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考试科目都有什么

如题所述

考试科目针对招聘岗位的不同也有差异,一般考行测(多数包含公共基础)、申论,或行测、公共基础,个别考公文写作,部分加专业测试 。
事业单位考试科目通常涉及以下几种类型:
公共基础知识
公共基础知识是事业单位招考中出现的对考生综合知识进行考察的一门科目,其主要是测试应试者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其考察内容包括政治、经济、法律、管理、人文、科技等。从范围上看,考察知识面较广;从深度上看,考察难度不大。从区域角度上看,各省市考试内容略有不同,但政治和法律所占比重相对较大。点击查看更多: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资料
行测
事业单位考试中行政职业能力测试考察内容涵盖数量关系、言语理解和表达、判断推理、资料分析、常识判断等,个别省份还包括写作方面的题目。这些题目重点考察考生对数量关系的理解与计算能力、对语言文字的综合分析能力、逻辑判断推理能力、运用基本知识分析判断的能力、运用基本知识分析判断的能力以及写作能力等等。点击查看更多:事业单位行测资料
申论
事业单位申论是事业编制笔试科目,考察应试者阅读理解能力、分析判断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文体写作能力、时事政治运用能力、行政管理能力等。其内容通常会就时事热点问题给出一段文字材料,应试者需要对文字材料进行阅读、分析,回答题目有关问题。在答题过程中,需使用规范的公文写作语言,条缕清晰的给出自己的观点。点击查看更多:事业单位申论资料
专业课
专业课考试是事业单位录用考试的内容之一,事业单位根据自身业务方向、管理职能设置考试内容,重点考察应试者的专业知识和专门技能。专业科目涵盖管理类、计算机类、审计财会类、医疗卫生类等专业知识。不同招录系统考试科目也不尽相同,卫生系统常见考试科目为医学基础知识、护理基础知识等;教育系统常见考试内容有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教育法律法规及各学科专业知识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7-31

你好,我事业单位也是去年刚上岸的!事业单位一般分别为《职业能力倾向测试》和《综合应用能力》,事业单位联考招聘考试科目为《职业能力倾向测试》和《综合应用能力》,但是事业单位招聘考试根据不同招聘岗位特点,按综合管理类(A类)、社会科学专技类(B类)、自然科学专技类(C类)、中小学教师类(D类)、医疗卫生类(E类)五个类别分类设考。其中:中小学教师类(D类)综合应用能力科目分为小学教师岗位和中学教师岗位两个子类。 这个五个类别笔试公共科目为两科,分别为《职业能力倾向测试》和《综合应用能力》。《职业能力倾向测验》考试时限为90分钟,满分为150分。《综合应用能力》考试时限为120分钟,满分为150分。综合管理类(A类)主要适用于事业单位中以行政性、事务性和业务管理为主的岗位。 职测考试内容为常识判断、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和资料分析等部分。综合应用能力内容为管理角色意识、分析判断能力、计划与控制能力、沟通协调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等部分。社会科学专技类(B类)主要适用于事业单位人文社科类专业技术岗位。职测考试内容为常识判断、言语运用、数量分析、判断推理、综合分析等部分。综合应用能力内容为阅读理解能力、调查研究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等部分。自然科学专技类(C类)主要适用于事业单位自然科学类专业技术岗位。职测考试内容为常识判断、言语理解与表达、判断推理、综合分析等部分。综合应用能力内容为阅读理解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数据加工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等部分。中小学教师类(D类)主要适用于中小学和中专等教育机构的教师岗位。职测考试内容为常识判断、言语理解与表达、判断推理、数量分析、策略选择等部分。综合应用能力内容为师德与职业认知、教育教学核心能力、教师自主发展能力等部分。医疗卫生类(E类)主要适用于医疗卫生机构的专业技术岗位。职测考试内容为常识判断、言语理解与表达、判断推理、数量分析、策略选择等部分。综合应用能力内容为医学基础和知识部分、招聘岗位专业知识应用能力等部分。上述为不同招录岗位类别的考试内容,各位考试可根据报考的岗位类别进行针对性备考。那如何进行备考呢?1.结合自身情况,制定阶段性复习计划比如根据自己的学习时间状况、工作学习紧张程度以及生活情况安排,既要充分利用时间,又要做到劳逸结合,以保证复习的质量和效果。先明确某一学习阶段的重难点,以及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目的。阶段性复习计划能够帮助考生在有限的备考时间里,将繁重的备考任务“分批分量”完成,避免出现“眉毛胡子一把抓”的混乱情况。2.全面了解事业单位考试,做到有的放矢。熟悉各科目、各部分常考题型及考试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准备工作,并在把握各个部分的基础上,针对自身薄弱的环节进行重点复习,从而提高备考效率。3.重视真题的作用,反复加强练习。全面熟悉往年真题内容、形式、结构、流程,从实践中摸索总结做题技巧。在做真题的基础上,辅之质量较高的模拟题,注意答题难度和解题技巧,找到适合答题的方法和答题顺序,突出强项,提高弱项的目标。4.关注时政,增强知识储备量。“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复习方法不适合考试需求,也不适应岗位的需要。考生可以多看相关时政网站,并有意识的积累,同时可以增强语感,提高答题率与准确性。以上为事业单位考试网整理的“2020事业单位联考考试内容是什么?如何备考?”,建议合理的备考时间安排、了解往年真题考试题型、熟读考试大纲清楚考试范围、海量刷题提高答题技巧和答题熟读等,提高自己备考效率。最后预祝各位考生备考顺利!



刚好有去年保存的事业单位电子资料可以分享出来,供大家参考下!

谢谢!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9-19
事业单位考试一般都是考三科,分别为公共科目笔试、专业科目测试及面试。
公共科目笔试内容如下:
1、职员岗位、工勤技能岗位公共科目测试内容为《公共基础知识》。
2、专业技术岗位分为教育类、卫生类和其他类,公共科目测试内容分别为:
教育类岗位:《综合基础知识(教育类)》,该科目包括《综合基础知识》(分值占70%)和《教育公共基础知识》(分值占30%)。
卫生类岗位:《综合基础知识(卫生类)》,该科目包括《综合基础知识》(分值占70%)和《卫生公共基础知识》(分值占30%)。
其他类岗位:《综合基础知识》。
第3个回答  2020-05-28
事业单位考试一般都是考三科,分别为职测和综合,部分地区为公共基础知识和综合。
公共科目笔试内容如下:
1、职员岗位、工勤技能岗位公共科目测试内容为《公共基础知识》。
2、专业技术岗位分为教育类、卫生类和其他类,公共科目测试内容分别为:
教育类岗位:《综合基础知识(教育类)》,该科目包版括《综合基础知识》(分值占权70%)和《教育公共基础知识》(分值占30%)。
卫生类岗位:《综合基础知识(卫生类)》,该科目包括《综合基础知识》(分值占70%)和《卫生公共基础知识》(分值占30%)。
其他类岗位:《综合基础知识》。
第4个回答  2022-03-04
《职业能力测验》和《公共基础知识》。
事业单位考试分两个阶段,一阶段是笔试,二阶段是面试。笔试一般会考《职业能力测验》和《公共基础知识》,前者和公考的《行测》基本一样,一般只是题量与题型难度有差别;后者包括面比较广泛,会涵盖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历史、时事、哲学理论等等内容。
笔试科目与内容。基于事业单位不同岗位对人才的能力素质有不同要求,事业单位笔试科目分为五个类别:综合管理类(A类)、社会科学专技类(B类)、自然科学专技类(C类)、中小学教师类(D类)、医疗卫生类(E类)。综合管理类、社会科学专技类、自然科学专技类、医疗卫生类笔试科目均为《职业能力倾向测验》《综合应用能力》,分值各150分,总分值300分;中小学教师类(D类)笔试科目为教育综合基础理论和学科专业知识,分值为300分。

1.综合管理类(A类)

《职业能力倾向测验》主要测查应试人员从事管理工作密切相关的基本素质和能力要素,包括常识判断、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和资料分析等;《综合应用能力》主要测查应试人员的管理角色意识、分析判断能力、计划与控制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

2.社会科学专技类(B类)

《职业能力倾向测验》主要测查与事业单位人文社科类专业技术岗位密切相关的基本素质和能力要素,包括常识判断、言语运用、数量分析、判断推理、综合分析等;《综合应用能力》主要测查应试人员的阅读理解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调查研究能力、文字表达能力。

3.自然科学专技类(C类)

《职业能力倾向测验》主要测查与事业单位自然科学类专业技术岗位密切相关的基本素质和能力要素,包括常识判断、言语理解与表达、判断推理、综合分析等;《综合应用能力》主要测查应试人员的阅读理解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数据加工能力、文字表达能力。

4.中小学教师类(D类)

包括中小学、幼儿园、特殊教育学校教师类,考试内容为教育综合基础理论和学科专业知识。

5.医疗卫生类(E类)

划分为中医临床、西医临床(含口腔、医学检验、康复)、药剂、护理、医学技术(含医学影像)、公共卫生管理(含卫生检验)六个类别。《职业能力倾向测验》主要测查与医疗卫生专业技术岗位密切相关的、适合通过客观化纸笔测验方式进行考查的基本素质和能力要素,包括常识判断、言语理解与表达、判断推理、数量分析、策略选择等;《综合应用能力》主要测查应试人员综合运用医疗卫生相关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