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此的钦此古义

如题所述

钦,意为敬。钦此,意即恭敬地引文至此。其专用于引述皇帝谕旨之后,表示引文结束。故钦此二字实际上亦起到现代标点中句号与后引号的作用。与“等因”、“等情”、“等由”相比,只不过“钦此”仅用于皇帝的语言、旨意之后而已。如:“雍正拾贰年伍月拾陆日奉旨:该部议奏。钦此。”句中“该部议奏”即是皇帝的谕旨。与钦此相关的用法,尚有“钦此钦遵”一语。若单独引叙谕旨,结束加“钦此”二字。如果在引叙谕旨结束之后,紧接着便交待遵办情况,则钦此处多用“钦此钦遵”。此语可谓承上启下,即以表明引文的结束,又表明对谕旨遵办情况叙述的开始。如:“钦奉世宗宪皇帝谕旨:李梁园实授之处不准行。钦此钦遵。随经前司移行确查实在政绩在案。”此例句中,“钦此钦遵”之后的文字,正是对“谕旨”遵办情况的具体交待。
----《清代文书纲要》 钦此一词,象征皇帝到此亲自颁布诏书(亲临此地)。封建时代皇帝诏书结尾的套语。

(1)qīn (钦)代表皇帝的尊称(至高无上)。
(2)旧时对帝王的决定、命令或其所做的事冠以“钦”字,以示崇高与尊敬 [by the emperor himself]。如:钦此钦遵(旧时阁臣代皇帝批阅奏章或朝臣向皇帝启奏时使用的语言,指圣上旨意在此,领旨者遵命而行);钦限(钦定的期限);钦案(钦件。奉钦命查办的案子)
(3)封建时代指皇帝亲自所做:~命。~赐。~差(chāi)(由皇帝派遣,代表皇帝出外处理重大事件的官员)。
此cǐ
(5)
如此,这般 [so;such]
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柳宗元《黔之驴》 可以说没有什么出处,只不过是一种文言的形式,钦表示命令出于皇帝意思,此有如此这样的意思表述,“钦此”的意思说白了就是说“我(皇帝)决定就这样办了”
在古代文献中,皇帝诏书后常有“钦此”二字。在一些古代电视剧中常会有钦差大臣宣布圣旨,“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最后说“钦此”,是封建时代皇帝诏书结尾的套语。
那么,“钦此” 到底是什么意思呢?旧时对帝王的决定、命令或其所做的事冠以“钦”字,以示崇高与尊敬。钦此,即钦定此文,是皇上定的事。用现代的话说就是“皇帝同意这样办”的意思。
由于圣旨不是由皇帝自己亲自起草,而是阁臣代拟,经过皇帝“御览”同意才下发,“钦此”并不是圣旨上的内容,说明是皇上定的。如果皇帝当面下旨,就没有“钦此”二字。如果钦差宣旨时必须加上“钦此”两个字。
至于“钦此”二字起源于何时,网上也没有查到有关文章。
上古时“钦”为“敬”的意思。《尚书·尧典》:“帝曰:‘往,钦哉!’”孔安国传:“敕鲧往治水,命使敬其事。”《尚书·仲虺之诰》:“钦崇天道,永保天命。”蔡沈集传:“钦崇者,敬畏尊奉之意。”《尔雅·释诂下》:“钦,敬也。”“敬”,是“谨慎认真地办事”。《说文解字》:“敬,肃也。”又云:“肃,持事振敬也。”《论语·季氏》:“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论语·子路》:“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
《尚书·舜典》:“咨禹,汝平水土,惟时懋哉!”孔安国传:“懋,勉也。”
《史记》、《汉书》中汉代皇帝诏书结尾是“制曰:可”。《史记·五帝本纪》:“禹,汝平水土,维是勉哉。”《汉书·宣元六王传》:“已诏有司勿治王事,遣谏大夫骏申谕朕意。《诗》不云乎?‘靖恭尔位,正直是与’,王其勉之!”《三国志·蜀书·后主传》:“今以禅为皇太子,以承宗庙,祗肃社稷。使使持节丞相亮授印绶,敬听师傅,行一物而三善皆得焉,可不勉与!”
《史记·三王世家》:“于戏!保国艾民,可不敬与?王其戒之。”《三国志·蜀书·二主妃子传》:“今以后为皇后,遣使持节丞相亮授玺绶,承宗庙,母天下,皇后其敬之哉!”
《三国志·蜀书·后主传》:“朕嘉与君公长享显禄,用考咨前训,开国胙土,率遵旧典,锡兹玄牡,苴以白茅,永为魏藩辅,往,钦哉!公其祗服朕命,克广德心,以终乃显烈。”
隋唐时期史籍也没见到“钦此”的说法。
明万历年间云南按察司副使浦江郑崇岳撰《圣恩录》中有两则宋龙凤六年(1360,元至正二十年)闰五月初九日和八月二十九日御札:
皇帝圣旨,德兴翼分。
枢密院承奉江南等处行中书省照会来:
呈准本院官同佥朱文忠咨:宁越府浦江县儒人郑大雅,自其六世祖绮于宋朝建炎初兄弟义居,《宋史》具载其事,前元二次旌表其门,蠲免差役,今已十世阖门,二千余指,雍睦如初,理宜申明,以示崇异。如蒙具呈,转以上闻,优加恩宠,特免赋徭,庶几风俗由此而益敦,政化由而益美,其于治道实非小补,咨请施行,准此。照得:近钦奉诏书,内一款,“这该孝子顺孙义夫节妇许令申闻。钦此。”
奉此。照得:龙凤六年正月十三日,准本院官朱同佥咨,尝谓“表厥宅里,所以树义之风声;旌其子孙,所以植为义之根本。此风化所系,为甚重,不可缓者也”。窃见:宁越府浦江县儒人郑大雅,自其六世祖绮于宋朝建炎初兄弟义居,《宋史》列传具载其事,迨及前元,二次旌表其门,蠲免差役,自大雅而下于从曾孙烨,今为十世阖门,二千余指,雍睦如初。门庭之内,诗礼修明,冠婚祭之仪,一遵《朱子家礼》,若惠疏俗则有义方之训,哀单寡则有义冢之封,居困穷则有义庐之建,怜无后则有义祠之祀,似此行义不一而足,具着规约,盛行于世,虽昔张公艺、陈兢亦不过此。方今圣世,上法祖宗以孝治天下、勉励黎庶,况郑氏合食之初起于我宋,兹者虽遭更变,屡涉困穷,家法愈严,令誉愈着,其可无旌别蠲复之恩,以激励其余者乎?卑职备员枢府,曩统大军屯驻浦江县,亲临其门,招来长幼,还复旧业。近又累行体察,益知其守义之笃,有加于昔,理宜申明,以示崇异。如蒙准咨具呈,转达以上闻,优加恩宠,特免赋徭,庶几风俗由此而益敦,政化由而益美,其于治道实非小补。咨请施行。
准此。照得:近钦奉诏书,内一款:这该孝子顺孙义夫节妇许令申闻。钦此。
除钦遵外,今准本院官朱同佥咨,免郑大雅义门徭,彼实关政教,洵惬舆情,实符公论,已经具呈省府,照详去后。今奉前因,枢府除外,合下仰照验知会施行。
须议札付者。
右札会浦江县,准此。
旌表郑大雅
龙凤六年闰五月初九日御押
另外,《金史附录?进金史表》记载:
金史公文
皇帝圣旨里。江浙等处行中书省至正五年六月二十六日准中书省咨:至正五年四月十三日,笃怜帖木儿怯薛第二日,沙岭纳钵斡脱里有时分,速古儿赤雅普化、云都赤撒迪里迷失、殿中撒马、给事中也先不先等有来,阿鲁秃右丞相、帖木儿塔失大夫、太平院使、伯颜平章、达世帖木儿右丞等奏:“去岁教纂修辽、金、宋三代史书,即目辽、金史书纂修了有,如今将这史书令江浙、江西二省开板,就彼有的学校钱内就用,疾早教各印造一百部来呵。”怎生奏呵,奉圣旨那般者。钦此,咨请钦依施行,仍令行省委自文资正官、首领官各一员,钦依提调,疾早印造完备起解。」准此,本省咨委参知政事秦中奉、左右司都事徐盘承德,钦依提调,及下江浙儒司委自提举班惟志奉政校正字画,杭州路委文资正官,首领官提调锓梓印造装褙。
至正五年九月×日
《元史·世祖纪》记载:
至元二十七年五月丙寅,……江西行省言:“吉、赣、湖南、广东、福建,以禁弓矢,贼益发。乞依内郡例,许尉兵持弓矢。”从之。
这段记载见于《元典章》卷三五《兵部二·军器·拘收·弓箭库里顿放》:
尚书省咨,至元二十七年五月二十四日奏过事内一件:“江西行省官人每与将文书来,‘吉、赣等处地面,湖南、广东、福建这地面相连着有。每年草贼生发呵,出备军器,聚集弓手人每收捕来。年时江南地面汉儿南人休把弓手(引者按,手字误,当据下引《通制条格》卷二七作箭)禁断时分,这里的弓手拘收了来。如今依着汉儿城子里与了的体例里与的’说将来有。俺商量的,在先中书省官人奏,‘每一个路里十副弓箭,散府里、州里七副弓箭,县里五副弓箭,教把呵,怎生?’么道奏呵,‘是也,那般者’,么道圣旨了来。如今依着那体例,路里十副,散府、州里七副,县里五副教执把,城子里达鲁花赤达达畏吾儿回回人每教管者。若收捕贼的勾当有呵,巡军根底教执把弓箭。无勾当时,拘收库里放着呵,怎生?”么道奏呵,“那般者。好人根底委付者。”么道圣旨了也。钦此。
元世祖至元九年(1272)设秘书监,秩从三品。大德九年(1305)升为正三品。其监、丞皆用大臣奏荐,选世家名臣子弟为之。元王士点、商企翁《秘书监志·印章》记载:“至元十年(1273)十一月初七日,太保大司农奏过事内一件:‘兴文署掌雕印文书,交属秘书监呵,怎生?’奉圣旨‘那般者,钦此。’”
金申《海东青训养史话》一文中说:《元典章》中有忽必烈及铁木真等对放养海青的详细规定,如至元五年(1268年)二月圣旨:“打着海青好鹰鹘,休教卖了,卖了的人有恶过者……”。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有个鹰坊役侍把专为皇帝喂养的海青丢失了,由于没有特殊标记而与别人喂养的海青混淆不清,为此忽必烈特下圣旨:“百姓的诸人鹰鹘每,脚上拴系的牵皮使用黑色皮子者,休用红紫杂色皮子,钦此”。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