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色冲击波”飞行表演队的发展史是什么样的?

如题所述

“篮色冲击波”(Blue Impuse)是日本航空自卫队的表演飞行队,隶属第4航空团第21中队(宫城县松岛基地)。

1959年,美国空军“雷鸟”飞行队赴日访问表演,给日本航空自卫队很大震动。1960年,按当时航空幕僚长源田实的指令,在静岗县滨松北基地的第1航空团组建了一支飞行表演队——“空中机动研究班”。这支部队的领导稻田三佐在队员中募集别名,最初称为“天龙”,后决定为“蓝色冲击波”。1965年,“空中机动研究班”改称为“战技研究班”。

赖队最初使用5架F-86F,故这个时期表演队又称为“F-86F蓝色冲击波”。组队第1年共进行了13场表演,并以拉烟显示航迹来增加表演的艺术性。这支飞行表演队通常每年第4季度表演20~30场。1964年10月10日东京第18届奥运会开幕式上,“蓝色冲击波”以5架时速450千米钓F-86F用蓝、黄、黑、绿、红五色彩烟在300米空中拉出象征奥林匹克的5个直径1830米的圆环,使94个国家的选手和数万观众惊叹不已。6年后,大坂万国博览会开展时,“蓝色冲击波”飞行队又成功地在蓝天上绘出“EXP070”的复杂图案,显示出高超的飞行技巧。

从60年代中期后,日本航空自卫队相继引进F404J和F-4EJ战斗机。进入超音速战斗机时代,F-86F开始从航空自卫队中淘汰。飞机老化和件供应困难,使得维修工作越来越难。1980年底,策1航空团第1中队“战技研究班”(“F-86F蓝色冲击波”)在表演545次后解队。航空自卫队曾考虑用当时主力战斗机F4EJ“鬼怪”组成新的一“蓝色冲击波”。鉴于各国第一流飞行表演队均使用本国研制的飞机,1981年2月,重新组建的“蓝色冲击波”换装三菱公司研制的T-2超音速教练机。表演机增为6架(4架编队特技、2架单机表演)。新的“T-2蓝色冲击波”隶属第4航空团第21中队,基地也转到松岛。

“T-2蓝色冲击波”有8架飞机。8名飞行员全是飞行技术精湛的教官。飞行时间一般为2000-3000小时,除队长以90%时间用于飞行表演队外,其他队员30%~40%的时间还要担任飞行教官业务。公开表演时6机上天,两位不上天的飞行员一个为观众当解说员,一个在管制塔中密切注意飞鸟或其他妨碍飞行的异常情况,为飞行队提示注意避险,“蓝色冲击波”的T-2表面涂色方案由航空自卫队在LqS0年向社会募集,收到设计方案2055件。出人意料的,选中的方案设计者竟是19岁的立高岛高校3年级女学生。

E-86F是美国北美公司研制的喷气战斗机。采用35度后掠翼设计的XP-86于1947年10月1日试飞成功。次年4月26日在小角度俯冲时超过音速,成为继X-1的第2架超音速飞机。生产型F-86A“佩刀”于1949年装备美、国空军。1952年,增大翼面积,采用全动平尾、高空高速机动性能改善、航程增加的F-86F试飞,其海平面时速1118千米。F-86F参加了侵朝战争,是米格-15强劲的对手。50年代,F-86F成为西方第一线主力战斗机,共生产2000余架,日本航空自卫队从美国购人180架,又由三菱公司组装生产300架,作为第一线战斗机直到①年代中被F-104J全天候战斗机取代。

T-2是三菱公司为航空自卫队研制的超音速教练机。它装备两台石川岛播磨公司仿制的英法合作研制的“阿杜尔”涡扇发动机,加上新型的攻击-导航系统,可进行超音速战斗机的战术训练。T-2第一架原型机1971年7月试飞,在11月9日进行了超音速水平飞行,马赫数达到1.3。航空自卫队订购了乃架。每架价格850万美元(1978年美元值)。

T-2设计中强调阻力小、结构简单和重量轻,外形很像英法合作研制的“美洲虎”攻击机。双后掠角上单翼下反角9度,全动平尾下反角15度。后机身有两块小腹鳍;座舱左侧下方有20毫米“火神”6管机炮一门,翼尖可挂空对空导弹。机腹和翼下5个挂架还可携带油箱、炸弹和火箭巢。在T-2的基础上发展的单座攻击机F-1于1977年6月试飞。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