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士比亚戏剧的主要内容

如题所述

《莎士比亚戏剧》主要内容简介:To be or not to be,that’s a question.(生存还是毁灭,那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这句至理名言,已经伴随着不知多少代人走过了他们如歌、如烟的岁月。这句话出自举世闻名的悲剧《哈姆雷特》中,而创造这句话的人,正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艺术大师——威廉·莎士比亚。
莎士比亚一生中最著名的剧作有合称为“四大悲剧”的《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而喜剧创作中,诗意盎然的《仲夏夜之梦》、惩恶扬善的《威尼斯商人》和歌颂爱情又探讨人性的《第十二夜》,深受观众的喜爱。
《哈姆雷特》是四大悲剧中最早完成的作品。在这部悲剧中,莎士比亚处理剧情的性格缺陷是由于过于追求道德完美主义因而出现的优柔寡断、犹疑不决——这种性格在太平盛世无可厚非,但当周围出现很多伪善阴毒的小人,却仍坚持着道德的完美,导致过多的自我批判、质疑并缺乏行动的决断力时,会转而让自己,甚至是其他无辜的人陷入万劫不复的险境。
《莎士比亚戏剧》主要内容简介:To be or not to be,that’s a question.(生存还是毁灭,那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这句至理名言,已经伴随着不知多少代人走过了他们如歌、如烟的岁月。这句话出自举世闻名的悲剧《哈姆雷特》中,而创造这句话的人,正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艺术大师——威廉·莎士比亚。莎士比亚一生中最著名的剧作有合称为“四大悲剧”的《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而喜剧创作中,诗意盎然的《仲夏夜之梦》、惩恶扬善的《威尼斯商人》和歌颂爱情又探讨人性的《第十二夜》,深受观众的喜爱。《哈姆雷特》是四大悲剧中最早完成的作品。在这部悲剧中,莎士比亚处理剧情的性格缺陷是由于过于追求道德完美主义因而出现的优柔寡断、犹疑不决——这种性格在太平盛世无可厚非,但当周围出现很多伪善阴毒的小人,却仍坚持着道德的完美,导致过多的自我批判、质疑并缺乏行动的决断力时,会转而让自己,甚至是其他无辜的人陷入万劫不复的险境。 《哈姆雷特》内容描述丹麦王驾崩,守夜卫兵看见老王幽魂出现,告知哈姆雷特王子。而叔父克劳狄斯服丧未满,即娶其兄嫂继承王位。王子与幽魂对话,获知叔父谋害父王之真相,王子装疯卖傻为证实真相,导演一出王被毒杀的短剧,请新王与新后观赏,叔父当场色变,母后以为王子疯了,奥菲莉亚遭情人失踪及丧父子之痛投河自杀,引起雷奥提斯心头之恨,与克劳迪王共谋比剑时涂剧毒于剑锋,酒内下毒,加害王子,不料被葛楚皇后误饮,雷奥提斯自己亦为毒剑所伤,临死告知王子真相,王子报了父仇,自己亦壮烈牺牲。
《奥赛罗》是以15世纪末叶赛浦路斯岛作为舞台的。主角奥特罗是一位黑皮肤的摩尔人,担任威尼斯军的统帅。他因听信部下的谗言,杀死了美丽忠贞的妻子黛丝德莫娜。等到明白事情的真相后,悔恨交集,终于自刀,追随爱妻于黄泉下。
《李尔王》叙述了年事已高的李尔王意欲把国土分给3个女儿,口蜜腹剑的大女儿高纳里尔和二女儿里根赢其宠信而瓜分国土,小女儿考狄利娅却因不愿阿谀奉承而一无所得。前来求婚的法兰西国王慧眼识人,娶考狄利娅为皇后。李尔王离位,大女儿和二女儿居然不给其栖身之地,当年的国王只好到荒郊野外……考狄利娅率队攻入,父女团圆。但战事不利,考狄利娅被杀死,李尔王守着心爱的小女儿的尸体悲痛地死去
《麦克白(麦克佩斯)》简介 苏格兰国王邓肯的表弟麦克白将军,为国王平叛和抵御入侵立功归来,路遇三个女巫。女巫对他说了一些预言和隐语,说他将进爵为王,但他并无子嗣能继承王位,反而是同僚班柯将军的后代要做王。麦克白是有野心的英雄,他在夫人的怂恿下谋杀邓肯,做了国王。为掩人耳目和防止他人夺位,他一步步害死了邓肯的侍卫,害死了班柯,害死了贵族麦克德夫的妻子和小孩。恐惧和猜疑使麦克白心里越来越有鬼,也越来越冷酷。麦克白夫人神经失常而自杀,对他也是一大刺激。在众叛亲离的情况下,麦克白面对邓肯之子和他请来的英格兰援军的围攻,落得袅首的下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01-10
    莎士比亚一生中最著名的剧作有合称为"四大悲剧"的《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而喜剧创作中,诗意盎然的《仲夏夜之梦》、惩恶扬善的《威尼斯商人》和歌颂爱情又探讨人性的《第十二夜》,深受观众的喜爱。
  《哈姆雷特》是四大悲剧中最早完成的作品。在这部悲剧中,莎士比亚处理剧情的性格缺陷是由于过于追求道德完美主义因而出现的优柔寡断、犹疑不决--这种性格在太平盛世无可厚非,但当周围出现很多伪善阴毒的小人,却仍坚持着道德的完美,导致过多的自我批判、质疑并缺乏行动的决断力时,会转而让自己,甚至是其他无辜的人陷入万劫不复的险境。
  《奥赛罗》是以15世纪末叶赛浦路斯岛作为舞台的。主角奥特罗是一位黑皮肤的摩尔人,担任威尼斯军的统帅。他因听信部下的谗言,杀死了美丽忠贞的妻子黛丝德莫娜。等到明白事情的真相后,悔恨交集,终于自刀,追随爱妻于黄泉下。
《李尔王》叙述了年事已高的李尔王意欲把国土分给3个女儿,口蜜腹剑的大女儿高纳里尔和二女儿里根赢其宠信而瓜分国土,小女儿考狄利娅却因不愿阿谀奉承而一无所得。前来求婚的法兰西国王慧眼识人,娶考狄利娅为皇后。李尔王离位,大女儿和二女儿居然不给其栖身之地,当年的国王只好到荒郊野外……考狄利娅率队攻入,父女团圆。但战事不利,考狄利娅被杀死,李尔王守着心爱的小女儿的尸体悲痛地死去
《麦克白(麦克佩斯)》简介 苏格兰国王邓肯的表弟麦克白将军,为国王平叛和抵御入侵立功归来,路遇三个女巫。女巫对他说了一些预言和隐语,说他将进爵为王,但他并无子嗣能继承王位,反而是同僚班柯将军的后代要做王。麦克白是有野心的英雄,他在夫人的怂恿下谋杀邓肯,做了国王。为掩人耳目和防止他人夺位,他一步步害死了邓肯的侍卫,害死了班柯,害死了贵族麦克德夫的妻子和小孩。恐惧和猜疑使麦克白心里越来越有鬼,也越来越冷酷。麦克白夫人神经失常而自杀,对他也是一大刺激。在众叛亲离的情况下,麦克白面对邓肯之子和他请来的英格兰援军的围攻,落得袅首的下场。

  莎士比亚(1564-1616),英国著名戏剧家和诗人,出生于沃里克郡斯特拉福镇的一个富裕市民家庭,曾在当地文法学校学习。13岁时家道中落辍学经商,约1586年前往伦敦。先在剧院门前为贵族顾客看马,后逐渐成为剧院的杂役、演员、剧作家和股东。1597年在家乡购置了房产,一生的最后几年在家乡度过。 莎士比亚是16世纪后半叶到17世纪初英国最著名的作家,也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文学的集大成者。他共写有37部戏剧,154首14行诗,两首长诗和其他诗歌。马克思称莎士比亚为"人类最伟大的天才之一",恩格斯盛赞其作品的现实主义精神与情节的生动性、丰富性。莎翁的作品几乎被翻译成世界各种文字。1919年后被介绍到中国,现已有中文的《莎士比亚全集》。 莎士比亚的创作时期分为三个阶段: 早期(1590~1600):这时期的伊丽莎白中央主权尚属巩固,王室和工商业者及新贵族的暂时联盟尚在发展,1588年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后国势大振。这使作者对生活充满乐观主义情绪,相信人文主义思想可以实现。这时期他所写的历史剧和喜剧都表现出明朗、乐观的风格。历史剧如《理查三世》(1592)、《亨利三世》(1599)等,谴责封建暴君,歌颂开明君主,表现了人文主义的反封建暴政和封建割据的开明政治理想。喜剧如《仲夏夜之梦》(1596)、《第十二夜》(1600)、《皆大欢喜》(1600)等,描写温柔美丽、坚毅勇敢的妇女,冲破重重封建阻拦,终于获得爱情胜利,表现了人文主义歌颂自由爱情和反封建禁欲束缚的社会人性主张。就连这一时期写成的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1595)也同样具有不少明朗乐观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