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理工大学仪器科学与技术在职研究生专业介绍

如题所述

长春理工大学仪器科学与技术在职研究生学科是长春理工大学最具特色的传统与优势学科之一,是从建校时的光学仪器专业经过50余年的建设发展而来。本学科于1993年批准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硕士点;1995年批准精密仪器及机械硕士点;1999年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获吉林省重点学科;2003年获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2006年获仪器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2009年设立仪器科学与技术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现为“十二五”吉林省高等学校优势重点学科建设点,在2012年教育部第三轮学科评估中全国排名18位。
长春理工大学仪器科学与技术在职研究生本学科队伍结构合理,学术水平高、创新能力强、科研成果多。近年来,承担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重点等在内各类科研项目70余项,其中,国家级12项,省部级22项。年均承担科研项目到款经费1500万元以上。通过总结科研工作的学术内容,积极进行学术论文发表、专利申请、专著出版、教材编著及学术交流工作,团队年均发表高质量论文100余篇。
现有国家级、省部级各类学科基地与研究平台6个,学科实验室4个,最大程度满足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实践与科研需求,为高层次人才培养奠定坚实基础。
长春理工大学仪器科学与技术在职研究生凝炼方向,强化内涵
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具有与众多相关学科紧密交叉与融合的特点,而且这种学科间的紧密交叉与融合越来越成为现代仪器技术。根据国家对航空航天、国防在仪器技术发展急需,结合本科学多年积累与储备,顺应高端仪器技术发展的趋势。现已形成航天器模拟试验与标定技术、光电检测技术与质量控制、光电精密测量及柔性装配、智能测试技术与系统、精密仪器总体设计与仿真、视觉检测与图像处理技术6个特色明显且相对稳定的研究方向。在太阳/地球/月球/星体模拟试验与标定、零件尺寸/形位误差非接触检测、大型目标形貌检测与数字化装配、武器系统参数动静态参数测试、多自由度精密平台设计与制造、图像采集/处理与识别等方面具有较强优势。
近年来,本学科以多个卫星姿态控制关键部件地面测试、复杂形面海量数据预处理/数据挖掘技术/曲面重建技术/曲面精度评价和检验技术、光电尺寸检测技术以及武器装备动静态参数测试为背景展开深入研究,成果已在多个国家重点卫星型号、载人航天工程、各型号空天飞机、“猛龙”、“枭龙”等型号战斗机得到应用,并在武器装备动态性能测试、成像制导器件防护技术、复杂与透明部件非接触检测技术等方面研制出系列光电检测设备与系统。为我国航空航天、国防事业做出较大贡献,受到相关部门通令嘉奖。通过项目的研究为我国测量仪器产业发展提供了较完整的技术支持,为国家、吉林省在职研究生地方仪器仪表行业及光电子产业发展做出了贡献。
近五年来,以承担国防863重大、国家重点型号项目、总装备部项目和航天项目为牵引,理论研究与工程应用并重。研究内容涉及光学、精密机械、电子学、现代传感、计算机等多学科知识,融合光学设计、精密结构设计、激光雷达、激光跟踪、THz无损检测、光电检测、智能控制等多种先进技术。取得科研成果50余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国防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部省级科技进步二等奖7项、三等奖10项。科研成果绝大多数得到实际应用,填补多项技术空白,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起到了较大作用。结合科研工作,出版专著3部,编著教材7部,发表学术论文375篇,被SCI、EI等收入200余篇。
学科平台是学科方向或领域教学科研发展的成果体现,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现有光电测控与光信息传输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兵器装备研究院光电中心、光电测控仪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吉林省光电精密测量与数字化装配科技创新中心、兵器试验场光测仪器检定站、吉林省光电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联合)6个省部级以上学科研究平台。近五年来,共获得学科建设项目5项,建成学科实验室4个,总经费达1700余万元,购置万元以上设备53台套。完善高层次平台已成为本学科发展教学、科研,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重要基地与舞台,成为带动整个仪器学科与技术学科发展的动力源泉。

考研政策不清晰?同等学力在职申硕有困惑?院校专业不好选?点击底部官网,有专业老师为你答疑解惑,211/985名校研究生硕士/博士开放网申报名中:https://www.87dh.com/yjs2/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