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认为过去的相声和小品为什么很好笑呢?

如题所述

如今网络发达再加上对于相声、小品要求与管理的增加,导致了从事这方面的人有了很多顾虑,顾虑太多了,根本就不敢放飞自我,很多想法不敢去表演出来,导致了越来越局限在某一个范围内了,所以今天我们对于这些人应该包容,不能说他们演的不好,这是时代背景下的无奈。今天的相声与小品越来越像一部教育片,好一点的开始的时候会有一些喜剧情节,差一点的恨不得整场都是在教育大家,教育大家要尊老爱幼、礼让行人、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好吧,我不想在说下去了,甚至于一些小品竟然大多以感人到哭最为结尾,作为成功的标准,我觉得喜剧是纯粹的,不应该被贴上各种标签。因为顾虑多了,也就不接地气了,也就远离了观众。在加上网络的发达,要想弄出一个新的段子与包袱也确实不容易,观众看得多了,很多情节的设计也很难在笑得出来,以前大家接触相声、小品相对也比较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7-22
听众水平不一样,或者说在不断提高,归功于娱乐形式的多样。再次,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过去没这么管,主席听侯宝林相声,身边人还特意嘱咐可笑就行,可没说非得有什么教育意义,现在强调意义就有点本末倒置,笑是形式了,教化成了根本,搞得挺煽情,甚至让大家眼泪叭喳的,笑倒成了硬贴上去的似的,没嚼头;总这么弄,审美审丑都会疲劳。所以,请艺术家们先把自己变回人,食些人间烟火,自然能找到灵感;再者,也别总要教化之功,先乐,再回味。当然忒俗的也不好,这个还是该管住。
第2个回答  2019-07-22
首先是过去的相声演员与小品演员大多是为了艺术而表演,也是真正的艺术家,他们为了一个段子甚至与一句话都要研究很久,自然作品出来的效果就很好。另一个就是顾虑少,不用担心太多的事情,只要不说些太过分的话就没问题,也不用考虑有没有教育意义,很纯粹的就是想办法让大家笑。比如小品很多话语都比较接地气,这样就有很强的代入感,也很容易让人跟着发笑,因为就是源于生活。比如相声,段子、包袱,以及不断的讽刺社会现象与人,拿捧哏说笑等等,都会让大家开怀一笑。
第3个回答  2019-07-22
大环境的问题,以前来讲,网络没有这么发达,笑话或者段子传播的远远不如现在这么快。打个比方,我今天在山东讲了个笑话,要过去很久很久,河北的人们才能听到,然后依然觉得很好笑。这个传播速度就决定了一个相声或者小品的生命力新鲜度可以保存很久,所以每一个相声或者小品都是经过不知道多少遍的打磨才能传到我们的耳朵里,这个作品就是非常成熟的作品了。然而现在不行,今天我在东北讲个笑话,晚上海南的朋友就能听到,好的作品得不到充分的打磨就失去了新鲜度,现在一些比赛类的节目,一个星期就要出一个作品,从创作到表演到呈现在我们面前,仅仅一个星期的时间,这么短的时间,有瑕疵也就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第4个回答  2019-07-22
过去网络没有那么普及,没有这么多的搞笑类的节目,什么欢乐喜剧人什么的更是没有,我们接触到相声和小品,也就是从电视上的晚会上能见到。所以每次都能感觉耳目一新,觉得特别好笑。现在呢,网络普及了,搞笑的段子,搞笑的节目,到处都是,人们看的多了,笑点自然也就高了,无形中对于相声或者小品的要求就越来越高。相比之下,就感觉现在的不如以前的好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