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皇帝列表以及信息

如题所述

1、爱新觉罗·努尔哈赤

爱新觉罗·努尔哈赤(1559——1626),后金政权的创立者。他在位的时候还不叫清。年号:天命,庙号:太祖,谥号:高皇帝。

2、爱新觉罗·皇太极

爱新觉罗·皇太极(1592——1643),皇太极是努尔哈赤的第八个儿子,继承后金政权。年号:天聪,庙号:太宗,谥号:文皇帝。

3、爱新觉罗·福临

爱新觉罗·福临(1638——1661)就是大名鼎鼎的顺治皇帝,他也是清入关后的第一任皇帝,6岁就登上了皇位,当时是多尔衮摄政,14岁亲政。庙号:世祖,谥号:章皇帝。

4、爱新觉罗·玄烨

爱新觉罗·玄烨(1653——1722),康熙皇帝,平三藩,收台湾,逐沙俄,平蒙藏。在位长达61年,是清朝在位最久的皇帝。年号:康熙,庙号:圣祖,谥号:仁皇帝。

5、爱新觉罗·胤禛

爱新觉罗·胤禛(1678——1735),四阿哥在位13年,加强了中央集权,增加了国库收入,为乾隆年间的繁荣奠定了基础。年号:雍正,庙号:世宗,谥号:宪皇帝。

6、爱新觉罗·弘历

爱新觉罗·弘历(1711-1799),乾隆皇帝,把康乾盛世推向顶峰,也把它带向低谷。年号:乾隆,庙号:高宗,谥号:纯皇帝。

7、爱新觉罗·顒琰

爱新觉罗·顒琰(1760——1820),和珅倒,嘉庆饱。年号:嘉庆,庙号:仁宗,谥号:睿皇帝。

8、爱新觉罗·旻宁

爱新觉罗·旻宁(1782-1850),道光皇帝在位期间,提倡节俭,改革盐政,部分弛禁开矿,整顿吏治,但是腐败成风,没什么收效。年号:道光,庙号:宣宗,谥号:成皇帝。

9、爱新觉罗·奕詝

爱新觉罗·奕詝(1831——1861),在位期间,正逢清朝乱世,国库空虚,存亡之秋也。年号:咸丰,庙号:文宗,谥号:显皇帝。

10、爱新觉罗·载淳

爱新觉罗·载淳(1856——1874),5岁即位,一直是慈禧太后的傀儡。年号:同治,庙号:穆宗,谥号:毅皇帝。

11、爱新觉罗·载湉

爱新觉罗·载湉(1871—1908年),在其亲政期间,甲午之战中他力主反击,大力支持维新变法,但因变法失败而遭幽禁,直至去世。年号:光绪,庙号:德宗,谥号:景皇帝。

12、爱新觉罗·溥仪

爱新觉罗·溥仪(1906——1967),末代皇帝,小编只想说真是苦了你了。年号:宣统,无庙号,无谥号,死于新中国时期。

扩展资料:

清朝(1636年—1912年)是中国历史最后一个大一统封建王朝,共传十二帝,享国二百七十六年。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大清。1912年2月,清帝颁布了退位诏书,清朝从此结束。

清朝在康雍乾三朝走向鼎盛,在此期间,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在原有的体系框架下达到极致,改革最多,国力最强,社会稳定,经济快速发展,人口增长迅速,疆域辽阔。

康熙的主要功绩是平三藩、收台湾、平定准格尔叛乱,稳固了清朝江山,文治武功都十分突出,只是到了晚年,腐败成风,官场混乱,再加上九子夺嫡,导致国库空虚。

雍正的主要功绩是治天下,其勤勉敬业程度在历代历朝帝王中都极其罕见,为后来乾隆时期全面繁荣奠定了坚实基础。他在位推行的摊丁入亩促进了经济社会的极大发展。

乾隆的主要功绩分两部分,前半生强天下,平金川、拓新疆、收西藏、经略西南,奠定了国家的基本版图,后半生特别是晚年则是贪腐享乐,是导致大清走向衰败的直接推手。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清朝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08-04
清(1644-1911)
  清朝帝王
  公元1616年登基
  公元1626年去位
  太祖(努尔哈赤)
  出生:公元1559年--去世:公元1626年(在位10年) 姓爱新觉罗,号淑勒贝勒,明嘉靖三十八年出生在建州左卫苏克素护部赫图阿拉城(辽宁省新宾县)。1583年“自中称王”。1616年在赫图阿拉建元称汗,国号大金(史称后金)。与明将袁崇焕在宁远交战中大败而回,1626年八月死去。终年68岁。
  公元1627年登基
  公元1643年去位
  太宗(皇太极)
  出生:公元1592年--去世:公元1643年(在位16年) 努尔哈赤第八子,母叶赫那拉氏。皇太极生于明万历二十年(1592)十月二十五日。在位17年,卒于清崇德八年(1643)。庙号“太宗”。
  公元1643年登基
  公元1661年去位
  世祖(福临)
  出生:公元1638年--去世:公元1661年(在位18年) 顺治帝福临,是清朝入关后的第一位皇帝。他是皇太极第九子,生于崇德三年(1638)崇德八年八月二十六日在沈阳即位,改元顺治,在位18年。卒于顺治十八年(1661),终24岁。
  公元1661年登基
  公元1722年去位
  圣祖(玄烨)
  出生:公元1654年--去世:公元1722年(在位61年) 康熙帝名玄烨,是顺治的第三子,生于顺治十一年(1654年5月4日)。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在位61年。
  公元1722年登基
  公元1735年去位
  世宗(胤祯)
  出生:公元1678年--去世:公元1735年(在位13年) 雍正帝胤祯,生于康熙十七年(1678)是康熙的第四子。康熙61年,45岁的胤祯继承帝位,在位13年,死于圆明园。庙号世宗。
  公元1735年登基
  公元1795年去位
  高宗(弘历)
  出生:公元1711年--去世:公元1799年(在位60年) 乾隆帝弘历,生于康熙五十年(1711),卒于嘉庆四年(1799)。他是雍正的第四子,在位60年,退位后又当了三年太上皇,终年89岁。
  公元1796年登基
  公元1820年去位
  仁宗(顒琰)
  出生:公元1760年--去世:公元1820年(在位24年) 嘉庆帝顒琰,高宗弘历第十五子。生于乾隆二十五年(1760)五十四年被封为嘉亲王,乾隆六十年登基,改元嘉庆,在位25年。卒于嘉庆二十五年(1820)终年61岁。庙号“仁宗”。
  公元1821年登基
  公元1850年去位
  宣宗(旻宁)
  出生:公元1782年--去世:公元1850年(在位29年) 道光帝旻宁是清朝入关后的帝六代皇帝,生于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9月16日),卒于道光三十年正月十四日。在位30年,终年69岁。
  公元1850年登基
  公元1861年去位
  文宗(奕詝)
  出生:公元1831年--去世:公元1861年(在位11年) 咸丰帝奕詝,道光十一年(1831年7月17日)生于北京圆明园。咸丰十一年(1861年8月22日)病故。在位11年。
  公元1861年登基
  公元1875年去位
  穆宗(载淳)
  出生:公元1856年--去世:公元1875年(在位14年) 同治帝载淳是咸丰与叶赫那拉氏的独生子。生于咸丰六年(1856)。同治十二年亲政。次年卒,年19。庙号“穆宗”。
  公元1874年登基
  公元1908年去位
  德宗(载湉)
  出生:公元1871年--去世:公元1908年(在位34年) 光绪帝载恬,同治十年(1871年8月14日)出生于北京宣武门太平湖畔醇王府,其父奕寰是道光帝的第七子,他在位34年,光绪十三年病死,终年38岁。
  公元1908年登基
  公元1911年去位
  宣统帝(溥仪)
  出生:公元1906年--去世:公元1967年(在位3年) 爱新觉罗。溥仪于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2月7日)生于北京什刹海边的醇王府。1967年10月17日在北京病势,终年61岁。
  登基时间:不详
  去位时间:不详
  慈禧(叶赫那拉)
  出生:公元1835年--去世:公元1908年 生于道光十五年(1835年11月28日),其父惠征。慈禧年二十二时生下载淳,晋封懿妃,次年又晋封为懿贵妃,地位日显。慈禧未曾称帝,但她掌权48年,因此列出。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6-06-28
清朝总共有十二个皇帝,清朝的皇帝列表分别是:努尔哈赤(年号天命)、皇太极、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清末帝溥仪)。
1.努尔哈赤:天命汗爱新觉罗·努尔哈赤(1559—1626年),女真族,后金政权创立者。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正月,在赫图阿拉称“覆育列国英明汗”,年号天命。在位11年。
2.皇太极:努尔哈赤第八子,满族。天命十一年(1626年)九月,继后金汗位,以次年为天聪元年。天聪十年(1636年)四月,皇太极在沈阳称帝,建国号大清,改年号为崇德,并以是年为崇德元年。前后在位17年。
3.顺治:清世祖顺治皇帝爱新觉罗·福临(1638年--1661年),皇太极第九子,清入关后第一位皇帝。6岁即帝位,由叔父睿亲王多尔衮摄政,14岁亲政。
4.康熙:清圣祖康熙皇帝爱新觉罗·玄烨(1654--1722年),顺治皇帝第三子,清入关后第二位皇帝。
5.雍正:清世宗雍正皇帝爱新觉罗·胤禛(1678—1735年),康熙皇帝第四子,清入关后的第三位皇帝。在位13年。
6.乾隆:清高宗乾隆皇帝爱新觉罗·弘历(1711—1799年),雍正皇帝第四子,清朝入关后第四位皇帝。
7.嘉庆:清仁宗嘉庆皇帝爱新觉罗·顒琰(1760—1820年),清朝入关后第五位皇帝,乾隆皇帝第十五子。乾隆六十年(1795年)九月公开立为皇太子,次年元旦,受弘历内禅即位,以是年为嘉庆元年,时年27岁。嘉庆四年(1799年)正月,弘历死,始亲政。在位25年。
8.道光:清宣宗道光皇帝爱新觉罗·旻宁(1782—1850年),清朝入关后第六位皇帝,嘉庆皇帝第二子。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七月即位,以次年为道光元年,时年29岁。在位30年。
9.咸丰:清文宗咸丰皇帝爱新觉罗·奕詝(1831—1861年),清朝入关后第七位皇帝,道光皇帝第四子。道光三十年(1850年)正月即位,以次年为咸丰元年,时年20岁。在位11年。
10.同治:清穆宗同治皇帝爱新觉罗·载淳(1856—1874年),清朝入关后第八位皇帝。5岁即帝位,终身成为其生母慈禧皇太后垂帘听政的傀儡。
11.光绪:清德宗光绪皇帝爱新觉罗·载湉(1871—1908年),清朝入关后第九位皇帝。醇亲王奕譞之子,因其冲龄践祚,导致慈禧太后第二次垂帘听政。在其亲政期间,甲午之战中他力主反击,大力支持维新变法,但因变法失败而遭幽禁,直至去世。
12.宣统:清宣统皇帝爱新觉罗·溥仪(1906—1967年),清朝末代皇帝。醇亲王载沣之子,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即皇帝位。1911年2月12日,在辛亥革命的浪潮中退位。此后,以逊帝身份居住在皇宫。1924年11月5日,被冯玉祥驱逐出宫。