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姑父是父亲的父,姨夫却是丈夫的夫?两者有何区别吗?

如题所述

俗语:"姑表亲,辈辈亲,打断骨头连着筋;姨表亲,不叫亲,死了姨娘断门亲"

鲁迅先生曾对汉字有过一番评论,被很多人诟病,但仔细品味他那句话,感觉是对汉字最大的褒奖。在那个我们还落后的年代,在世界上大部分发达国家,都在用拼音文字的年代,先生感觉到没文化太可怕。



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崛起,首先便是文化,便是知识,而汉字相较于拼音文字入门难度高了不止一个档次。这样便不太有利于文化和知识的传播,说通俗一点就是大大地增加了全民扫盲的难度。当然,汉字一旦入门用起来却比拼音文字方便、科学的多。

这也恰恰证明了汉字的博大精深,我们的汉字就是中华五千年文明光辉璀璨,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一种体现。

而汉字,也是最能完整、准确地表达一件事物的文字。因为汉字方块字的形式可以自由组合,甚至许多单个的文字,它同字不同音字义便不同了,还有些同音同字,但字义也是不同。

比如说"姑父"、"姑夫"和"姨父"、"姨夫",虽然现在这四种叫法都还存在,但这两组词的差异还是很大的。



姑父和姨夫你叫错了吗?

"姑父"、"姑夫"、"姨父"、"姨夫"目前这四个词有点乱,存在混用的情况。比如孩子称阿姨的丈夫为姨夫,而很多地方父亲称妻妹的丈夫也称"姨夫",还有很多地方,称妹妹的丈夫也称"姨夫",这不就乱套了吗。

其实最正确的称呼是这样的,姑姑的丈夫称"姑父"而阿姨的丈夫称"姨夫",这是晚辈对长辈的称呼。

隋卢思道《北齐兴亡论》:"胡长粲以从舅之亲,冯子琮以姨夫之戚,俱受寄托,并当枢要。" 明王志坚《表异录·亲戚》:"袁聿修为姨丈人崔休所知赏,盖今之姨夫也。"

而同辈之间的称呼是这样的,妹妹的丈夫和妻妹的丈夫都应该称之为"连襟"、"同盟"之类的。

那么问题来了,为何姑父是父亲的父,姨夫却是丈夫的夫?两者到底有何区别?



为何姑父用父而姨夫却用夫

这其实是一个历史问题,在中国宗法制度中,我们一直是父系家长制,孩子随父姓便是父系家长制的体现。所以,自古便有着内亲外戚的说法,亲戚一词也是由此而来的。

亲称之为内亲,亲是指与父亲有血缘关系的亲人,比如:姑姑姑父、叔叔婶婶、堂弟、堂妹、姑表弟、表妹,爷爷奶奶、堂爷爷等。

戚则称之为外戚,戚指的是与母亲有血缘关系的人,像阿姨姨夫、舅舅舅妈、表弟表妹等 。

父则是对父亲血缘关系的亲人的称谓,伯父、叔父、姑父都可称之为"父",而母亲血缘关系的亲人则不能称之为"父",所以阿姨的丈夫不能称之为姨夫,而应该是姨夫。



有一句话经常被用在容易男女爱情关系,那便是"日久生情",其实在生活中,对于亲戚的亲疏这样说法也同样有道理。

大部分人在姑姑和阿姨之间,姑姑会相对亲一些,而堂弟和表弟之间,堂弟会亲一些。为什么呢?自古以来,我们都是氏族集居,所以从小便是跟姑姑在一起,甚至有许多人是姑姑带大的,而阿姨却是很少见面,堂弟和表弟更是如此,堂弟几乎天天见如果年龄相差不大,甚至会是一起长大的发小,而表哥也是不常见面。所以,从人类情感的角度来看,当然是姑姑、堂弟比阿姨、表弟更亲近。



其实姑父比姨夫亲,还有个说法是因为汉高祖刘邦。刘邦很小的时候母亲就去世了,父亲又娶了一房小妾,虽然说天下父母没有不爱孩子的,父亲虽然疼他,但继母却对刘邦非常刻薄。最后甚至到了有"我"没"他"的地步,刘邦为了父亲,为了这个家,无奈之下只能自己搬出去住,这样一来父子关系也淡了。

不料刘邦是个有出息的,斩蛇起义最后更是成为天下之主。刘邦称帝后,便册封文武功臣,当然也少不了册封自己家族的亲人。

继母虽然对他不好,刘邦从内心也不想册封她,但出于祖制以及做一个孝的表率,无奈之下他将自己讨厌的继母追封为"大夫人"。有句话叫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刘邦称帝后各种亲戚都来找他。他继母的妹妹和妹夫也来找他要封赏。

刘邦对继母都讨厌无比,更别说继母的妹妹和妹夫了。他不但没有见他们,甚至还将他们讨要封赏的简书直接扔火里烧了。

封建社会,帝王就是天就是一切,皇帝做的一切都是万民的表率,所以从那时候开始,称阿姨的丈夫都不称作"父"了。



结语

当然随着社会的进步,大多数人已经不去斤斤计较这些称呼了,随着城市化的推进,氏族集居也慢慢的在弱化。而亲戚之间的亲疏关系,也发生了变化,有可能很多人几年见不到姑姑一面而和阿姨常见。因为都不是住在一起的,所以亲疏关系更多的还是在于平时的来往。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3-01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