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振宁对中国贡献到底有多大?

如题所述

杨振宁在1971年第一次回国访问回到美国后,他对中国的情形做了很多报告。由于他的名望和地位、他的作风和为人,他的演讲和报道在美国社会起了很大的作用。在当时中美关系还没有完全解冻的情况下,他这样做是承担了相当大的风险的。但他认为正面报道中国在各方面的许多发展是他的义务。

他经常到欧洲、南美洲、东南亚、日本等地去讲学或访问。所到之处,人们都要求他作关于中国的情况的报告。他的这些报告,对当地的华侨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许多美国人尤其是科学家对中国持友好的态度,愿意同中国接近,杨先生的功劳是非常大的。

当时来自美国、苏联以及中国台湾地区当局的种种压力,都没动摇过杨振宁的决心、信心。他坚持每年至少回国访问一次,以尽自己的赤子之心。

在最初的几次回国中,杨振宁就把自己的规范场理论和杨-巴克斯特方程介绍到中国。只因当时中国正处于“文革”时期,对此研究工作没有给予及时充分的注意。

1972年7月,杨振宁在他第二次回国访问中就开始坦言中国科学发展的许多问题,强调需要更多的理论研究和实验研究,政府应采取一个多注意基础科学的政策,要抓好基础课的教学,加强基础理论的研究。

杨振宁当面向周总理提出“片面的平均主义已经毁了中国的科学”。这是学术大师直率的性格。他还建议把《科学美国人》译成中文,让祖国有更多的人了解美国和世界的科学发展。这些意见都被政府所采纳。


为了中国教育和科技事业的发展,杨振宁不辞辛劳,往返奔波,访问过国内几十所大学。他还应聘担任复旦大学、中山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南开大学、云南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几十所高校的名誉教授或兼职教授。

为了中国教育和科技事业的发展,他还在我国许多高校主持建立研究机构。1986年他不仅应聘为南开大学的名誉教授,同时应陈省身之邀,负责建立南开大学数学研究所理论物理研究室,并担任该所的学术委员会委员。对这个研究室的建立与发展,杨振宁从组织工作、专家构成、基本规划到学术活动、研究方向、具体课题,他都亲自过问,倾注了大量心血。

为了中国教育和科技事业的发展,杨振宁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和良好的社会关系,筹集基金,设立奖学金。在他的发起和直接的倡议下,设立了各种科技奖和研究基金等。

1998直开始,在清华大学物理基地科学班的教学模式、清华IAS的建立,以及凝聚态和冷原子领域方面,我国的物理学研究的积累很大程度上和杨振宁有关系,尤其是08年前后那些论文,很大程度上对于我国理论物理的研究团队培养做出了贡献。凝聚态和冷原子恰恰也是我国弯道超车、赶上世界水平的领域之一。

杨振宁在清华大学的年薪为人民币100万元,但他分文不取,捐给了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他还卖掉了自己在美国纽约的一处大房子,向清华捐了100万美元。他把诺贝尔奖金的一部分,也捐给了清华。

 杨振宁个人成就1956年和李政道一起发表论文,次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1964年加入美籍,1971年回国,是建国后美籍学者访问中国的第一人,同年最早在世界舞台上谈及钓鱼岛问题,1978年倡导建立中科大少年班,1997年促进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的建立。2003年回国定居,2004年开始在清华大学教授物理,2015年4月1日放弃美籍,转回中国国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7-11

一、他的理论

任何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理论,都是世界上最顶尖、最伟大、最正确的理论之一,是人类文明的辉煌成就。

诺奖的成果是公开的,它不仅仅属于某个人、某个国家,而是属于全世界。当然,也属于中国。

而且,他还有比诺奖理论更加牛的理论——杨-米尔斯规范理论。这是个可以让他排在当今世界前五的成就。

也许很多人并不知道宇称不守恒、规范场是什么鬼,不知道我们能从中得到什么好处。

500年前,哥白尼提出“日心说”时,当时的人们也不知道能有什么用,太阳照样每天在老地方升起。但谁能否定他对人类的巨大贡献。

111年,爱因斯坦提出了相对论,后来的科学家居然花了几十年去证实,更别说什么好处了,但没有人能否定他的伟大贡献。

杨振宁理论,就是这样一个理论。


二、他的诺奖

我们可以拿诺贝尔奖可以和奥运会金牌比一比,奥运会金牌四年有306块,诺贝尔奖一年6个,4年才24个。目前为止,中国获239枚奥运会金牌,但获得诺奖的满打满算,牵强附会统计拢来,还是个位数。

因此,如果说获得奥运会金牌给国家带来巨大荣誉的话,诺奖带来的荣誉要大得多。

而且,奥运会金牌的对国家的贡献属于当前,但诺奖的理论带来对世界的改变,是非常长期和影响深远的。

大概,您会说杨振宁是美国人,别说这些没用的。

告诉您:1957年,杨振宁和李政道都是如假包换的中国人。

三、他推进中美建交

杨振宁在中美还没有正常建交前的1971年,以巨大的勇气,以诺奖科学家的身份,率先访华。为美国科学界访华第一人,得到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为中美建交铺平了道路。

在后来的岁月中,他一直致力于中美友好,深刻改变了世界格局。

四、他的具体的贡献

据不完全统计,杨振宁为中国协助或者直接建立一流物理实验室60余座,为清华大学和南开大学一共筹集约20亿美金的科研经费。他以清华大学的名义发表SCI论文30多篇,将冷原子、凝聚态物理科研水平一下子提高了几十年,为我国在世界科学界争得了巨大荣誉。

杨振宁利用自己的影响,推荐1200多名青年学者出国访问、深造,绝大多数都归国成为科学界的栋梁之才。

据朱邦芬院士在南开大学讲:杨振宁在清华大学的年薪为人民币100万元,但他分文不取,捐给了他1997年亲自创办的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他变卖掉了自己在美国纽约的一处豪华住宅,向清华捐了100万美元。在清华大学,他设立了“杨振宁讲座”,“杨振宁奖学金”,“杨振宁基金会”,并亲自担任高等研究中心名誉主任,基金会主席。

杨振宁作为一名著名的美籍科学家,10个国家和地区的科学院的院士,去哪里,都会当神一样供着。但他回到中国的清华大学,这对海外学者的示范效应,他所带来的人才资源和人脉关系,本来都是无法估量的。运用得好,完全可能比导弹和氢弹要更有威力。因为他可能吸引回来第二个、第三个钱学森、邓稼先。

第2个回答  2017-07-11

首先说明一点,这是一个智慧与魅力并存的男人。

先来看看他是被怎么样骂的,骂他的无外乎三种。

一,调侃他的婚姻。杨老已经82岁,翁帆才28,两者的爱恋,颇有苏轼笔下的“一树梨花压海棠”的感觉。网友不断质疑“有真爱吗?”“为了钱,为了名声?”,然而,在这个自由恋爱的时代,结婚年龄早就已经不重要了,只要双方真的有连理之心,相濡以沫,那么,这场婚姻就没有错。

二,说他回国是来养老的。说这些话的网友占了绝大部分,主要是说他年轻时为他的“美国爹”服务。现在做不了了,就回国了,,

三,说他是一个自私自利的小人。这我就不举例了,一搜一大把。

然而,这些人真的看到了背后的真实吗?来说说杨老的贡献吧。多到你看不完。

1.杨先生在70年代初率先冲破重重阻力来华,开让世人了解中国的窗口。当时台湾全力想让杨首先去台湾访问。

2.1977年2月27日,杨振宁在美国以“全美华人协会”负责人的身份与他人共同发起成立“全美华人促进美中邦交正常化委员会”,并以 8 000美元的代价在当天的《纽约时报》上刊登全页广告启事“致美国卡特总统公开信”,全文用英文发表,旁边加了八个中文字:“亡羊补牢,犹未为晚2”

3.1979年1月30日,在华盛顿全美华人协会等组织举办的欢迎邓小平的宴会上,杨振宁致了题为“建造友谊桥梁的责任”的欢迎词。

4.杨先生极力推动中国基础科研(向毛主席建议要重视基础研究并被采纳)

5.担任美国“华协”主席,极力促进中美科技文化交流

6.参加发起了“全美华人促进美中邦交正常化委员会”

7.在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发起组织CEEC(与中国学术交流会),资助中国学者去进修

8.1982年,杨振宁直接写信给中国有关部门领导,对中国科技发展的战略再次提出建议。

9.1983年,杨振宁倡议的‘冲山大学高等学术研究基金会”在香港组成,杨振宁任基金会董事会主席。

10.极力建议中国要优先发展生物技术与计算机技术

11.促成香港实业家刘永龄先生设立“亿利达青少年发明奖”、“吴健雄物理奖”、“陈省生数学奖”

12.任邵逸夫奖基金会理事、评审会主席

13.在陈省身先生所建立的南开数学研究所内建立理论物理研究室

14.帮助清华大学建立高等研究院

15.为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筹措大量资金,不久前还筹得1000万美元

16.为清华大学请来姚期智这样世界顶尖的计算机科学家(华人世界唯一的图灵奖获得者)

17.积极维护祖国统一,明确反对“台独”,指出“合作兴,分则衰”

18.积极参于“保钧”活动

19.为了中美关系正常化,杨振宁四处奔走,做了大量工作。每当“上海公报”签字的纪念日,杨振宁等便在美国各重要英文报纸上刊登巨幅广告,呼吁美国当权人遵守“上海公报”诺言;同时,他们还组织针对白宫、国务院及国会方面的游行示威,在电视、电台发表谈话,到美国各地演讲,向美国人民阐述美中关系正常化的重要性。

20. 20世纪80年代,在美国参众两院里没有华人的席位。在美国国家科学基金董事会里,有波兰人,有黑人,但也没有中国血统的人。杨振宁每想起这些,心中就非常不安。1984年,时任特拉华州立大学物理系教授兼校董事的吴仙标先生宣布竞选特拉华州副州长,这一举措得到了美国许多著名华裔人士的支持和赞助。杨振宁立即发起组织了一个支持吴仙标的委员会,其成员有:白宫出口委员会副主任陈香梅、电脑巨子王安、著名建筑师贝聿铭、加州州立大学校长吴家玮等。由于吴仙标的才华和许多华人的大力支持,他成功地成为当时在美国政坛上担任最高职务的华裔人士。

至于说他年轻的时候为什么没有在中国。?杨振宁是从事基础物理研究的,如果他当时回国,也不会对中国物理做出什么太大的贡献,甚至可能遭受牢狱之灾(他岳父是杜聿明)只有改革开放以后,才真正有物质基础和社会环境来追赶国际先进水平。

 事实上,他对中国的贡献可能并不输于邓稼先,以杨振宁为代表的海外华人知识分子和以邓稼先为代表的归国知识分子都为今日的中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我们不能把他们的贡献强行对立起来。“两弹一星”元勋铸就了中国国防工业的基石,而海外华人知识分子在学术界拥有巨大的影响力,培养了一代又一代优秀的华人学子,这些学生很多已经回国效力,而这些海归们已经在方方面面成为现今中国社会的栋梁。

第3个回答  2017-07-11
杨振宁为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复旦大学拉巨额科研经费,私人推荐1200余名年轻学者出国培训。“无偿协助建设实验室几十座”(葛墨林院士语),以清华名义发表SCI论文几十篇,“将清华三个物理研究领域提高到世界一流”(清华大学校长王大中语)”,杨振宁还个人捐献600万美金以上给清华大学,用于引进人才。
杨振宁还邀请、安排林家翘、聂华桐、姚期智、张首晟等多位世界顶级科学家到中国工作,其中做到中科院外籍院士的就有7人。杨振宁还一手促成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的创建和第四代光源——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试验装置的大项目在中国落户。据李昕,杨振宁还与恢复高考有关,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
杨振宁是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创始人,该研究院在理论凝聚态物理、冷原子物理、理论计算机等领域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汇聚众多国际一流学者。他还是南开大学理论物理研究室创办人,该研究室在国际上占有一席之地。据周光召院士:杨振宁为中国至少培养了10个以上的中科院院士和5个大学(副)校长。
他是1971年中美关系松动后回国探访的第一位华裔科学家,在积极推动中美文化交流和人民的互相了解、促进中美建交、人才交流和科技合作等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
1971年上半年,杨振宁参与保钓运动,此外他还以公开信的方式直接参加1971-1991年对台统战。
1977年,杨振宁创建全美华人协会,1980年创建“与中国学术交流委员会”,在中国香港和美国筹措资金,策划和资助了CEEC计划(中国学者访问项目),帮助大批中国高端学者到美国著名大学进行深造,归国者有多位当选两院院士,其中就包括后来的北京大学校长的陈佳洱,担任过复旦大学校长的杨福家以及担任过中国科技大学校长的谷超豪、东北师范大学副校长薛康、中国科学院院士孙昌璞、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副院长苏刚等人。
1983年,杨振宁创建香港中山大学高等学术研究中心基金会,促成了广州中山大学高等学术研究中心的成立,募得巨额资金,以及4000多平方米教学楼一栋,资助国内纯学术基础研究项目,获得国家部省级奖励几十项。
杨振宁还在南京大学、兰州大学、中山大学、海南大学、东莞理工学院等高校学府个人捐资建立“杨振宁奖学金”,帮助品学兼优的大学生(含研究生)完成学业。
中国科学院院士龙以明说,南开大学理论物理研究室为我国科学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这与杨振宁先生的指导和帮助是分不开的,他亲自募款支持并指导应注意的研究发展方向,亲自参加该室举办的多次国际会议,并资助该室博士生毕业后到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工作一年。今天,杨先生仍十分关心理论物理研究室的发展,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中科院院士葛墨林说,我一直是在陈省身先生的亲切关怀和杨振宁先生的直接指导下做事情,从他们二位身上我们学到的不仅仅是数学和物理,更包括做人。杨先生虽已年近九旬,但有很多重要的事情我们仍向他报告,得到了他的指点和支持。
清华大学前校长王大中高度赞誉了杨振宁对清华的贡献:清华物理系有今天的成就,杨教授功不可没。
清华大学前校长顾秉林对杨振宁作出了高度评价,“杨先生是我国科学工作者的一面旗帜”。顾秉林透露,他任校长时杨振宁推荐了著名计算机专家姚期智来清华任教,为后来清华引进大量高端人才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他还把在清华的工资都捐了出来,用于引进人才和培养学生。”
清华物理系主任朱邦芬院士:杨振宁回国后,在短时间内将冷原子、凝聚态、统计物理三个研究领域短时间内提高到世界先进水平,帮助清华物理系从根本上改变了面貌,亲自做了很多重要的研究工作,我常收到他发来的电子邮件,发件时间经常是晚上10点多、11点。在清华培养出了多名杰出的青年物理学家,其中好几位在国际上已经很有名声。一共发表了近30篇SCI论文,单位都署清华大学,此外还出版了几本专著。
最后不过还是在想提起另一位科学家邓稼先
附杨振宁与邓老的对话
邓稼先病重住院期间,杨振宁去医院探望时,两人之间有这样一段对话。

  杨问:研究原子弹,国家究竟给了你多少奖金,值得你把命都搭上?
  邓:原子弹十块钱,氢弹十块钱。
第4个回答  2017-11-05

许多人对于杨振宁先生有很大的误解,一个是觉得他对祖国没有什么贡献,还有一个最为重要的原因就是82岁的杨振宁先生娶了一个28岁的妻子,这件事情好像是违背了中国人传统的伦理关系,但这其实也未尝不可,可是不少人就抓住这一问题大做文章,甚至掩盖了杨振宁先生的对中国的贡献,那么就让小编来给你说道说道杨振宁先生对中国所做的巨大贡献。杨振宁先生为中国协助或者直接建立一流物理实验室60余座,为清华大学和南开大学一共筹集2亿美金的科研经费。他以清华大学的名义发表SCI论文三十多篇冷原子、凝聚物理科研水平一下子提高了几十年,为我国在世界科学界争得了巨大的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