祖释迦牟尼当年修道成佛,即在菩提树下。故此,菩提子亦成了佛缘之物,尤其是佛家的法物--佛珠亦大多以菩提子制成。菩提,是梵语bodhi音译,是觉悟、智慧、知识、道路的意思,广义讲是断绝世间烦恼而成就涅槃的智慧。

据佛经记载,用菩提子念佛,可获无量倍功德,因此,菩提子成为最广泛使用的法器之一。其中,显宗佛教弟子用星月菩提多一些,密宗佛教弟子用凤眼菩提多一些。

那么,菩提子有多少种?据统计,菩提子大约有30余种,用作佛珠的有十八余种,即人们常说的:“十八子佛珠”,意为:十八罗汉。这里简要介绍几种常做佛珠的菩提子:

1、太阳子,为热带产的一种红褐色坚硬果实,每粒上都有一小白点,看起来好像旭日中天,本身的红褐色如同太阳之火,故名为太阳子。佛教称太阳神为日神。佛教密宗的主尊为大日如来,他随缘化现于世,破诸黑暗,开显菩提心,光照众生。太阳子,驱邪消灾,带给人吉祥、安康。用以做佛珠或单粒佩拎,既有助修行,又美观大方,增加气质。

2、月亮子,为热带产的一种深灰色坚硬果实,每一粒上都有一浅褐色圆点,如月挂天空,本身的灰白色像清凉明润的月光,故名月亮子。月亮代表阴柔,吉祥和平安。

3、金刚子,金刚子据佛教书藉介绍谓金刚树所结之子,也有说是菩提树所结之子,甚为名贵。金刚,则为坚硬无比,无坚不摧之意,有可摧毁一切邪恶之力。密宗修练练金刚部吋须用金刚子念珠。金刚子佩带身上,驱邪避祸之力较强,可增吉祥。

4、金蟾子,是星月菩提一类,但比星月菩提坚硬。因每一粒状如金蟾,故名金蟾子,可聚宅增慧,带来安宁、吉祥。可用以制作佛珠,单粒或几粒挂件,给人带来幸运。

5、天意子,天意子是一种奇特而坚硬的果实。扁圆的形状,隆起办办的曲脊,看似蟠桃,又像细小的蕃瓜。佛经里有天意树,此树随天意而转,悉遂所求。天意子便有其特殊的含义,用此珠修练,顺遂天意;随意佩带,可增福慧。

6、凤眼菩提,每一粒上均有一凤眼,凤眼象征祥瑞,用凤眼菩提制成的佛珠是密宗修练者必不可少的法器之一。

7、龙眼菩提,每一粒上均有一三角状眼。龙在佛教中有特殊的意义,如“龙象”比喻菩萨的威仪,“龙应”,谓观音菩萨三应之一。龙梵语音译为“那伽”,具有呼风唤雨的能力,也是守护佛法的护法。龙眼菩提,尤其是印度龙眼菩提,是难得之物,即是修练者必备物品。又是驱邪增慧之品。

8、铁莲子、铜莲子,为树木种子,呈长圆形,质地硬,有黄、黑两色,黄色称为铜莲子,黑色称为铁莲子。制成佛珠,让人喜欢。附件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0-15
你好!有二种菩提子,一者有相,二者无相。有相菩提子者,汝所列者是。无相菩提子者,菩提心是也。何谓菩提心?无贪嗔痴为菩提心,大慈大悲为菩提心,见诸法实相为菩提心,无执著心为菩提心,不见自相,不见他相为菩提心,不生不灭,不净不垢为菩提心。无相菩提子比于有相菩提子,功德胜百倍千倍,万倍亿倍,算术譬喻,所不能及。追问

你好,你说的这种心情我理解,我也就知道会有人说这些的话,
我只是想较真的知道世尊说的菩提子,究竟是哪一种菩提子,你要知道现在社会很多商家都是应个名,不管真伪都打上菩提子的名号,
诸善男子,其菩提子者,若复有人手持此珠,不能依法念诵佛名及陀罗尼,此善男子但能手持随身,行住坐卧所出言语若善若恶,斯由此人以持菩提子故,得福等同如念诸佛诵咒无异,获福无

追答

你好!世尊所以不说哪些是菩提子者,唯恐众生执著有为之法,爱恋福报故。夫佛法者,功德大于福德,不求功德,而求福报,如舍真珠,求于鱼目。其次,商人若得真菩提子,何不自持,反以贩卖,求少金钱?复次,佛教有不了义教,了义教。佛临涅槃前,告之弟子,当依了义,莫依不了义。得福之教,为不了义教也,何以故?福报有尽故。若欲求宝,当多行功德,诸宝自不求而至,如金轮圣王,七宝自至。若不种善因,欲以金钱劳作等求之,如无种子,虽多施水肥,亦不可开花结果也。世尊曾说,众生身中自有如意宝珠,此珠功德,胜有相菩提子多矣,汝何不求之?

追问

儒佛教者,理论佛教者,谈玄佛教者,看似不执著,实则执着本性。

当下佛教界 ,当首重戒律。

追答

请问朋友,何为本性?执不执著,依何分判?

追问

万法皆是本性,形形色色亦是本性,菩提明镜也是本性。有所求有所依有所仗有所言有所行即使执着,心动一切即是执着,念念是佛亦是如此。

追答

你好!本性之论,我亦赞同。分判执著,略有不同。有所言有所行未必是执著,譬如诸佛,虽说诸法,知是假名,故无执著。菩萨度人,常以布施,然三体轮空,得无生法忍,亦非执著。若以有言有行则是执著,则冤尽诸佛菩萨,众生求度无门也。若畏心动,不敢起念,是未知诸念亦空,虽有所起,不妨空性。念念是佛,法法归空,空亦自空。虽是真空,不碍妙有,虽起妙有,不离空性,此方可称无执著。

追问

你说的倒是很合理,可我总觉得缺了点什么,就差那么一点,就像现在很多学佛的,所有的理论功夫都很扎实,对答如流,应对自如,可我总觉得缺了点什么,虽然说得很对,我以前也赞成过赞叹过这种说道,不过后来不赞叹了,总觉得缺了点东西,而我说得执着就是指当今的这种理论现状,就好比,龙是什么动物,然后说了一大堆龙的外貌特征龙的行为习惯,但是终归到底,谁也没有见过龙,

追答

你好!朋友所指欠缺者,实修实证也。能彻见空相者,佛也,能圆证实性者,亦佛也。吾未证到,亦是实也。释迦之后,弥勒之前,无佛出世。虽如此,不应轻于说正法者,何以故?八正道中,先立正见,正见立然后有正行正证也。如人归家,须先知自家相貌,次知归家路径,方不致迷途难返。已得正见者,知其必证其果。其次,已立正见者,必起正修,若不起修,不名正见也。

追问

你说的很合理,再问个问题,有时候反而觉得修佛也是一种烦恼,甚至去想佛教也是烦恼,这个是怎么回事,另外是不是无佛就无魔?

追答

你好!修佛有烦恼者,其因有二,一者仍有执著故。然一切修行人,未证佛果者,均有烦恼也,何以故,未得究竟故,未得圆满故。故不必以有烦恼而妄自菲薄。二者仍爱世乐,未得无上净乐故。其中虽有道乐,于世乐道乐中,难取难舍,故有烦恼。如有二女友,二者皆爱,不知娶谁为妻,故生烦恼。如能视烦恼为修行之阶梯,勘透一分烦恼,即证一分菩提,即得一分进步,则不以烦恼为愁也。无烦恼人有二种,一者深爱世乐,不觉其苦,如温水煮青蛙。二者已证空性,无著无求,自由自在。前者虽无烦恼,不如修行有烦恼之人也。至于无佛则无魔,亦有两种境界。一者愚痴境界,不辨善恶,不信因果。二者真如境界,佛魔俱空,不入断灭是也。

追问

是呀。不过直达本性太难了。
那么追求严格的仪轨,是否对错,比如《佛说校量数珠功德经》中说“若菩提子为数珠者,或用掐念或但手持,数诵一遍其福无量,不可算数难可校量。”。还有持咒的要领 ,遍数。意思是说,佛经上说怎么做,就照着怎么做,这个怎么看?我是比较偏信佛经的,所以才问经文中说的菩提子应该指的哪种菩提,现在菩提子做的念珠太多了,恐怕都失真了,只是想知道原本的菩提子应该是哪一种?

追答

你好!有条件的时候严格按佛经的仪轨去做,当然很好!有时候条件不具足,我觉得就需要变通。其次,佛教的核心,是讲心的,否则佛经不会说心净则佛土净。比如说声闻戒,比较偏重从言行去做,而菩萨戒,则首重心戒,若起心动念,虽然没有做出或说出不善法,但对菩萨来说就是犯戒了。有为法的修行,针对的是新学弟子或容易接受仪轨的弟子,到后来,就要讲心地的修持了。诵经,持咒等有为法,相当是武功的招式,心地的修持相当于内功。内功越强,招式就越有威力。佛经中的不了义经较注重仪轨,而了义经多谈论心地。很惭愧我不能回答你关于菩提子的问题,我只能以我的理解从另一个角度来作答,有些地方,说得不好,请多多原谅!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3-20
佛经上说的菩提,是指现在的天台菩提,菩提子现在大多是为地域所命名,佛经指的菩提子,只是现在天台山根据地域给命名为天台菩提,希望能帮助到你,阿弥陀佛!我现在念佛圣号用的是木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