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编和事业编哪个好

如题所述

事业单位的事业编好。
理由如下:
1、不是本单位的事业单位随便就可以转为公务员的,别说普通科员,就是事业单位的处级干部要想转成公务员编制也很难。
2、我想行政单位的事业编收入,应该比不上事业单位的事业编工资。因为你周围的公务员不会允许你的工资比他们高,而这两年公务员的收入大家应该都很清楚了,没有事业单位高。。事业单位如果效益好,收入可以碾压公务员。如果效益不好的话,那两者差别应该不大。
3、事业单位编,你又机会可以参与很多具体业务,对于增长个人能力还是有一定裨益的。行政单位大多数都是事务性工作,没有什么技术优势,换个人都能做,对个人成长来说没有什么好处。所以事业单位事业编的成长路径要比行政单位事业编要宽广。
4、行政单位,公务员升职都很难,所以事业编就更不用说了。既然如此,还不如在事业单位好好的评职称,单位效益好,多拿职称工资和绩效,这些行政单位公务员都没有的,事业编我就不清楚了。
行政单位原则上只能使用行政编制人员。现实是很多行政机关人不够用,所以从下属事业单位借用很多人到行政机关工作。所以,这些借用的人,人事关系是在事业单位,而不是在工作的行政机关。事业编就是事业编,工资结构都一样,你虽然在行政机关工作,但工资和行政编制人员是不一样的。当然了,在主管的行政机关工作,机会会比较多,但一般会比较累,算是机关里的二等公民.要转为行政编制,一般满足两个条件,在省部级机关,晋升到副处级,市县晋升到副科级,调到行政机关,有行政编制空编,则可以不通过公务员考试,直接办理公务员登记,转为行政编制人员。
行政编制和事业编制较为明显的区别是:行政编制也就是国家公务员是有级别的,如你第一年是科员,可能是最低一级的,你几年以后当了科长,就是股级。再几年以后当了局长,就是局级。也就是说,你如果是行政编制,那你就是“走”级别的。而事业编制,名义上是国家干部,实际上还是工人身份,“走“的是职称,比如你几年以后是初级工,几年以后是中级工,几年以后是高级工。学校老师是最典型的事业编制。而且最重要的是事业编制的人员不能当领导干部。
法律依据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
第一条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的人事管理,保障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合法权益,建设高素质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队伍,促进公共服务发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原则,全面准确贯彻民主、公开、竞争、择优方针。国家对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实行分级分类管理。
第三条 中央事业单位人事综合管理部门负责全国事业单位人事综合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事业单位人事综合管理部门负责本辖区事业单位人事综合管理工作。事业单位主管部门具体负责所属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工作。
第四条 事业单位应当建立健全人事管理制度。事业单位制定或者修改人事管理制度,应当通过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听取工作人员意见。
第十二条 事业单位与工作人员订立的聘用合同,期限一般不低于3年。
第十三条 初次就业的工作人员与事业单位订立的聘用合同期限3年以上的,试用期为12个月。
第十四条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10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10年,提出订立聘用至退休的合同的,事业单位应当与其订立聘用至退休的合同。
第十五条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连续旷工超过15个工作日,或者1年内累计旷工超过30个工作日的,事业单位可以解除聘用合同。
第十六条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年度考核不合格且不同意调整工作岗位,或者连续两年年度考核不合格的,事业单位提前30日书面通知,可以解除聘用合同。
第十七条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提前30日书面通知事业单位,可以解除聘用合同。但是,双方对解除聘用合同另有约定的除外。
第十八条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受到开除处分的,解除聘用合同。
第十九条 自聘用合同依法解除、终止之日起,事业单位与被解除、终止聘用合同人员的人事关系终止。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