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俭好家风有哪些

如题所述

1. 崇尚道德、诚实守信。
道德是人本能的东西,更是后天养成的合乎行为规范和准则的东西。它是做人做事和成人成事的底线。它要求我们且帮助我们,并在生活中自觉自我地约束着我们。青少年养成诚信的品格,在将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更容易成功,才能赢得长久的荣誉和尊敬,给家庭带来长久的欢乐和安详。
2. 重视教育、崇尚知识。
康熙《庭训格言》重早教曰:“谕教宜早,弗敢辞劳”。重视教育,是自古以来的传统。青少年通过学习立身立德、增智强能,促进社会发展。
3. 勤俭节约、尊重劳动
勤俭是一种催人奋进的精神力量。勤俭的家风可以防止青少年产生优越感,克服身上的娇气,明白“劳动是创造一切幸福的源泉”的道理,青少年在尊重劳动的家风熏陶下,会树立自食其力的观念,从小培养自己的自立能力,养成自己坚韧不拔、积极进取的性格。
4. 尊老爱幼、邻里互助
尊老爱幼是传统美德,也是最重要的家风之一,可以有助于促进家庭和睦,让青少年生活在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要与邻里和睦相处,互帮互助,营造一种和谐、融洽的邻里关系。
5. 家庭和睦、合理教子
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影响至关重要,孩子生活在和谐温暖的家庭,受到积极健康的精神影响,才能心情愉快,积极进取,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知识拓展:

“家风”又称门风,指的是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风尚、生活作风, 即一个家庭当中的风气。家风是给家中后人树立的价值准则。
家风,是建立在中华文化之根上的集体认同,是每个个体成长的精神足印; 家风,是一个家族代代相传沿袭下来的体现家族成员精神风貌、道德品质、审美格调和整体气质的家族文化风格。家风对家族的传承,民族的发展都起到重要影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0-05
“勤俭节约”好家风

俗话说:“家风是一家道德的标准,如同粮食一般,是一个家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家也不例外。“承前祖德勤和俭”,这是爷爷奶奶告诉我的道理,它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一直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我,让我养成了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小时候,我很怕黑。每到晚上,我总把家里所有的灯都打开,照得整个屋子亮堂堂的。这时,爷爷总是叹着气对我说:“孩子,要懂得节约呀!”我疑惑地问:“什么是‘节约’?”爷爷随手关掉一盏灯,告诉我:“这就是‘节约’!”从此,我明白了要节约用电。

长大后,学会了买东西。有一天,奶奶叫我买一袋醋,我把钱交给售货员阿姨,阿姨给了我一袋醋,还有一枚一角的硬币。回到家,我把醋递给奶奶,顺手把那找回来的一角硬币丢进了垃圾桶。奶奶问我怎么那样做,我说:“一角钱留着有什么用,什么都买不了,还是扔掉算了。”奶奶说:“那可不行,一角钱虽少,可也是钱,只要聚少成多,它将来就会是一大笔钱。你要学会珍惜和节俭。”说着便把那一角钱捡起来,放进了一个小盒子里。从此,我明白了对任何事物都要学会珍惜和节俭。

“节约是一种好品质,能改变我们每个人的生活;节约是一种好习惯,能使我们的生活更美好”。勤俭节约,这就是我的家风,普普通通,没有人生大哲理,却让我明白怎么做人,让生活变得丰富、充实,而我就在这氛围中耳濡目染,一点点长大。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10-05
勤俭节约好家风的作文【篇一】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我很小的时候爷爷就教我背诵了,但不懂得其中的道理。随着慢慢懂事,长辈们的一举一动影响着我,使我懂得了其中的道理。

爷爷是个老党员,生产队长,他对工作特别认真,谁也别想占生产队的便宜,更不能给生产队浪费,村民们还给他起了个外号“老党”。对待家里“更”严。从我记事起,爷爷就把“勤俭、节约、不浪费”作为全家的口头禅,当然全家也是这样做的。现在我又拿“勤俭、节约、不浪费”的美德教育着自己的孩子,。

记得在我七岁刚刚懂事的春节,全家人都聚在一起吃饭,妈妈端上了一年都没吃到过的鸡、鱼,我一筷子夹了一块大鱼头放到了自己的碗里,奶奶也恐怕我吃不上似的,往我的碗里不断的夹菜,我狼吞虎咽的吃着,由于自己碗里的饭菜实在太多了,再怎么努力也吃不下了,我瞪着眼睛,摸着肚子,端起碗就要去倒掉,爷爷一眼就看到了我的心思,“孙女,把你的饭拿来给我吃,一米一粟来之不易,千万不要浪费。记得爷爷曾经教给你《锄禾日当午》的诗吗?”我点了点头。从那时候起,我学会了不浪费粮食。

如今爸爸又开始教育起他的外孙,要爱惜粮食。

现在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富裕了,但勤俭节约的传统不能丢。我们要珍惜眼前的美好生活,珍惜每一个人的劳动成果,倡导全社会人人勤俭、节约、不浪费。
第3个回答  2020-10-05
曾国藩家训中有句名言:无论大家小家,士农工商,勤苦俭约,未有不兴,骄奢倦怠,未有不败。

曾国藩是历史上有名的一品宰相:即平时每餐只食一菜一饭(只炒一个菜,只吃一碗饭)。

任两江总督期间有次到扬州视察,扬州的盐商盛晏款待,因为要找盐商筹备军饷,曾国藩不好意思拒绝,寒着脸只在眼前的一道菜上动了几下,其它菜没动一下,事后对身边的人说:一食千金,吾口不忍食,目不忍睹。

当初考中进士后做了一件天青锻马褂,他很少穿,平时都叠的整整齐齐压在箱底,有什么重大活动才舍得穿,以致30年后这件衣服还跟新的一样。

做为晚清一品大员,对家庭的管理是很严格的,规定家里的妇女都要纺布,就是他的一品诰命夫人也不例外。

01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节俭是个人品格重要的组成部分。

每天早上送孩子上学的时候,都能在学校门口看到没吃完的煎饼,包子,喝了一半的稀饭扔的到处都是,家长对孩子的这种行为也是默认的。浪费在这些人眼里并不是羞耻的事,也没有负罪感,反而是一种时尚,吃不完的饭菜打包拿回家是丢人的事。

也许有人会说,现在生活条件好了,谁还再乎这个啊!表面上这是小事,一个镘头一碗粥几毛钱,没有什么大惊小怪的。但孩子的价值观就是在日常生活中的小事上形成的,在他们幼小的心灵里会认为,原来吃不完的食物可以像垃圾一样扔掉啊!

现在的孩子没有经历过饥饿,理解不了粮食的来之不易,更不知道这上世界上还有很多贫困的人连最起码的温饱都解决不了。

很多家长想着不能让孩子受苦,也不能叫别人看不起孩子,自己省吃俭用,对孩子的任何要求都无条件满足,这更助长了孩子的不劳而获感,孩子既学不会感恩,也没法体会到劳动带给人的充实感。

久而久之,他们认为父母给他们的这种付出是应该的,是天经地义的,到成年后都没法自立。

在日本浪费粮食是非常可耻的行为,孩子吃饭是不能剩饭的,每次吃的时候都故意少盛一点,吃完不够再加。他们的节俭意识不仅表现在吃饭上,还表现在日常生活中的各个方面,比如搓肥皂时关掉水龙头,饭店待客时不能多点菜,门口摆放几个不同的垃圾袋,以便于垃圾分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