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二十四节气的由来是什么?

如题所述

简单概括二十四节气就是华北地区的人们根据地球在公转运动中不同的位置而发明的。

一、二十四节气介绍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这首节气歌相信很多朋友并不陌生,歌词中的内容就是我们中国人自古以来进行农业生产与生活所遵循历法中的二十四个节气名: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在古代人民通过日晷来测量影子的长短并计时,并且通过观察天象,最终确定了时间的变化规律,也就是我们传统意义上春夏秋冬的交替,后来古人根据每个时节气候与物候、时令等方面的差异,研制出了更加精准的24节气

二、二十四节气的地位

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农耕文明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既是我国传统历法的一部分,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其作用和影响源远流长。

在农耕社会,老百姓大多数是因时而作,一套完整的历法会对农业生产产生重大的影响,人们会根据24解气来指导自己的农业生产,进行合理的安排。因此二十四节气在中国古代的地位是非常高的。在现代社会中,二十四节气也扮演重要的角色,在2016年的时候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可见24节气是有一定的科学依据的。

三、二十四节气的科学依据

用更加科学的知识来解释二十四节气,那就是地球的公转运动产生的地理意义了,一年中太阳直射点随着地球在公转轨道中不同的位置而发生变化,由此就形成了四季交替,最终也就有了二十四节气。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3-06

中国古代的劳动人民经过长期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通过观察日月变化规律及天气及动植物生长等物候现象,知晓了它们之间具有相关性,将一年等分为二十四份,并给每一份都予以了命名,这就是流传后世的二十四节气。二十四节气充分反映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是古人集体智慧的结晶,对后世农业生产和天文学发展都非常有帮助。

中国古代长期以农业生产为主,属于典型的农业文明。人们从事农业生产,势必要注意到天气变化对农业的影响,故古人在长久的农业生产实践中,不断总结和丰富了各种与农业相关的天文历法知识和经验。因此上,节气是华夏先民们经过千百年在农业实践中得出的,深度反映了黄河流域地区天气和物候变化情况,使得人们不能误农时。

     相传到了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就非常擅长用测量正午太阳的影子长短,来划分出了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四个节气,影子长度适中的为春分或秋分。尤其在《尚书》中明确记载“商时有四节,到周时发展到了八个。” 成书于战国后期的《吕氏春秋》更是详细阐述了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等八个节气名称,可以清晰地将一年划分为四季并且标示出了各个季节之间的转换。

到了西汉时期,刘安所著的《淮南子·天文训》中首次出现了二十四节气名称,即“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与后世的名称别无二致。此外,通过考古发掘,人们也发现早在西汉时期人们就已经采用二十四节气作为历法注释,这一点在《周髀算经》一书中得到了印证。

因此,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季节变化规律,也决定了对农作物的适时播种与收割。

第2个回答  2022-03-06
由来是古代天文学家根据一年内太阳的变化引起的地面气候演变次序,将全年分为了二十四等份,并且给每个等份起名,所以才会有二十四节气。
第3个回答  2022-03-06
中国的二十四节气是根据中国传统的历法推算出来的。二十四节气代表了中国人的认为的24个比较重要的天气时间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