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合孝养老院舒服吗?

如题所述

当然舒服了,合孝养老院的环境好,各项设施都很全,还有很多活动,饮食也很健康,像家一样,真的很不错。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30
首先要看老人自己的感受,老人觉得好才是最好,其次,要看老人的身体状况。

如果老人身体好、活动自由、又喜欢人多热闹、经济条件允许、儿女都忙于工作的话,这种情况老人住养老院会好些。

因为老人在养老院可以和很多同邻人在一块生活,找到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好友很多团体活动。都比自己一个人孤独在家里好。而且养老院有专人陪护,当然是更加放心。

如果老人身体不好,需要护理,那么住养老院更是理想选择,因为养老院有24小时的专门照顾,大多数养老院护工都经过专门的护理培训,他们在照护身体不好或者失能失智/认知症老人方面,比一般家庭子女更有经验。

社交方面,养老院人多热闹,人多就不孤独,内心就会更快乐,快乐就能更长寿。儿女都是希望自己的父母能够每天过的快乐的。其实大多数老人也不想因为自己耽误孩子的工作,内心也不排斥养老院,比较日复一日的单调生活不太好受。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11-30
1

前一段时间播出的《我家那闺女》里,焦俊艳这个宝藏女孩被众人发现了。

身边不止一个人感慨:这不就是世界里的另一个我吗?

没错,多少年轻人现在和焦俊艳有着同一个梦想:不想谈恋爱,不想结婚,老了就想找一个养老院,和一群老姐妹、帅老头一起跳跳广场舞,开心快乐的养老!


在节目里,他的爸爸对她的这套“养老院规划”嗤之以鼻。

其实在现实中不也是一样?

在很多人眼中,住进养老院的老人都是“可怜”的,无儿无女或者子女不孝逃避责任不愿意赡养,才会将他们“丢”进养老院里“等死”。

只有走投无路了的人才会去住养老院,但凡有选择,谁不想在自己家里,和子女在一起?

而在昨晚我看了档新节目,这让大家对“养老院”有了新的认知。

湖南卫视《我们的师父》昨晚开播,第一期请来的就是著名演员牛犇老师。


1935年出身的他今年已经84岁了,现在的他独自一人住在上海的一家养老院里。

说它是养老院,但其实更准确一点应该叫它“养老公寓”。

首先,我们能看出,牛犇老师所住的房子是一室一厅。厨房客厅卧室卫生间应有尽有,不算大但是一个人甚至夫妻二人居住绰绰有余。



他所在的老年公寓房间基本如此,而楼下就是他们的公共活动中心。


这里有公共餐厅:


每天供应的菜种类丰富,营养搭配均衡:



还会为过生日的老人们准备长寿面:


除了饮食,娱乐设施也很好。

跑步机之类的健身器材、乒乓球、台球、练平衡等运动道具应有尽有。


没事可以和朋友们运动一下,或者写写毛笔字,参加合唱团唱唱歌......



住在这的人也都不简单,就比如说牛犇老师的邻居,是中国潜水艇第一任舰长


都是同龄人,串串门聊聊天,不会觉得孤独,每天都很开心。



在聊天中,其他年轻人也表达了对养老院的偏见:


但牛犇老师解释:其实不是这样。

他其实有更大的房子可以住,也可以请保姆到家里来照顾他的生活。可他宁愿来这里,住“小房子”。

一个人在家,想吃饭还得出门买菜做饭,即使请了保姆,你还得花时间精力去教她做符合自己口味的饭菜,况且,保姆也不能一直都做下去,换了人还得重新花时间教。

倒不如在这里,每一个活动区都有人为你服务,到处都是同龄人、朋友。过得舒服,也开心。


而他的邻居也解释:

一般人看来,养老院是等老等死的地方,可这里一点也不是这样,多开心多幸福,比原先在家里还要舒服。


试问,这样的养老院,谁不想进去住?

2

其实我觉得这个节目还挺好,不仅向我们展示了真是的养老院的样子,还将一群年轻人带进了养老社区。

而在现实中也是一样。

一直以来,不可避免的,养老院总是暮气沉沉的,自带着灰暗的气氛。因为这里,总会有疾病、死亡、孤独......

为了让养老院不再那么“灰暗”,有一家养老院的做法真的值得称赞。

杭州滨江区白马湖畔的绿康阳光家园,是杭州规模最大的养老院,这里住着600多位老人。

而就这样一所典型的养老院,却搬进来了一批90后。


是啊,这座城市里有两类人最孤独。

空巢老人和空巢青年。

而这家养老院将这两类人组合在了一起。

只要他们能每个月参加养老院里的助老志愿活动超过20个小时,那他们就能用月租300块,住进30平米的房间里。

经过报名筛选,有20名90后提前住进了养老院,而后,却折射出了不一样的温暖。

他们陪着老人散步、聊天:


陪着老人运动、健身:


教他们国画、书法:



耐心的教他们,子女懒得教他们的如何使用电脑、手机、如何使用微信聊天、视频:


和节目中想传达出的的一样:

年轻人们的到来,可以给老人们带来很多新的东西,让他们少一点被社会、时代抛弃的失败感。可以给他们带来快乐、欢笑,整个人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而年轻人在这里也会得到许多。老人们会分享给他们许许多多的生活经验和人生道理,可以在他们最迷茫的时候给予最真诚的建议。

互相陪伴、互相成就。

这其中蕴含的意义,或许远远的超越了单纯的“养老”而存在。

3

现阶段其实养老方式大致分为几种。

第一种和子女一起生活。子女上班工作,老人帮忙带带孩子。

第二种自己独自生活,子女有钱的话,会为老人雇上一个保姆。就像苏大强一样。

还有一种,就是养老院养老。

其实三种有一个共同点,而这也是现今最现实的问题:金钱和陪伴在很多时候,根本没有办法得到两全。

苏大强不停的跟子女们作妖,甚至在明知保姆是骗子的情况下还想以在房产本上加名字作为筹码,跟保姆结婚。

归根到底,他还是因为孤独。子女都忙,甚至连一个电话的时间都没有,因为孤独,他渴望陪伴,所以心甘情愿的被骗。

牛犇老师这样的老年社区式的养老方式,在全国各地还算是普及了。越来越多的老人们抛下了之前对养老院的偏见,排着队等着住进去,也是因为孤独。

其实年轻的子女也很无奈,因为工作、为了生活、有自己的小家,他们根本没有太多的时间陪在老人身边。

而陪伴,恰恰是老人最需要的。

房子再大,也是一个人孤孤单单,倒不如到和一群同龄人聚集在一起。有共同话题,有共同爱好,有人说话,生活上还可以互帮互助。

每天开开心心,总比一个人在家闷声呆着要强。

4

而到了最后,最关键的一点来了。

俗话说的好:一分价钱一分货。

我们经常会看到环境脏乱差的养老院,看到殴打、虐待老人的养老院。你想要得到好的服务,住的安心、舒心,你就得付出等价值的金钱。

在网友的评论中我得知,牛犇老师住的这家老年公寓在上海,一套买下来180万左右,50年产权。另外他们每年的年费大概3到7万左右。

这样的价格在上海,其实已经不算高了。但对于大多数的普通人来说,还是有很大的压力。

更别说早前我看到的北京某些五星级豪华养老社区。坐落在生态区,依山傍水,被绿植包围,住宿都是五星级配置,丰富多样的娱乐生活设施,还配有私人管家,甚至在园内还有医院。

高配置背后就是高价格,当你手里有钱了,无论是住在自己家里请保姆,还是约好几个朋友,找个环境、空气优良的小城合住,亦或者是选择养老中心,你都可以。

但没钱,你会处处受限,甚至没有选择权。

所以啊,我们还要回归现实。

趁着现在还年轻,好好工作好好赚钱,这样老了才可以住最好的养老院。

和一群俏老头老太天天喝喝下午茶,打打麻将,写写书法,唱唱歌,手痒了还能一起五黑打把游戏!

这样自由自在的生活,或许才是真正的惬意吧!才叫真正的“安度晚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