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沙漠在哪里

如题所述

中国12处沙漠,有的称沙漠,有的称沙地
分别是:
1,塔克拉玛干沙漠:位于新疆南疆的塔里木盆地中心,整个沙漠东西长约1000公里,南北宽约400公里,面积达33万平方公里。平均年降水不超过100毫米,最低只有四五毫米;而平均蒸发量却高达2500-3400毫米。

2,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位于新疆准噶尔盆地中央,玛纳斯河以东及乌伦古河以南,是中国第二大沙漠,同时也是中国面积最大的固定、半固定沙漠、面积有大约4.88万平方公里,海拔300~600米,水源较多。

3,巴丹吉林沙漠:巴丹吉林沙漠位于我国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阿拉善右旗北部,雅布赖山以西、北大山以北、弱水以东、拐子湖以南。位于北纬39°30’~42°,东经98°30’~104°,面积4.43万平方公里,是我国第三大沙漠,其中西北部还有1万多平方公里的沙漠至今没有人类的足迹。

4,腾格里沙漠:腾格里沙漠是中国四大沙漠之一,它南越长城,东抵贺兰山,西至雅布赖山,面积约3万平方千米。沙漠海拔1200~1400米左右。腾格里蒙古语意为天,寓意茫茫流沙如渺无边际的天空,因此得名。

5,柴达木沙漠:柴达木沙漠是中国第五大沙漠,面积3.49万平方公里。柴达木沙漠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的一个巨大的内陆盆地柴达木盆地的腹地。海拔2500米-3000米,是中国沙漠分布最高的地区。干旱程度由东向西增大,东部年降水量在50~170毫米,干燥度2.1~9.0;西部年降水量仅10~25毫米,干燥度在9.0~20.0。盆地中呈现出风蚀地、沙丘、戈壁、盐湖及盐土平原相互交错分布的景观。

6,库姆塔格沙漠:面积为2.28万平方千米。在新疆东部、甘肃西部、罗布泊以南,阿尔金山以北。“库姆塔格”为维语,“库姆”为沙漠,“塔格”为山。“库姆塔格”即为沙山。多流动沙丘,快速向西南移动,有与塔克拉玛干沙漠会合的趋势。

7,库布其沙漠:是距北京最近的沙漠。位于鄂尔多斯高原脊线的北部,内蒙古自治区伊克昭盟杭锦旗、达拉特旗和准格尔旗的部分地区。总面积约145万公顷,流动沙丘约占61%,长400公里,宽50公里,沙丘高10—60米,像一条黄龙横卧在鄂尔多斯高原北部,横跨内蒙古三旗。

8,乌兰布和沙漠:乌兰布和沙漠面积为0.99万平方千米,在阿拉善高原东北部,在蒙语中,“乌兰布和”为红色的公牛,用以表示沙漠的破坏力特别强大。以流动沙丘为主,高10~30米,最高部高50~100米。

9,毛乌素沙漠:亦称鄂尔多斯沙地。毛乌素,蒙古语意为“坏水”,地名起源于陕北靖边县海则滩乡毛乌素村。自定边孟家沙窝至靖边高家沟乡的连续沙带称小毛乌素沙带,是最初理解的毛乌素范围。由于陕北长城沿线的风沙带与内蒙古鄂尔多斯(伊克昭盟)南部的沙地是连续分布在一起的,因而将鄂尔多斯高原东南部和陕北长城沿线的沙地统称为“毛乌素沙地”。

10,浑善达克沙地:浑善达克沙地,位于内蒙古中部锡林郭勒草原南端,距北京直线距离180千米,是离北京最近的沙源。浑善达克沙地东西长约450千米,面积大约5.2万平方千米,平均海拔1100多米,是内蒙古中部和东部的四大沙地之一。

11,科尔沁沙地:位于大兴安岭和冀北山地之间的三角地带。地势是南北高,中部低;西部高,东部低。西辽河水系贯其中。地貌最显著的特点是沙层有广泛的覆盖,丘间平地开阔,形成了坨甸相间的地形组合,当地人称它为“坨甸地”。

12,呼伦贝尔沙地:位于内蒙古东北部呼伦贝尔高原。东部为大兴安岭西麓丘陵漫岗, 西对达赉湖和克鲁伦河, 南与蒙古相连, 北达海拉尔河北岸, 地势由东向西逐渐降低, 且南部高于北部。该区东西长 270km , 南北宽约 170km 。呼伦贝尔沙地面积近1万平方千米,由于人们过度放牧,使得呼伦贝尔陈巴尔虎旗草原开始退化,从而形成中国的第四个沙地。

扩展资料

沙漠(shā mò)是指地面完全被沙所覆盖、植物非常稀少、雨水稀少、空气干燥的荒芜地区。沙漠亦作“ 沙幕 ”,干旱缺水,植物稀少的地区。中国沙漠总面积约70万平方千米,如果连同50多万平方千米的戈壁在内总面积为128万平方千米,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13%。中国西北干旱区是中国沙漠最为集中的地区,约占全国沙漠总面积的80%,我国最著名的八大沙漠分别是:塔克拉玛干沙漠、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巴丹吉林沙漠、腾格里沙漠、乌兰布和沙漠、库布齐沙漠、柴达木盆地沙漠、库木塔格沙漠。

参考资料:中国沙漠 百度百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08-07

中国西北干旱区是中国沙漠最为集中的地区,约占全国沙漠总面积的80%,主要沙漠自西向东有塔克拉玛干沙漠、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库姆塔格沙漠、柴达木沙漠、巴丹吉林沙漠、腾格里沙漠、乌兰布和沙漠及库布齐沙漠等八大沙漠。

中国西北、华北北部及东北西部,有大片沙丘覆盖的沙质荒漠,由砾石、碎石组成的戈壁、砾漠,以及称之为岩漠或石质荒漠的岩石裸露的山地。它们主要位于北纬35~50°、东经75~125°之间,分布在新疆、青海、甘肃、内蒙古、陕西、吉林和黑龙江等7个省区。

据统计,中国沙漠、戈壁和沙漠化土地面积总计约130.8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3.5%,在荒漠地带以流动性沙丘为主的沙漠,占全国沙漠面积70%以上,在荒漠草原和干草原地带以半固定、固定沙丘为主的沙漠化土地,面积约32.8万平方公里。

其中,以新疆分布的面积最广,约占全国沙漠、戈壁面积的60%左右。中国著名的八大沙漠中塔克拉玛干沙漠面积达32万平方公里,比3个浙江省还大,是中国最大的沙漠,也是世界上著名的大沙漠之一。

扩展资料

所渭沙漠化,即植被破坏之后,地面失去覆盖,在干旱气候和大风作用下,绿色原野逐步变成类似沙漠景观的过程。土地沙漠化主要出现在干旱和半干旱区,形成沙漠的关键因素是气候。

但是在沙漠的边缘地带,原生植被可能是草地,由于人为原因沙化了,这些人为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不合理的农垦。无论在沙漠地区或原生草原地区,一经开垦,土地即行沙化。

在1958到1962年间,片面地大办农业,在牧区、半农牧区及农区不加选择,乱加开荒,1966-1973年,又片面地强调以粮为纲,说“牧民不吃亏心粮”,于是在牧区出现了滥垦草场的现象,致使草场沙化急剧发展。

由于风蚀严重,沙荒地区开垦后,最初1-2年单产尚可维持二三十千克,以后连种籽都难以收回,只有弃耕,加开一片新地,这样导致“开荒一亩,沙化三亩”。据统计,仅鄂尔多斯地区开垦面积就达120万公顷,造成120万公顷草场不同程度地沙化。

(二)过度放牧。由于牲畜过多,草原产草量供应不足,使很多优质草种长不到结种或种子成熟就吃掉了。另外,像占牲畜总数一半以上的山羊,行动很快,善于剥食沙生灌木茎皮,刨食草根,再加上践踏,使草原产草量越来越少,形成沙化土地,造成恶性循环。

(三)不合理的樵采。从历史上来讲,樵采是造成我国灌溉绿洲和旱地农业区流沙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以伊克昭盟为例,据估计五口之家年需烧柴700多千克,若采油蒿则每户需5000千克,约相当于3公顷多固定、半固定沙丘所产大部或全部油蒿。

据统计,伊克昭盟仅樵采一项而使巴拉草场沙化的面积达20万公顷。

参考资料

沙漠(为流沙、沙丘所覆盖的地形)_百度百科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9-11-06

中国的沙漠大部分分布在中国的西北部,如下图所示:

中国西北干旱区是中国沙漠最为集中的地区,约占全国沙漠总面积的80%,我国最著名的八大沙漠分别是:塔克拉玛干沙漠、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巴丹吉林沙漠、腾格里沙漠、乌兰布和沙漠、库布齐沙漠、柴达木盆地沙漠、库木塔格沙漠。

扩展资料

沙漠是指地面完全被沙所覆盖、植物非常稀少、雨水稀少、空气干燥的荒芜地区。沙漠亦作“ 沙幕 ”,干旱缺水,植物稀少的地区。中国沙漠总面积约70万平方千米,如果连同50多万平方千米的戈壁在内总面积为128万平方千米,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13%。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中国八大沙漠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9-10-25

中国目前主要有8大沙漠,位置分别如下:

1、塔克拉玛干沙漠:位于新疆南疆的塔里木盆地中心,是中国最大的沙漠,也是世界第十大沙漠,同时亦是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整个沙漠东西长约1000公里,南北宽约400公里,面积达33万平方公里。

2、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位于新疆准噶尔盆地中央,玛纳斯河以东及乌伦古河以南的中国第二大沙漠,同时也是中国面积最大的固定、半固定沙漠、面积有大约4.88万平方公里,海拔300~600米,水源较多。

3、巴丹吉林沙漠: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部的银额盆地底部,是中国四大沙漠之一,总面积4.7万平方公里。其中的巴彦淖尔、吉诃德沙山是世界上最高的沙丘。

4、腾格里沙漠: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左旗西南部和甘肃省中部边境,介于北纬37°30′至40°,东经102°20′至106°。南越长城,东抵贺兰山,西至雅布赖山。南北长240公里,东西宽160公里,总面积约4.3万平方公里,为中国第四大沙漠。是阿拉善沙漠的东部,在银额盆地底部。

5、乌兰布和沙漠:位于内蒙古阿拉善盟和巴彦淖尔盟境内。北至狼山,东近黄河,南至贺兰山麓,西至吉兰泰盐池,总面积约1万平方公里。是阿拉善沙漠的东北部,在银额盆地东北底部。

6、库布齐沙漠:位于河套平原黄河“几”字弯里的黄河南岸(有的人称为河套沙漠),往北是阴山西段狼山地区,是中国第七大沙漠。

7、柴达木沙漠: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的一个巨大的内陆盆地柴达木盆地的腹地,全称柴达木盆地沙漠,是中国第五大沙漠。

8、库木塔格沙漠:位于甘肃省西部和新疆东南部交界处(简称甘新库木塔格沙漠),大致位置北接阿奇克谷地-敦煌雅丹国家地质公园一线、南抵阿尔金山、西以罗布泊大耳朵为界、东接敦煌鸣沙山和安南坝国家级保护区,该沙漠面积约2.2万平方千米。

扩展资料:

中国西部有两个同名同姓的库木塔格沙漠,除了上述的库木塔格沙漠之外,另一个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盆地东缘,鄯善县城南。距新疆首府乌鲁木齐280千米,西行90千米可到达中国旅游名城吐鲁番市,与老城东环路南段相连,全称为“鄯善县库姆塔格沙漠风景名胜区”(简称鄯善库木塔格沙漠)。

参考资料:中国八大沙漠-百度百科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推荐于2019-10-04

中国的沙漠分布在新疆、青海、甘肃、内蒙古、陕西、吉林和黑龙江等7个省区。

据统计,中国沙漠、戈壁和沙漠化土地面积总计约130.8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3.5%,在荒漠地带以流动性沙丘为主的沙漠,占全国沙漠面积70%以上,在荒漠草原和干草原地带以半固定、固定沙丘为主的沙漠化土地,面积约32.8万平方公里。其中,以新疆分布的面积最广,约占全国沙漠、戈壁面积的60%左右。

中国西北干旱区是中国沙漠最为集中的地区,约占全国沙漠总面积的80%,主要沙漠自西向东有塔克拉玛干沙漠、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库姆塔格沙漠、柴达木沙漠、巴丹吉林沙漠、腾格里沙漠、乌兰布和沙漠及库布齐沙漠等八大沙漠。

扩展资料:

沙漠治理的关键是防风固沙,保护已有植被,并且在沙漠地区有计划地栽培沙生植物,造固沙林。一般是在沙丘迎风坡上种植低矮的灌木或草本植物,固住松散的沙粒,在背风坡的低洼地上种植高大的树木,阻止沙丘移动。沙漠治理仍是世界性难题,各地沙漠成因不同,治理方式也不同,不能从一而论。

以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的治理办法最为有效。生物措施即是在沙漠周边及沙漠化严重地区选择适生乔灌木或草本植物营造防风林,逐渐恢复和重建植被。

防风固沙植物应具有抗风蚀沙埋、耐干旱、耐盐碱、根系发达、繁殖迅速等生物学、生态学特性,并最好能兼有经济价值的植物。 

参考资料:沙漠-百度百科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