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个回答 2018-12-23
我想和司马迁交朋友
今天 ,我又打开《上下五千年》,其中这样的一个故事《司马迁发愤写史记》吸引了我,这个故事主要赞颂了司马迁为了不负此生,矢志不渝完成父亲遗愿的可贵精神!
司马迁他出生在黄河岸边的龙门,他的父亲司马谈是个很有学问的人,担任着掌管天文、历法和历史文献的太史令。司马谈立志要编写一部史书,记载从黄河到汉武帝这3000余年间的历史。
司马迁受了父亲的影响,努力读书,大大充实了自己的历史资料。20岁那年,司马迁离开了家乡到各地考察游历,总之他的足迹已踏遍了大半个中国。他沿途搜集的许多资料,补充了史书记载的不足之处,那些波澜壮阔的历史事件和那些英雄人物深深的印在了他的脑海中。有一次,武帝派遣司马迁到今川南、贵、滇一带视察,司马迁认为这又是一次大游历,为他提供了西南地区风土人情,搜集遗闻旧事,考察山川地理的大好机会。
就在这次出使归来,不幸的事情发生了,刚进家,就看到了垂危的父亲。他父亲在弥留之际,拉着他的手说:“我家祖先在周代就当太史,我死了以后,你一定要成为太史,帮我完成平生我想要完成的史书哇!”但他父亲死后,司马迁没有能立即开始写作。后来做了太史令,才得以充分利用朝廷收藏的图书和档案资料。为了尽早完成这部史书,司马迁夜以继日地忘我写作,几乎断绝了一切往来应酬。
正当他专心致志写作《史书》的时候,一场飞来横祸突然降临到他的头上。原来,司马迁为替李陵辩护,得罪了汉武帝,不但入狱而且又受了宫刑。宫刑是刑罚中最残忍、最耻辱的一种。它不仅对人体是残酷的摧残,对人格也是极大的侮辱,司马迁悲愤交加,几次想血溅墙头了此残生,但想到《史记》还没有完成,便打消了这个念头。就这样,司马迁发愤写作,用了整整13年时间,终于完成这部52万字的辉煌巨著《史记》。
这部前无古人的著作,是我国第一部系统的历史著作,几乎耗尽了司马迁毕生的心血,是他用生命写成的。难怪鲁迅把它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读完,我被司马迁这种忍辱负重完成父亲遗愿的品德感动着,更被他好学、面对困难不畏惧、不退缩的精神佩服得五体投地,想想自己平时遇到一丁点小困难就会后退、放弃,不由得脸红起来。从今往后,我一定要好好学习古人,学习司马迁这样的精神、品德,做一个爱学习,面对困难勇于克服的好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