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融在临死前,他的九岁儿子说了什么,成为千古名句?

如题所述

其实孔融的身份远不止这么简单,孔融出身名门,他是孔子的后代,《三国演义》中,袁绍曾经集结了18路诸侯讨伐董卓,孔融也在其中,不过孔融的结局并不怎么美好,他因为惹怒了曹操被处死了全家,他9岁的孩子临死前说的8个字,成为了千古名句。

孔融文采出众,颇有声望,架子和脾气自然是不小的,他和曹操的政治理念有所出入,所以经常挖苦讽刺曹操。建安9年,曹丕私自娶了甄氏,孔融就给曹操写了一封信:“武王伐纣,把妲己赏赐给了周公”。

曹操不明白孔融是什么意思,就派遣人去问,孔融没有直说,只回答到,你套入现在的事情,其实就知道了,曹操听后,就明白了孔融其实是在挖苦曹丕。

当时汉朝虽然名义上还存在,汉献帝还是名义上的最高权力者,但实际上皇室已经被架空,当时天下的大势力有袁绍、曹操、刘备等,面对这种局面,孔融的手下劝告他选择一个明主来投靠,不过孔融没有采纳这样的意见,还十分生气。

孔融也因为自己的傲慢付出了代价,后来袁潭攻打北海,孔融不敌,兵败而逃,失去了自己的根据地,再后来汉献帝把都城迁到了许昌,虽然诏书实际上是曹操发出的,但名义上还是天子的命令,所以很多人还是听从的,孔融也是如此,他应召入朝,当时有的官员希望用肉刑来约束百姓,但是孔融反对,是因为国家的风气不好,从心底里服从和热爱国家了,所以应该加强风气教化,而不是用刑罚的方式恐吓百姓,这个意见被采纳了。

他看出天子实际上已经被曹操控制了,已经成为了一个象征,所以就非常厌恶曹操,经常用言语来冒犯曹操,后来曹操上了表禁酒,孔融还出言讽刺,表示如果没有酒的话,很多圣人压根就不能悟道,这惹怒了曹操,曹操下令诛杀孔融的九族,汉朝的儒生们还是很有血气的,他们自己是不怕死的,但是连累到了自己的族人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使者们来到孔府抓捕他的时候,孔融拦住了死者,他想要保全自己的儿子,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尊严,向曹操求情,当时孔融有两个儿子,一个八岁,一个九岁,正在院子里玩耍,看到父亲为他们低声下气求情的样子,忍不住站了出来。

9岁的孩子说道:“覆巢之下,安有完卵”,这句话一出,孔融也愣住了,是啊,要是自己这个一家之主都不在了,两个孩子还能够依靠谁来生活呢?看来自己真的是急的有点糊涂了,这种小孩子都明白的道理,自己竟然不明白。

这句话也传到了曹操的耳朵里边,曹操顿时就觉得事情非常严重,想要拔草除根,才9岁的孩子,就能够说出这样的话来,如果这个孩子长大,那将会给自己造成多大的威胁啊,于是孔融的全家老小都被曹操给杀死了。

不得不说,孔融一个4岁就懂得让梨的道德模范,却因为大逆不道而被杀了全家,这真的是对儒家的莫大讽刺啊。

9岁小孩说出的这句话真的非常有道理,对于家庭来说是这个样子的,要是一家之主都不存在了,那么家给小孩子提供的保护,就是非常有限的了,对于国家来说是这个样子,要是国家衰败了,我们作为个人,怎么可能过上好的生活,不遭受屈辱呢?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11
孔融在临死前,他的九岁儿子说了一句这样的话,覆巢之下,安有完卵,最后变成了千古名句,是因为孩子虽然年纪小,但是懂得非常多,知道父亲如果死之后,他们就无法再进行生活。
第2个回答  2020-11-11
孔融让梨的故事大家人尽皆知,但是大家不知道的是,在孔融临死之前,他的孩子说了一句“覆巢之下,安有完卵”,不久在孔融死后,曹操将其全家杀害。
第3个回答  2020-11-11
有其父必有其子。孔融的儿子一样是聪明伶俐,机敏过人。曹操杀孔融时,孔融哀求曹操能不能放过自己的孩子,但是孔融的儿子却说了8个字: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第4个回答  2020-11-11
孔融在临死前,他的九岁儿子说了覆巢之下,安有完卵,这句话也成为了千古名句,被记录在史书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