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工匠精神到底是什么,又该如何找回它

如题所述

“工匠精神”是评价产品的好坏时不再以机械化生产程度的高低来评判,而是要看产品的设计、创意、文化内涵,看产品的人性、温度和活着的灵魂。这些都有了,产品才能有“品质”。这个“品质”,更多的应该是强调中国传统文化、精致文化的回归。
中国是一个很精致的国家,我们现在提“工匠精神”,实际是要回归到精致文化的本来面目,回归到它的文化本体。对于精致文化的内涵,我觉得包括了职业良心、职业信誉、职业忠诚等重要特征。从生产的角度看,我们不应该把生产者个人的创造性、个人的审美、个人的情趣、个人的技艺、个人对产品的理解,淹没在工业化、机械化的生产之中。
随着消费领域的不断扩展,产品的工艺品质、个性内涵、性价比成为关注的重点,只有品质过硬、个性突出、性价比好的产品,才会越来越占领市场。“工匠精神”,就是在为工匠正名,要让他们有应有的社会地位和尊严,要对他们做新的价值判断,让他们有应有的价值。
工匠精神是一种态度、传承、创新和追求。当代中国传统文化在传承中面临的最大困境与瓶颈,就是社会对传统艺术地位与价值的认知,尤其是青年一代普遍缺乏对传统非遗文化和手工艺术传承必要性与重要性的认知,导致中国工匠精神日益面临缺失的危机。这不能简单地责备青年一代功利与浮躁,要真正改变这种状态,需要政府、专家、学者与大师传承人共同重视、研究对策,从制定振兴中国工匠精神制度政策,到提升中国手工艺人与工匠精神的社会地位与认知,鼓励艺人对传统手工艺的市场创新,重视对手工艺术人才培养等,从政策制度和舆论导向等多方面去做务实与长期的努力和改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