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史上,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的区别是什么?

如题所述

传统文化是一种文化核心,是一种有形有质的文化理念。文化传统则是无形无质的规则与体系。在中国文学史当中,传统文化代表着浩瀚书海中的古典诗文,小说志异,文化传统则代表着书法的行文体系、诗歌的格律规则等。总体区别就在于二者的体现方式不同。

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是形而上和形而下的关系,是精神与物质的关系,是核心纲领与具体施行的关系。文化传统代表着一种规律和一种象征,是不落脚在现实中的,是没有实体映像的。但同时它又无处不在,无所不存。因为就中国文学史而言,文学的发展对于文化传统是一种继往开来的关系,是数千年来向下的延续与发展。如果没有文化传统,那么,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将无以为继。相对应的,如果没有传统文化,那么文化传统的传承只是无根之萍。

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是相互依存的关系。二者没有内外之分,亦不存在高下之别。只有深入的去研习与了解文化传统,才能进一步发扬与创新传统的文化。文化传统在传统文化的传承中起到的是纲领与引导的作用,可以说,文化传统就是传统文化发扬与继承的土壤,是传统文化根植于人们内心的基石。

如果文化传统是孕育的土壤,那么传统文化就是根植其上的大树。就中国文学发展史而言,文化传统的浸染与熏陶是成就无数璀璨传统文化作品的必要条件。传统文化是文化传统被人们吸收并发展之后具现化的体现,是一本本庄子经集的注解,是一首首格律协调的诗篇,是服装文化一代一代的继承与改良,也是五音五乐一辈一辈的传承与发展。因此,二者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8-09
传统文化侧重于文化的内容,例如:琴棋书画等有形的物质,而文化传统更侧重于传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以及传统文化所蕴含的精神文化,他可以说是无形的。
第2个回答  2020-08-09
传统文化讲得是文化核心 ,有形有质的东西;文化传统更多于规则体系的感觉。
第3个回答  2020-08-09
传统文化落脚点在文化,它是创成与本民族祖先,带有自己民族的色彩。文化传统落脚点在传统,它是形成为民族的集体意识和集体无意识,也就是民族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