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辞官归去是否消极避世?

如题所述

 私见,不能认为是消极避世。陶渊明的归隐应当有多重因素起作用,而其中最小的就是消极避世。这个因素甚至比不上避难。梁启超先生就曾在《陶渊明之文艺及其品格》中指出:

渊明是极热血的人,若把他看成冷面厌世一派,那就大错特错了。

陶渊明曾祖陶侃有从龙之功,都八州官司马,煊赫一时,父祖也都曾入仕,算得上官宦之家(虽然没落了)。陶对其先祖是很敬佩的,这一点在他早期乃至于中期诗文中都可窥见。此外,其也在外祖父家里受到了儒学熏陶,亦曾发出渴望伯乐的呼喊(参见《停云》)。早期陶渊明受家世和儒学影响有一股入世的侠气。

但也要看到,儒学在两晋算不上显学。佛、道乃至于玄学的影响都比儒学大。从陶渊明少年在江州,思想必定也会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观察陶渊明诗文,结合当时的历史,可以推知陶渊明的思想中,有混杂着佛儒道玄的影子。其中佛较少,儒学、玄学在前期最明显,后期道则慢慢占了上风。

再者陶渊明性情使然。他应当是个崇尚自由的人,这一点在他第一次入仕经历和前中后期诗文中均可明显体现。他并非天生有出世心,只是其个性本身就不那么适合官场。

再看他三进三出(主要指前面几次,后面相对不重要的原因下文也会说)的经历。第一次是尝试,“不堪吏职”,第二次是正儿八经入桓玄幕,两年,努力做了却不理想,丁忧去职。

这次陶渊明大概是不甘心的,他在桓玄那做的并不理想,而桓玄的所为可能与他想象的也去之甚远,乃至于他诗文中的归隐意味越发明显了。

但丁忧后,其田园生活过的也不好(参见其给从弟敬远的诗词),明显对仕途有憾,对田园则自嘲更多。第三次则是出任刘裕(此处存疑,个人采信朱自清先生的考证)参军,迅速致仕。

这次经历本身不顺畅;再考虑到他的政治背景(陶渊明曾言其外祖与桓的关系,而桓刘为敌,且其第二次离职后在桓玄称帝、桓刘之争的一系列事件中仍有表明出偏向桓玄),被征召时(对他这次不是主动去的)他心里也一定不平静。

任职刘裕那甚至有一定的无奈和作戏的成分。即使一开始没有政治考量,刘裕后来对非嫡系的杀戮也会让陶渊明有了。于是辞职。

即使一开始没有政治考量,刘裕后来对非嫡系的杀戮也会让陶渊明有了。于是辞职。

再后面两次相对而言就是很小的两次事件了,彭泽令那次更是自己明说了是权宜之计、为的是“足以为酒”,《建威参军》诗和五斗米事件都体现了他彻底消了为官从政的想法。这时候的陶渊明已经确定会归隐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