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化学消毒剂有哪些

如题所述

常用的消毒剂通常有过氧乙酸溶液、84消毒液或甲酚皂溶液。
过氧乙酸溶液:过氧乙酸溶液对细菌、芽胞、真菌、病毒等病原体均有杀灭作用,可以用于器械、空气消毒,但过氧乙酸溶液具有较强腐蚀性,建议普通人在使用过氧乙酸溶液时戴手套,避免皮肤与该物质直接接触而发生脱皮;
84消毒液: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为次氯酸钠,具有杀死细菌以及病毒的作用,在临床常用于对器具和地面的消毒,因为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是氯离子,具有较强的杀毒作用。但长期使用84消毒液,可能对呼吸系统造成损伤,而且84消毒液本身还具有腐蚀作用,因此建议不要长时间闻84消毒液的气味,以免损伤呼吸道;
甲酚皂溶液:甲酚皂溶液是一种较柔和的消毒剂,可以消灭细菌和部分病毒,具有消毒、杀菌的功效,在临床上常用于器具消毒,但甲酚皂溶液对皮肤也有一定刺激,因此建议普通人群避免长期直接接触甲酚皂溶液。
如果平时需要使用消毒剂,需根据说明书进行使用,尽量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使用消毒剂。在使用消毒剂的时候注意佩戴好口罩,戴好手套,避免皮肤直接接触,使用消毒剂后,建议及时开窗通风透气。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1-26
消毒是养殖场重要且必需的环节,消毒方法的正确与否是预防养殖场疫病感染和控制疫病暴发的重要措施之一,是养殖场高效发展的重要保证。目前农村养殖场户消毒意识很强,此项工作也在天天进行。但是,真正能够进行科学消毒的并不是很多,很大一部分养殖场户对消毒的基本常识不是很清楚,往往是跟从和模仿,消毒的效果并不是很理想。为此对常用消毒剂的种类及使用注意事项做一下介绍。
消毒是指清除和杀灭环境和物体中的致病微生物或使微生物灭活的过程,分物理消毒和化学消毒两种。物理消毒主要指阳光和紫外线照射等。化学消毒指用化学药品清除、杀灭和灭活致病微生物的过程。常用化学消毒剂根据化学结构可分为:
1.碱类:主要包括氢氧化钠、生石灰等,一般具有较高消毒效果,适用于潮湿和阳光照不到的环境消毒,也用于排水沟和粪尿的消毒,但有一定的刺激性及腐蚀性,价格较低。
2.氧化剂类:主要有双氧水、高锰酸钾、过氧化氢等。
3.卤素类:氟化钠对真菌及芽孢有强大的杀菌力,1%2%的碘酊常用作皮肤消毒,碘甘油常用于黏膜的消毒。细菌芽孢比繁殖体对碘还要敏感28倍。还有漂白粉、碘酊、氯胺等。
4.醇类:75%乙醇常用于皮肤、工具、设备、容器的消毒。
5.酚类:有苯酚、鱼石脂、甲酚等,消毒能力较高,但具有一定的毒性、腐蚀性,污染环境,价格也较高。
6.醛:甲醛、戊二醛、环氧乙烷等,可消毒排泄物、金属器械,也可用于栏舍的熏蒸,可杀菌并使毒素下降。具有刺激性、毒性,长期会致癌。
7.表面活性剂:常用的有新洁尔灭、消毒净、杜灭芬,一般适于皮肤、黏膜、手术器械、污染的工作服的消毒。
8.季铵盐:新洁尔灭、度米芬、洗必泰等,既为表面活性剂,又为卤素类消毒剂。主要用于皮肤、黏膜、手术器械、污染的工作服的消毒。
根据消毒效果又可分为:
1.高效消毒剂:戊二醛、甲醛、过氧乙酸。
2.中效消毒剂:含氯消毒剂(次氯酸钠、二氯异氰尿酸钠、(优氯净)、碘(碘伏、复合碘,(皮肤、黏膜新型消毒剂)酒精。
3.低效消毒剂:新洁尔灭、洗必泰。
在选择消毒肌范冠既攉焕圭唯氦沥剂时通常遵循以下原则:
(1)在使用条件下高效、低毒、无腐蚀性,无特殊的嗅味和颜色,不对设备、物料、产品产生污染。
(2)在有效抗菌浓度时,易溶或混溶于水,与其他消毒剂无配伍禁忌。
(3)对大幅度温度变化显示长效稳定性,贮存过程中稳定。
(4)价格便宜。在使用消毒剂时应注意:
1.将需要消毒的环境或物品清理干净,去掉灰尘和覆盖物,有利于消毒剂发挥作用。
2.养殖场应多备几种消毒剂,定期交替使用,以免产生耐药性。
3.密切注意消毒剂市场的发展动态,及时选用和更换最佳的消毒新产品,以达最佳消毒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