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喜欢把东西装在袖中,走路的时候双臂垂落,东西为何不掉?

如题所述

在不少古装电视作品中,有时侯会发现电视中的古人不时从宽大的袖子中拿出银子、手帕之类的东西,动作行云流水。让人不禁感到疑惑,古人的衣服袖子为什么可以装东西,为什么不掉下来呢?

袖里缝有口袋

古人的袖子里是有口袋的,只不过,这口袋的缝制有些讲究, 口袋上方近袋口处用针线固定在袖内,口袋下方不固定,这样口袋装有东西时受重就会下垂,口袋呈收口的形状,东西也就不容易掉下来了。口袋的位置也有讲究,一般缝在手肘的后面, 如果口袋是在袖口处,手臂抬起的时候,露出里面的口袋,这样会显得不雅观,古人认为这样会有失礼仪。

古代人的衣服外面是没有口袋的,出门会把银子、书信等细小物件放在袖子的口袋里,遇到相识的人,有时侯免不了双手作揖寒暄一番,里面的东西也不会掉出来。又因为袖中口袋经常装钱财,也常常用“两袖清风”来比喻古代官员为官清廉,不贪墨钱财。

古代有“城中好大袖,四方全匹帛”的说法,意思是古人中基本只有文人贵族才会穿这种大袖的衣服,

在古代有宽大袖口的衣服,也不是人人都穿得起的,多数是一些达官贵人才穿得起,很少见有穷苦人家穿。另外,因为宽大袍袖象征着礼节,庄严,在一些特定场合,如朝拜、婚庆、寿庆等场合出现。

我们经常在一些古代宫廷剧中,除了武官,很多文官都穿着宽大袖子的长袍上早朝,也经常看见有时侯官员从袖内掏出奏折上奏,连奏折这么重要的东西也可以放在袖内,可见在古代袖内口袋的缝制技术是很成熟的,不用担心东西会掉下来。

古人的衣袖除了装东西,其它用处也多

衣袖可以擦汗、擦脸、擦眼泪、遮阳等。

屈原所作《离骚》中有一诗句“长太息以掩涕兮”,白居易所作《琵琶行》中有一诗句“满座重闻皆掩泣”,由此可见,古人的衣袖除了可以装东西,还可以擦东西呢。

古人一般会将衣袖当毛巾、手帕便用,用以拭泪、擦汗、遮面、挡阳等。以现代人的眼光来看,是不是这些古代人都不讲究卫生?其实不是的,这只是古代人生活中养成的习惯,是属于一种历史传递下来的习俗行为,不是不讲卫生哦。

《史记·è´§æ®–列传》中有“齐冠带衣履天下,海岱之间,敛袂而往朝焉”的记述。

“敛衽”是古人整一整衣袖双腿稍微弯曲,矮身施礼的动作行为,也多见于一些“才子”“佳人”相见的场合,一般来说场景是这样的:“佳人”整一整衣袖,向“才子”施“敛衽”之礼,“才子”也整一整衣袖回“作揖”之礼,一幅初初相见,彬彬有礼的画面。

行过见面礼之后当然会交谈一番了,随着交谈深入,“才子”与“佳人”相见恨晚,相谈甚欢是有可能的。也有可能是话不投机半句多,这时候先走的往往是“才子”,只见该“才子”怒容满面,拂袖而去,从侧面和背影来看,走得哪叫一个“潇洒”。

结语:古代人的衣袖可以装东西,但多数是限于一些贴身小物件,如果是比较重或大的东西,会有专门的行囊用于携带。另外衣袖除了可以装东西之外,其他用处还是蛮多的,这也是古代人智慧的结晶啊。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9-15
因为古代人的袖子里面其实缝的都是有口袋,他们的东西和银子都是放在这个口袋里面的,不会掉落的。而且古代也不是说每个人都穿大袖子了,一般穿大袖子都是那些有身份的人。
第2个回答  2020-09-15
因为在袖子上绣着兜,放进去的东西就像外面的兜一样,可以装住东西,不会掉下来
第3个回答  2020-09-15
因为袖子里面还是有口袋的,和我们衣服上的口袋一样,所以不会轻易掉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